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鄧時代比毛時代缺少民主的一個證據. “包產到戶”是好是壞,

回答: “包產到戶”的十大弊端河裏的石頭12012-08-30 07:10:14

需要討論. 這正是民主自由之特征: 

有人要“包產到戶”, 有人要“集體所有”. 

因為民主的一個簡單前提就是: 不同意見的人, 在中國通常是不同意見的官員, 可以同時存在.

 

而在鄧小平指鹿為馬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爭]後, 在鄧時代就見不到主張“集體所有”的官員了.

而毛主張“集體所有”, 你卻可以在毛時代找到持有“包產到戶”觀點的官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