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負增長比經濟發展重要百倍(zt)

來源: masterfox 2012-06-11 00:37: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80 bytes)

人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其生存賴以動植物和土地水礦產等資源為生。今日中國嚴重的社會矛盾和慘烈的生態危機(耕地日漸減少,土地和房價上漲,就業艱難,荒漠 化、江河斷流、湖泊幹涸、物種滅絕……)源於不斷增加的人口帶來的巨大需求與資源的矛盾,表明中國早已人滿為患而遠遠超出自然法則所容許的不得危及任一物 種的生存與生態平衡的限度。解決之道第一要義為人口負增長,否則不啻於舍本逐末、緣木求魚、南轅北轍。這是自然正義與道德之必然要求,也是人類安全與文明 所係。
13億這一天文數字般的人口意味著人均資源和財富之極端貧乏與競爭之異常慘烈,這注定了中國人勞動強度之大、報酬之低與處境之惡劣 不以任何善良願望為轉移,此慘烈競爭的結果並非製度與道德使然――從深圳等地民工工資20年來之停滯不前與其經濟之持續高增長所形成的驚人反差即可窺冰山 之一角,而“廉價勞動力”實為“豬狗弗如”之美稱!中國堪稱吉尼斯之最的奇高失業率更是人滿為患之“血證”,一如馬爾薩斯所言,人多無疑是中國普遍貧困的 主要原因之一。
社會進步的標尺之一即人均資源和財富而絕非GDP總量,故經濟齊發展僅僅是社會追求的一個方麵,更為重要者在於人口負增長以減少人口這一人均財富之分母,否則便是揚揚上沸,事與願違,有小學數學不懂之譏。    
毋庸置疑,人的生產和生活即意味著對大自然的索求、消耗與破壞。相對人之不斷增長以及隨之增加的欲壑,地球資源顯得極為貧乏。我們無權“斷子孫路”,資源天然屬於萬物自身、人類及其子孫而非生者之私產。               
顯見不爭的事實是:天文數字般的13億人口注定了中國人均自然資源的極端貧乏(近7億人可謂無水喝),故擺脫貧困之第一要義即大大減少人口,否則就是連小學算術亦不顧!
人的需求即意味著對資源的吞噬與破壞,遠遠超乎環境自然承載力的龐大人口及經濟發展堪稱生態危機的禍根,它使得一切治理環境的措施幾皆難免淪為緣木 求魚、掩耳盜鈴式的悲劇與笑柄,而不少專家警告今日環境危機竟已惡化至危及民族存亡之田地,因而人口負增長乃至經濟零增長必將成為“現代人”無從逃遁的選 擇且實為環保之真諦所在。
一言以蔽之,人口危機實乃經濟、生態與社會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今日中國所麵臨的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生態危機等問 題無可辯駁地警告我們:計劃生育政策遠非需需要什麽“轉型升級”而是力度大大不夠,放鬆計劃生育乃無知與災難性錯誤,非人口負增長無從消解可怕的社會危 機,
讓中華民族聆聽潘嶽老師悲鳴:中國人口資源環境容量已達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