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的曆史 -------朝鮮戰爭

來源: masterfox 2012-06-14 02:40: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68 bytes)

朝-鮮戰爭,完全是蘇聯全球戰略的一步棋,就像中國的內戰一樣。所以我會在後麵的章節中專門講到。這裏還是著重談耄在1949年登基後的所作所為。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當中,都一直說朝-鮮戰爭的美國支持下的南朝-鮮挑動的,目的是通過占領整個朝-鮮,然後占領中國。現在我們才知道,事實是反著的,是 北朝-鮮在1950年的6月以20萬大軍,幾百輛坦克突然向裝備簡陋的南朝-鮮軍進攻。在北朝-鮮的二十萬大軍中,就有中國方麵還回去的,經過三年實戰的 三個師,將近10萬人馬。現在說,中國方麵完全不知道北朝-鮮的進攻方案,以我的估計,基本是胡扯。
當美-軍在仁川登陸,局勢不利於北朝-鮮 以後,耄決定出兵,而由誰擔任主帥,成為了一個問題。在我幼年時,林BIAO懼怕美國,不願出任誌願軍司令是當時批判林BIAO的一個罪行。而現在看起 來,選任實際上與耄深有芥蒂的彭DE懷出任誌願軍司令,是耄分化各大實力派的一步棋。
在三年內戰中,ZG方麵戰功最大的數兩人,一是林 BIAO,二是粟YU,同時兩人手下的部隊也最多,戰力也最強。實際上,朝鮮戰爭初期的大戰役也都是這兩人手下的部隊打得。這兩位熟悉自己部隊,指揮風格 靈巧的將領不派,耄偏偏派去的是以打蠻仗出名,並無成功指揮大規模戰役經驗的彭,統領的還不是自己帶出來的部隊,一如讓彭去西北帶賀LONG的部隊一樣。 可見耄的著眼點首先不是打贏這場戰爭並減少人員損失,而是先想到借這場戰爭削減大軍頭的勢力,使之不能成為尾大不掉之勢。因為彭沒有多少自己的鐵杆人馬, 是耄暫時可放心,又有一定指揮能力的最佳人選。
在1950年時,耄最為擔心的實際上是如何控製手下超過500萬軍隊,何況這裏麵還有很多是從 GMD方麵成建製投降過來的。朝-鮮戰-爭給了耄一個良機,一是借機將原有的指揮架構打亂。全國先後有300多萬軍隊輪流參戰,使原有的上下級關係打 亂。(將近30年之後,DENG大人也用了同樣的一招)比如彭的副手鄧華本一直是林BIAO的手下,經過朝鮮戰爭,在1959年卻作為彭的同黨被拿下。彭 的參謀長解方和鄧華的情形也是一樣。經過朝-鮮戰爭,林BIAO的百萬大軍實力已是大減,粟YU的情況也同樣。粟的第九兵團的兩個軍穿著中國南方過冬的薄 棉衣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下搞埋伏,結果全部被凍傷,凍死,官方數據是全兵團一半以上因凍傷減員。整個兵團不得不退出朝-鮮回國整補。這凍傷,不死也要截 肢,15萬人的一半就是7萬人,這不是在打仗,簡直是在屠殺。據說這些傷亡還不算在中方傷亡數目之內。

回複 

在朝-鮮戰爭中消失的還有投降ZG的原GMD部隊,如由長春加入ZG的原 GMD60軍組成的誌願軍50軍,以4個師參戰,幾乎打光才回國補充兵員。傅-作-義的手下也被成建製派往朝-鮮作戰,老兵們也被一掃而空。原來讀朝-鮮 戰爭史的時候一直納悶為什麽在中國戰俘裏會有那麽多堅決要求到台灣去,後來才搞明白,這些人壓根就是原國-軍。
朝-鮮戰爭隨著斯大林的死亡而 結束,挑起這場戰鬥的北朝-鮮不但損失了上百萬的人口,領土比原有的也減少了。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是死傷不到40萬,死亡數字最初在11萬,後來變成18 萬,但這些數字既不包括凍死凍傷的人,也不包括原來的GMD軍人員,也不包括後勤炸死,病死人員,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死去,傷殘,一直是個謎 團。我們隻能從美國公布的美軍將近6萬人的死亡數字中看出中方的傷亡數字是不準確的,但這個真不是本文的中心,還是留給戰史專家們去研究吧。
耄在這場戰爭中不僅進一步加強了對軍隊的控製力,而且在國內還達成了兩個重要目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