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曆史上第一個自動辭職的總書記zt

來源: 菲力浦 2012-06-24 14:24: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61 bytes)

胡耀邦--他的名字是這個國家的禁忌 

他是中國共產黨曆史上第一個自動辭職的總書記

他是中國建國以來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

他是“改革開放”理論的最初提出者和實施者。(後來“有一位老人”把這個理論據為己有,成了“總設計師”)

他的改革開放理論包括“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但“總設計師”竊取了前者,否定了後者)

他是10年文革浩劫的終結者和拯救者,他提出的“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為數千萬人恢複了名譽。

1977年起,他平反了370多萬起冤假錯案。由他親自批示平反的人有:彭德懷、陶鑄、劉少奇、薄一波、彭,羅、陸,楊、劉誌丹、鄧小平。他為47萬名在文革中受迫害的黨員恢複黨籍。為 54.7萬名在“反右運動”中被迫害的知識份子恢複了名譽。為45萬名國民黨起義投誠將領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摘掉了2000多萬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份子的帽子。

由他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全國性的大討論,這場“真理大討論”的意義有多深遠,在黨的曆史和教科書中已有定論!

他提出的“解放思想”,摘掉了2000多萬個“地富反壞右”的帽子,把幹部和知識份子從49以後第一次解放出來,變成正常人和自由人。
他開創了某黨曆史上短暫的務實之風、親民之風,在他的任期內,由他擔綱帶頭,深入基層調研考察,他到地方考察從不事前打招呼,就連他的秘書都不知道下一站是哪。

他結束了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歧視,製定了“疆藏六條政策”。少數民族語言、宗教得到複蘇,少數民族幹部得到扶持。招工、參軍、高考向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在他的任內,有一個姓溫的年輕人得到了他的栽培和提拔,讓此人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後來這個人成了總理。

在他的任內,新聞和言論是49以來最自由和鼎盛時期,其敢言程度明顯超過了今天
在他在任內,僅他親筆回複的人民來信就超過兩萬件

在他的任內,六年之中有四個春節是在老百姓家中渡過的

他的清廉程度是某黨曆史上極為罕見的。他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職務6年,他的家人卻還在家鄉種地務農,直到他死時,他的哥哥才從湖南農村老家買站票搭火車到北京奔喪。

在他的任內,思想界和學術界得到空前的自由和發展,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沒有人因言獲罪,沒有人陷於文字獄。

在他的任內,“有一位老人”想要整幾個知識份子,他站出來保護了知識份子們,給了他們最大的創作自由,營造了寬鬆、寬容,寬厚的“三寬政策”。

正是因為他的正直和敢作敢為,得罪了“那位老人”,得罪了長期以來的官僚特權集團,他在6年後被迫辭職。

他下台後的兩年,19894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開會時突發心髒病,於415日逝世。

他死後沒有被獲準進入八寶山公墓,他的夫人在江西的共青城安葬了他的骨灰並親筆題了墓誌銘——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都去八寶山。

他死後, 舉國哀悼!群眾認為他是“中國曆史上少有偉大民主主義者”。其中有人給他這樣的稱號——“青年鬥士”,“民主領袖”、“浴血民主”、“中國青年的摯友”

然而,官方對他的評價卻並不高,在他的訃告中隻用了最簡短、最空洞的一句“共產主義的忠誠戰士”概括他的一生。


官方對喪事的低調處理,讓擁護他的民眾感到失望和不滿。人們紛紛上街籍悼念他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此引發了那場著名的運動。

1989 年4月15
日晚。一位詩人在列車上聽到他逝世的消息,寫下一首叫做《好大一棵樹》的詩。後來,這首詩被譜成曲子到處傳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本是獻給誰的。

 

耀邦陵墓坐落在江西省德安縣共青城鄱陽湖畔的富華山下,從陵園入口處到墓碑前,有兩條彎彎繞繞的墓道,均鋪有73級石階,象征著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耀邦同誌1989415日在北京病逝後,其夫人李昭向黨中央報告了其生前遺願:“我死之後,埋在青山綠水間,地點就是共青城。”後來李昭攜子胡德平來共青城踏點,當走到富華山頂時,原本陰陰的天突然放晴,太陽穿過雲層斜射在在鄱陽湖上,波光粼粼,李昭說:“就是這裏了”。而這個位置正好符合當地人“背靠青龍、麵對白虎”的風水取向。據說1990125日安葬時,隻有數百人參加葬禮,省裏隻來了一位副秘書長,沒有作任何宣傳。 

 耀邦與共青城有著十分特殊的感情。他生前曾兩次到共青城視察,三次為共青城題名。

 第一次是19551129日,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耀邦在江西視察,聽說上海98名青年組成的誌願墾荒隊在德安縣九仙嶺下安營紮寨艱苦創業的事跡,便坐著一輛鐵路壓道車,顛簸100多公裏,趕到墾荒隊駐地看望大家。當時他用小山竹夾著藥棉,飽蘸濃濃的墨汁,寫下了“共青社”三個大字。1978年,共青團中央授予他們“新長征突擊隊”稱號,耀邦得知後,十分高興,於這一年的926日為他們題寫了場名:“共青墾殖場”。

 19811212,已擔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耀邦第二次視察共青城,此時共青墾殖場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現代化大型農場,產品遠銷世界34個國家和地區。耀邦聽了場領導的工作匯報後,發表了熱力四射的講話,還和17名老墾荒隊員合影留念,並再一次應邀揮毫寫下了“共青城”三個大字。

 耀邦墓園設計,由江西省城建雕塑創作室和江西省美術家協會負責,墓園設計極有創意亦極有內涵。整個墓碑像一麵直角三角形的旗幟,高4.43米,底邊長10米,碑重73噸。三角形花崗岩碑上,雕刻著中國少先隊隊徽、中國共青團團徽、中國共產黨黨徽,象征著耀邦一生與這三個政治組織的特殊關係。整個墓碑近觀似旗,遠看像船,船頭一些造型既似浪花又像礁石,寓意破浪前行的大船不幸觸礁。

墓碑的右上方,是耀邦同誌頭部側麵雕像,栩栩如生。像周圍嵌鑲成不規則形狀,有很強的立體感。從正麵看,整個圖像是微笑著的;從左側看,則是憂國憂民之態。墓碑右下方寫著簡短的胡耀邦生平,沒有一句評價,落款是中共中央。墓碑的後麵有火炬形的草坪,綴以從井岡山運來的9塊巨大花崗石。

 在緊靠墓碑右側的一塊石頭上,有李昭親筆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大字。從1981年起,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和總書記6年多,李昭始終平易謙和,沒有“第一夫人”的頤指氣使,也從不在公眾場合露麵,隻默默幹著自己的工作。四十八年夫妻情,她和耀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攜手前進。

1990125,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胡耀邦的骨灰,由他親屬們陪伴著登機南下,安葬在他生前寄予熱切希望的共青城,胡耀邦由此也成為了永遠的共青城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瞻仰陵墓的人比原來多了。人們站在胡耀邦的陵墓前肅立。江山有幸,德安之福啊,有偉人長眠於此,山川更加毓秀。耀邦同誌身蓋共青城豐腴紅土,靜觀鄱陽湖起伏風浪,正如他所說的一樣:“心在人民,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耀邦同誌19871月辭去中央總書記後,仍在政治局工作,最後倒在崗位上,可謂至仁至聖。在現代中國,有兩位偉人逝世,都在天安門廣場掀起了風起雲湧的政治風潮,一位是周總理,另一位就是胡耀邦了。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兩位都是不爭之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卻是與山河同在,和日月爭輝。

所有跟帖: 

下次到中國一定去他墓前送一束花 -Floden- 給 Flode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12 postreply 14:50:58

有功有過,亦有胡亂邦之說。73開吧。 -重中之重- 給 重中之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12 postreply 14:53:50

有幾個付總理當不成了確實是胡亂了他們的幫。可以理介啊! -菲力浦- 給 菲力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12 postreply 15:16:56

胡的民族政策確實搞得後患無窮。 -重中之重- 給 重中之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12 postreply 18:48:10

胡在倒華國鋒的過程中立了大功, 所以鄧放了他一馬,是被迫辭職。聽起來好一點。 -老骨董- 給 老骨董 發送悄悄話 老骨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4/2012 postreply 15:06: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