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會戰的另一種看法

來源: mmf 2012-05-16 13:22:3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26 bytes)

太原會戰的另一種看法--日軍暗助共軍進入華北   阮大仁
傳記文學 第100卷 第四期 106頁-117頁

一.    一九三七年華北戰場的態勢
如果把八年抗戰看成一盤大棋,發生在戰爭初起之時,即從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到八一三淞滬抗戰結束的十一個月為止,中日雙方的攻防作戰,便是在下這盤棋的定石,其布局乃決定了後來八年戰事的態勢

在這一段時期裏由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的抗日戰史角度去看在華北發生了四個戰役此即:

一. 平津作戰:起自七月七日之盧溝橋事變經過七月二十九日北平失守到八月四日天津失守為止
二. 平綏路作戰與太原會戰:八月上旬至十月上旬
三. 平漢路北段作戰:八月下旬至十月中旬日軍沿著平漢鐵路南下十月十日陷石家莊卻將主力西進轉攻山西十一月九日太原失守日軍轉用其第六師團於上海方麵除了進攻山西之主力外其餘日軍仍沿平漢線南下, 攻勢停止於河南省境內, 沒有到達湖北省
四. 津浦路北段作戰:八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日軍自平津南下攻至黃河北岸,我方炸毀黃河鐵橋雙方遂隔黃河對峙

這四個戰役都是由日方主動進攻挑起的,除了平津之役日方在其他三個戰場都各自使用了五萬餘人的兵力,不過以各單位之戰力去計算而非隻從人員之多寡去看則在此三四個月之戰鬥裏,華北日軍的主力是使用在太原會戰中,並且把晉北與晉東兩方麵所投入的兵力合起來計算日軍共使用了十萬人以上,占當時在華北戰場上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

我方的抗日戰史照國軍的傳統看法是把平綏路作戰與太原會戰當成一個戰役,而把平漢路北段之作戰看成另一個戰役 這可能是因為前者在我方屬於第二戰區而後者屬於第一戰區

然而我認為,在日方的盤算中這兩場戰應當是一體的因此在本文中合稱之為太原會戰

國軍戰史認為日軍發動太原會戰的目標有兩個此即:
1.    日軍沿著平綏線西進,是防止我軍反攻河北
2.    日軍在平漢線北段打下石家莊以後把主力轉向西去攻娘子關,是要去捕捉時已進入山西結集的我方野戰軍之主力兵團

我認為此是值得爭議者因為:
1.    我方在山西之主力為晉軍,當時晉軍並無出兵去反攻河北之可能
2.    日軍從娘子關入山西進占太原之後並未在捕捉到我方野戰軍之前繼續追擊予以消滅,反而把其中二分之一的兵力即第六師團撤走,隻留下二十師團去長期占領太原地區

那麽日軍在占領石家莊後為什麽去打太原,而不繼續沿著平漢路南下去打武漢呢?
我認為日方在太原會戰中是以政治謀略為主要考量,而不是隻由軍事利益去著眼,而且日軍進攻晉北的平綏路之戰與進攻石家莊的平漢路北段之戰,以及進攻太原是一個整體的計劃,並非像我軍戰史之認為是三個或兩個戰役

我判斷日方的目是要去幫助共軍進入華北以造成中國人內部長期之鬥爭與內耗

這場戰役如果隻從華北去看日軍確是下了步極有政治謀略的高招,可是從整個抗戰去看日方卻是下了步臭棋,因為此使日本在一九三七年嚴冬來臨之前失去了迅速自平漢線南下攻擊武漢的戰機,再加上我軍所發動的八一三淞滬會戰就使日方在抗戰中進攻我國的戰爭軸線變成了由東向西打,而不是由北向南打了

本文主旨即是在研究這個三合一的太原會戰,此即將日軍在平綏路作戰以攻晉北,平漢路北段作戰以攻石家莊與自晉東切入以攻太原的三次作戰結合一起,視為一場大型會戰-太原會戰,以及日軍挑起此會戰的政冶謀略,此即我所判斷的日方主動讓路給共軍使之能進入華北,於此會戰後建立起太行山及五台山兩個遊擊基地 (日後的中原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

所有跟帖: 

鬼子對中共情有獨鍾? 把侵華大業寄望於不足萬人的中共? -hfhfndt- 給 hfhfndt 發送悄悄話 (39 bytes) () 05/16/2012 postreply 19:13: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