“並非故意要倒胃口,但是親愛的朋友,當你揣著幾根油條,坐上清晨第一列地鐵上班的時候;當你站在街頭大嚼羊肉串的時候;當你給孩子點上一盆香噴噴的水煮魚的時候,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正處在危險之中呢?
危險來自油。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發財致富的地方。他們每天從那裏撈取大量暗淡渾濁、略呈紅色的膏狀物,僅僅經過一夜的過濾、加熱、沉澱、分離,就能讓這些散發著惡臭的垃圾變身為清亮的“食用油”,最終通過低價銷售,重返人們的餐桌。這種被稱作“地溝油”的三無產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卻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
“你一定也吃過地溝油。”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麵對中國青年報記者這樣說。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和油 脂工作組組長。據他估計,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300萬噸。而中國人一年的動、植物油消費總量大約是2250萬噸——也就是說,按照 比例,你吃10頓飯,可能有1頓碰上的就是地溝油。”
http://news.39.net/zt/2011629/173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