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通不過。

回答: 精彩的2004-2008中美經濟戰爭的細節nWAY2012-06-27 10:01:11

還是通不過。

1)2007年1月到2008年7月,美國進口物價指數從113.7上升到147.5,上升了30%。其中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物價指數僅上升了7%,拖了指數上升的後腿。
如果進口物價確實是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那麽也是其它國家的貢獻。人家漲了那麽多,中國隻漲了一點點,怎麽能把別人的成就歸為己有?
http://www.bls.gov/web/ximpim/beaimp.htm

2)從中國進口的物價指數上升7%隻不過增加美國消費者20億美元開支。相比美國14萬億的GDP,沒有顯著影響。美國正常3%的通貨膨脹使零售額每年增加3000億美元。

3)從2004年1月到2008年7月,美國物價上漲了14.9%。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在此其間隻漲了3.8%。也就是說,即使在7%"暴漲"之後,中國商品4年半的總和上漲幅度還落後美國通貨膨脹率11個百分點。
http://inflationdata.com/inflation/inflation_rate/historicalinflation.aspx

中國的廉價商品緩解了美國的通貨膨脹,這是不爭的事實。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