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課後中心工作,和孩子們玩一種丟小石子的遊戲。在我看來,這可是中國古老的遊戲之一,小石子就是我小時候至愛的玩具之一了。一個亞洲麵孔的女孩子玩得很好,我正驕傲我們五千年文明呢,她突然問:“你是韓國人還是中國人?”我愣了一下,不是為了我是哪國人而愣,是因為我誤判她是華裔。接著我說我是中國人。她說“哦,原來中國人也玩這個”,然後馬上飛快地補了一句讓我不知道是回答還是不回答的話:“這遊戲肯定是我們韓國人最先玩的。我媽媽告訴我的,我們至少玩了有五百年了!”五百年,大概是孩子能想到的很大的年歲了。於是我照我知道的說:“我們恐怕玩了有五千年了。不過這不要緊,要緊是的我們都會玩一樣的遊戲,所以我們是一夥兒的。”
說著這話,可事實上我的腦子立馬搭到了中文網絡上的眾多韓國笑話。當這笑話活生生放在我麵前的時候,我卻笑不出來。我更生不出民族“氣“節來。一是對象不對——她隻是個八、九歲的小女孩,明朗而快活,二是地方不對——這裏明明是溫哥華,我們都已經是加拿大人。小女孩很得意地(為她知道得很多)告訴我:“我知道有一座山,本來是我們韓國的,後來中國說‘我們強大就是我們的’,如果有一天南北韓統一的話,中國就得還給我們。”啊呀,這下事情更大了,要開戰:白頭山(長白山)是韓國故有領土雲雲!
回來的路上,開著車,想著這件小事情。突然想起多年前到俄羅斯邊境一個叫布拉格維申斯克的省府城市時,參觀博物館。有一個城市曆史介紹,裏麵完整敘述了滿清帝國是怎麽樣入侵俄羅斯這個原叫雅格薩城堡的地方的。當時我的聯想是金庸先生的《鹿鼎記》,心裏十分好笑,但也是第一次讓我聽(看)到外幫民族控訴中國入侵,心裏很奇怪的感覺:幾百年前的事情了,到今天還在計較啊?還想重新分配啊?今天的小姑娘算是讓我結結實實嚐到了被“控訴”後的滋味。
我現在心裏在琢磨:你說這日本人、英法等被我們天天控訴的國家是什麽想法呢?還有從未入侵中國但被我們恨得更深的美國,美國人心裏什麽路數?他們會不會也是我心裏這種想法呢——幾百年了,不該計較了?中國人(我)的倆“鄰居”——還是不弱的兩個鄰居哦!居然都在控訴中國欺負他們!哈哈,我突然笑了,幹嘛咱們老覺得被迫害呢!被人打和打人都有咱們份兒,在上帝的眼光裏,咱就是個淘孩子。現在太平不打了,說明咱們進步了,成長了,聰明了嘛。
但願中國永遠太平,四境安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