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別有用心 zt

來源: 天愚 2012-05-20 10:51: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40 bytes)

一直以來總覺得BBC報道中國的負麵居多,而且報道常常不太準確,所以官方常說某些媒體對中國別有用心。

直到看了BBC的記錄片《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asures》(世界80寶藏)講中國景點的第四集,我覺得我們需要換個角度來看問題。

《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asures》正如其名,並非純粹的景點介紹,而是盡量講解某個文明的遺產。BBC選擇介紹中國的有故宮、頤和園、兵馬俑、上海還有明朝瓷器,選擇瓷器我想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China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瓷器。

問題來了,在拍攝時故宮時,管理人員隻給了半小時讓BBC拍攝,這實在是太可笑了。我非常想不通,這明明是BBC免費幫忙宣傳中國的景點,管理人員為什麽隻讓人家拍半小時呢?好像人家給你拍攝你還吃虧了似的——官僚!這是BBC主持人的說法。我覺得有點道理,因為官僚主義用在國人身上,國人一般會感恩戴德(起碼送個禮),BBC沒送禮就給了半小時已經是開恩了。

不巧的是,大霧迷濕了鏡頭,BBC用了28分鍾才將鏡頭弄幹淨,結果隻拍了2分鍾。沒辦法的情況下,BBC攝製組隻好以參觀者的身份擠在人群中拍,場麵非常慘不忍睹,這在整個節目中也算是中國特色了。然後,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2小時後攝製組被趕出了故宮。這就不是官僚可以解釋了,這就是偏見,某些中國人對BBC的偏見,可能因為心虛,所以緊張……我就想不明白了,人家拍個景點也要緊張嗎?

然後,頤和園也是2小時後被趕走,秦始皇兵馬俑也是2小時後被趕走——顯然,這是上麵有規定。隻是我在想,人家明明要宣傳我們國家的景點,還是免費的,為什麽不多給點時間,為什麽不派個好點的導遊好好給講解一下?多好的機會,就這麽浪費了,還落下口舌讓人說咱中國官僚,何必呢,何苦呢?

中國人常常把“有朋自遠方來”掛嘴巴,這樣對待BBC算是朋友之道麽?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竊竊。 要說BBC有偏見,我看對美國最有偏見!

《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asures》第三集講的就是美國,BBC選擇的第一個景點“西部牛仔+左輪手槍”,這代表一段曾經驅逐和屠殺北美土著的曆史; 第二個景點是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弗遜故居,BBC不是一味的讚揚,而是強調傑弗遜雖然在《獨立宣言》中宣揚“自由、平等、民主”,自己卻養奴隸來服侍自己;最後還有一個景點在自由女神像,911事件後美國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自由女神像,人們便不能再登上自由女神像的頂部觀賞紐約風景,BBC主持人諷刺道:“自由何在,自由何在?這與神像的自由精神背道而馳,恐怖分子勝利了!”

換位思考一下,BBC諷刺美國屠殺印弟安人,接待他們的美國牛仔一點也不生氣;BBC對傑弗遜出言不遜,可是傑弗遜故居的管理人員還讓他們到處隨意參觀,而且不限時;第三個景點,BBC用自由女神像埋汰了美國,盡管理由是所有人都可以諒解的。

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上述事情全發生在中國,我們的官員是不是該淩亂了?

事實上,BBC就是這樣的風格,而我們的官員可能認為BBC是敵意,所以他們的采訪都是別有用心的,哪怕是拍景點也是別有用心的……我看別有用心的是中國人自己吧?

來源: 共識網:2012-05-17

所有跟帖: 

這個共識網,隻跟西方有共識 跟中國嗎,得看是誰了 回複:BBC的別有用心 zt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12 postreply 11:27:48

越來越感覺到,中共實在是中華民族之痛。不信? -好望角駱駝- 給 好望角駱駝 發送悄悄話 (23 bytes) () 05/20/2012 postreply 12:29:52

這些古董還經受的了強光的照射?連這半小時都不應給。。。 -richman- 給 richman 發送悄悄話 richm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12 postreply 17:38: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