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來源: 揮一揮手 2012-10-07 09:18: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68 bytes)

中國是世界上與他國領土爭端最多的國家。每逢領土爭議,官方喜歡搬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曆史說教,考據派更是翻箱倒櫃、長篇大論,以證明“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在這個邏輯之下,甚至有很多人幻想恢複“天朝上國”時期版圖。可事實是怎樣呢?…

某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好界定

古代的國境是移動的,並無國際法上的領土概念

古代的“疆域”是個模糊的概念。中國的統治者們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說,中國是天下的中心,而周邊地區就是蠻夷。我們中央王朝想到哪裏,那裏就是屬於我們的。剩下的其他地方是我們所不要的,那就是蠻夷之地或稱作“外國”之地。

今天我們當然不好意思說“全天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事實上,通常意義上我們說的“古代疆域”是由統治者決定的,凡是統治占有的地方、分封的土地都屬於“疆域”。它更傾向於實際控製。由於各個王朝分分合合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曆代中央政府所控製的疆域是不穩定的,界限的劃分非常模糊。在帝國邊緣的土地有時歸屬中國統治,有時歸屬其它“蠻夷”控製。

因此,“自古以來”的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否則,我們可以因為朝鮮(高句麗)是“唐王朝管轄下的地方政權”而稱“朝鮮自古是中國領土”,韓國人也可以因曾經屬於高句麗的東北部分地區歸入中國版圖而認為“傷害韓國人民感情”。

藩屬國不是中國“固有領土”

我們還必須區分,哪些地方是一個朝代的正式行政區,哪些地方是藩屬國,哪些地方隻是“聲威所及”。

例如,越南的大部分曾經是從西漢至唐朝的正式行政區,從10世紀開始已經獨立建國,以後隻是宋、元、明、清的藩屬國。當然它沒有完全獨立,所以法國要將越南變為殖民地前,還得迫使清朝放棄宗主國的地位,承認越南獨立。但不能將10世紀後的越南看成“中國”的一部分。朝鮮、琉球、緬甸等也有類似情況,我們不能說它們“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至於日本、東南亞其他各國,從來沒有正式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中國史書中所記的“稱臣納貢”實際是打著“朝貢”旗號的國際貿易,或者是臨時的訪問。史書上的“稱臣納貢”大多如此,還有些隻是天朝大國因循守舊或自娛自樂的片麵記錄,直到清朝前期,還將俄羅斯、法蘭西、葡萄牙、紅毛(明時稱荷蘭人為“紅毛番”,清中葉以來也稱英國人“紅毛番”)等國稱為朝貢,難道我們相信這些國家是清朝的藩屬嗎?

領土歸屬並不是“自古以來”就能決定

“自古以來”,大部分美現有國土曾經都不是美國領土

美國從來沒有說過領土“自古有之”,因為大部分美國現有國土曾經都不是美國領土。美國開國13州隻占現有國土麵積的8.5%,其它的領土都是通過武力征服或者購買的方式取得。比如曼哈頓島,是殖民者用一些玻璃製品從部落土著手中換取的。

1803年,美國從拿破侖手中,以每英畝兩便士的價錢,購得整個路易斯安那地區2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共付1500萬美元。

1846年,美國、墨西哥戰爭爆發,在1848年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亞等地區,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隻象征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墨西哥在戰爭前後被美國奪走了55%以上的領土。

1887年,美國從俄羅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手中,以每平方公裏4美元74美分的價錢,購得整個阿拉斯加。15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總共才花了720萬美元。

而夏威夷成為美國的一部分距今也就100來年,更不要說關島了。拚曆史,美國沒興趣。

要論“自古以來”,波蘭早已不是以前的波蘭

波蘭曆史上多次遭受周邊列強瓜分,以至於除了華沙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波蘭領土”以外,大麵積國土都曾不斷變遷。以二戰前後為例:


上圖為戰前波蘭和戰後波蘭領土的對比圖,其中紅色線所圈為波蘭現有領土,彩色填充的部分為二戰前波蘭領土。

“自古以來”不是國際上普遍承認的領土歸屬優先原則

傳統的領土取得方式有五種:先占、時效、添附(指領土因自然狀態的變化或人工力量而增添的新部分)、征服、割讓。而現代新的領土取得方式有:殖民地獨立和公民投票。

“考據派”不斷強調“自古以來”,但實際上國際法院在裁決領土爭端時並未將“自古以來”設置為優先參考項。

通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在裁決領土爭端時,國際法院基本上遵循這樣一個優先順序:國際條約>依法占領>有效控製。也就是說,首先考察國際條約是否對相關問題作出規定,在無相關國際條約情況下,法院將在綜合審查雙方提交的證據後,依據依法占領和有效控製的原則進行裁決。

渲染“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別導致“領土崇拜”

恢複版圖是一種虛幻的“領土崇拜”

在古代農業社會,人們麵臨耕地有限的生存空間問題,“開疆拓土”是一個皇帝的至上功德。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達,“生存空間”早已不是問題,爭奪資源是其次,爭奪“麵子”卻成了主要目的。尤其是牽扯進民族主義之後,領土更是被推倒至高無上的地位。

“領土崇拜症”的極致是,認為外蒙古是中國的,海參崴、庫頁島是中國的,琉球群島是中國的,貝加爾湖也是中國的,甚至西伯利亞也是中國的。

對領土的無限神聖化之後,則是在很多人心中產生根深蒂固的觀念:“主權問題沒有商量餘地”、“領土爭端必須寸土不讓”、“領土問題沒有談判隻有戰爭”……殊不知,中俄黑瞎子島爭議、中塔1000平方公裏領土爭端都是通過和平談判成功解決的。

歐洲人已淡化領土的觀念,東亞人卻樂此不疲

對東亞國家來說,領土不僅是一種資源,也是精神家園,帶有神性的領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無論獨島、釣魚島還是北方四島都被視為神聖的領土,因此每次爭議都會帶來東亞國家的外交危機。

歐洲人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洗禮已經淡化了領土主權的觀念,相比之下,東亞的國際關係理念與製度似乎比歐洲慢一拍。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外交政策顧問羅伯特•庫珀認為,歐洲國家已經進入後現代,彼此之間因為領土糾紛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小,而東亞國家多半是現代國家,領土主權依然左右著各國的外交行為。亨利•基辛格認為,當代東亞國際關係與戰亂紛飛的17世紀歐洲國際關係有諸多相似之處。

解決領土爭端,我們還需更多的智慧

沒有和解,就沒有真正的和平。由“登島熱”引發的各國民眾之間的相互厭惡感不斷增強,現實的對立蕩起曆史仇恨的情愫,以戰爭解決爭端的預期不斷上升。諸如“寧願華夏遍地墳,也要殺盡日本人”、“支那人”、“領土問題沒有談判隻有戰爭”這樣的口號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除了戰爭,就沒有辦法解決領土爭端了?

結語

既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管用,那麽我們就該采取更加實際的行動解決領土爭端。順便說一句,別再惦記著外蒙古、庫頁島了吧。

作者:張永福

所有跟帖: 

所謂後現代國家對領土觀念的弱話,那是夢話!隻有在資本國際化有利於西方的條件下才條件講這話 -FastTurtle - 給 FastTurtle  發送悄悄話 FastTurtle  的博客首頁 (283 bytes) () 10/07/2012 postreply 10:48:32

自古以來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pta- 給 pta 發送悄悄話 (224 bytes) () 10/07/2012 postreply 15:34:29

自古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古人是猴子,靠自古走江湖,天真了點。 -秋閣鬆韻- 給 秋閣鬆韻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7/2012 postreply 21:04: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