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奧運開幕式看張藝謀為何無緣奧斯卡

從倫敦奧運開幕式看張藝謀為何無緣奧斯卡
溫哥華港灣    2012-07-29 09:24:18

甲殼蟲、齊柏林、性手槍、皇後樂隊、阿黛爾、U2、酷玩、綠洲、滾石,如果把這些名字放在一起,或許更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場音樂盛典或頒獎典禮。2012年 7月28日淩晨,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英國首府倫敦揭幕。早有2008年張藝謀執導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輝煌大氣在先,本屆倫敦奧運會導演 丹尼-博伊爾會以何等方式呈現出大不列顛王國文化和曆史,無疑是最吸引了全世界關注主要原因。

其實,無論是張藝謀執導的北京奧運會,還是丹尼-博伊爾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最重要的核心無疑是體現主辦國的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而相對北京奧運會的奢華光鮮,本屆倫敦奧運會更重要的內涵則是體現出國際化與國際影響力的高度與多元。

擊缶、水墨、京劇、書簡、活字等中華元素成為張藝謀執導的2008北京奧運會的重要亮點。整場開幕式大氣磅礴、雍容華美,透露出一種文明古國的霸氣與震 撼。然而在自身文化表現上,攝影專業出身的張藝謀依舊如同其影片一般,過度重視顏色和視覺表達,主觀姿態高高在上,然而演出所表達出的內在或許並不能引起 國際範圍的理解或共鳴。這種學院派的態度也正是張藝謀電影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對於個人藝術態度的張揚與普世價值的忽視,也恰恰導致了其作品的“不接地氣” 問題的所在。

反過來,曾經憑借《平民窟的百萬富翁》奪下奧斯卡的丹尼-博伊爾則秉承了歐美電影中敘事大於藝術的做派風格。整個演出圍繞著英國的近代史,通過工業革命、 互聯網誕生、社交網絡興起等改變時代進程的節點入手,配合大量的流行文化元素,所展現出的是英國在時代進程中所帶來的影響與改變。甚至,開幕式場館“拆遷 戶”和建設者們都邀請進入開幕式內場,這無疑不是體現出倫敦奧委會對於公眾情緒和國際形象的注重,一句“你們所做的一切犧牲,奧林匹克不會忘記。”所帶來 的熱度,可能要遠遠高於歌舞、明星所帶來的驚喜和尖叫更深入人心。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彰顯中國文化

                   倫敦奧運會突顯英國工業革命

同樣是大型的演出活動,倫敦人所表現出來的是歐洲式的粗狂隨意,現場拉圈不圓,站隊不直,或許在看慣了中國式大型演出的人眼中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然 而,在這種隨意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演出者的笑容、觀眾的放鬆和整場開幕式中類似於PARTY的快樂和親切。反觀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力拔山兮氣 蓋世、眾誌成城萬民一心,對於這種類似於大型體操表演的綜合性演出,相信除去鄰邦朝鮮外全球無國匹敵。然而在這種氣勢背後,所表達出來的是機械式、執行 力、組織力的強悍,場麵之大看上去很美,然而間接中透露出來的壓迫感和緊張情緒著實難以讓人愉悅。其實這種差別並不意外,通過兩位導演的作品風格就不難看 出,《平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在於,丹尼-博伊爾向世界展現了一個印度,向觀眾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貧民窟的卑賤且離奇的圓夢之旅,影片 複雜糾結的剪輯技巧之下所表達出來的卻是全世界人都可以接受和領悟的普世價值觀,而相比之下張藝謀無論以《十麵埋伏》衝擊奧運,形式大過內在,太注重藝術 和視覺的表現,而影片所表達出的價值觀過分傾向於中國文化傳統中誠、義、忠、舍等深刻的禪修哲理,或許放在國內比較親民,然而在歐美發達國家這種修養和思 考很難得到共鳴。

簡單點概括,張藝謀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對於觀眾來說,他們的反應應該是“啊!中國是這樣的!”而丹尼-博伊爾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觀眾的反應或許應該是 “嗬嗬,英國就是這樣的!”這個“啊”和“嗬嗬”的不同,無疑就是開幕式“接地氣”與否的表現。上邊提到過,張藝謀在奧運會開幕式元素的處理上,選擇了很 多外國人不了解甚至中國人也不是全都了解的古典元素,而在本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丹尼-博伊爾展現給我們的英國是電影、搖滾樂、工業等充滿現代英倫氣息 和代表性的流行元素。007、憨豆、哈利波特、皮特-潘這些影視作品深得全球影迷的追捧,滾石樂隊、甲殼蟲樂隊、皇後樂隊則是音樂領域劃時代的經典團體, 《猜火車》、《火戰車》、《跳出我天地》的片段的出現無疑能引發了解和關注英國文藝文化產業的全球影迷的巨大共鳴。而同樣在這些本國特有元素的處理上,張 藝謀則是用一種通過視覺的衝擊力向觀眾灌輸中華文化特色,缺少共鳴之餘,全球觀眾能否主觀的接受這種灌輸則不置可否。而這種“填鴨式”文化傳播方式不僅僅 是奧運開幕式,而是涵蓋了當今中國在電影、電視、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的弊病。

通過電影概括奧運會開幕式後,再來反推為什麽丹尼-博伊爾能拿到奧斯卡獎,為什麽張藝謀拿不到奧斯卡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就仿佛是張藝謀對觀 眾說“缶,你得知道!書簡,你也得知道!京劇,你必須得知道!因為這就是中國!”主觀判斷和價值的強加並不是友好的,況且即便是在這些元素的發源地中國。 當今公眾對於這些的了解也未必比外國人多許多。而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就仿佛是丹尼-博伊爾對觀眾說“嘿嘿,皮特潘,你知道吧?哈利波特,你也知 道吧?007,你肯定知道?這些,都是英國的呢!”拒絕文化強加,而是通過各種元素從觀眾的心窩子中和記憶中套出那些或塵封或深愛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在經 過丹尼-博伊爾的拚湊和處理後,就是倫敦,就是全世界人民對於倫敦對於英國的印象。

或許,這種灌輸和掏心窩子的區別是被動且沒有選擇的。畢竟,英國誕生了諸多的明星、角色、經典作品,而相比之下,中國對於國際文化產業的影響較弱,能引起 全球範圍文化共鳴的元素相對較少。然而,這前提並不是開幕式或影視作品格調的缺陷,如何發現和總結出能符合普世價值觀和全球審美風向的亮點,這不正是一個 導演應該做的麽?無論是奧運會還是電影,作為文化承載物,總導演為推手核心所肩負的責任並不僅僅是局限於視覺和短期影響力的,借由奧運的全球化關注度發揚 和發揮本國的文化藝術特色,從而樹立更好的國際形象才是至關主要的。也不論開幕式或影片的成本是100萬還是10億,畢竟思考是不需要成本的,而如何思考 就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