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能興風作浪的主下手,例如賣國的TG

南僑機工,是南洋華僑回國機工服務團的簡稱。1939年2月至9月,3000多名華僑汽車駕駛員和技術工人,在南僑籌賑總會的號召下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有的學者把它稱之為華僑史上一次人數最為集中、組織最為有序、經曆最悲壯、影響最為深遠的愛國行動。

抗戰期間,海外華僑社團有3541個,其中南洋有2950個,約占總數的83%,領導600萬南洋華僑開展抗日救忘運動的最高領導機構是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成立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南僑總會的主席是被毛主席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

南僑總會平時所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發動僑胞為祖國的抗戰捐款。南僑總會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機工服務團。

蘆溝橋事變後的一年中,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此時其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的重心已移至西南。1938年10月,廣州失守,我國東南沿海的交通要道均落入敵手。這樣,滇緬公路便成為我國西南這個大後方對外交通的唯一國際通道。為了保證這條大動脈暢通無阻,國民政府特設直屬軍事委員會的西南運輸處,其總部設在昆明,當時,最頭痛的事情,就是滇緬公路上缺乏足夠數量的司機和修車技術人員。為此,國民政府和西南運輸處曾致函南僑總會,請救捐購汽車和招募機工回國。

南僑總會接函後立即開會研究,並於1939年2月7日發出內容為《征募汽車修機駕機人員回國服務》的南僑總會第6號通告。通告見報後,在南洋,特別是新加坡、馬來亞地區的華僑社會中引起很大反響。許多人辭去具有優厚待遇的工作自願回國。在機工的行列中,還有四位華僑女青年,他們有的女扮男裝,有的向父母寫了告別書,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歸國的路程。出生在馬來亞一個商人家庭的白雪嬌,她在寫給父母的書中就說:“家是我所戀的,雙親弟妹是我所愛的,但是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她是為了“替祖國做點事”。

在通告發出之後的11天,第一批機工一行80人就離開馬來亞啟程回國。由南僑總會直接組織輸送的一共有15批共3192人。三千餘名南洋華僑機工,抱著抗日救國之誌告別南洋踏上歸國的征途,這確實是華僑史上的壯舉。

南僑機工在乘船離開南洋啟程回國的時候,他們滿懷激情高唱《運輸救國歌》。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運輸救國,安全第一條。

車輛的生命,同樣地重要。

好好保養,好好駕駛。

快把運輸任務達到,

再把新的中國來建造。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生活要簡樸,人格要高超,

不許賭錢不許嫖,快把煙酒齊戒掉。

聽嗬?哪怕到處敵機大炮,

寧願死,不屈撓,

努力保家,忍苦要耐勞,要耐勞。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喚醒著同胞,團結著華僑,

不怕山高,不怕路遙。

收複失地,趕走強盜,

把民族的敵人快打倒,快打倒。

這是用心靈寫就的詩句。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天讀來,依然是回腸蕩氣。

機工抵達昆明,經短期軍訓後,被編入第11、12、13、14四個大隊,並組建了“華僑先鋒運輸隊”第1和第2兩個大隊。全部由機工組成的運輸隊就是上述的六個大隊。此外,還有混編在第1、3、5、9、15等五個大隊。至於機修工人,則被分配到沿途主要車站以及昆明、貴陽、重慶等地的汽車大修廠。當年,在滇緬公路從事運輸的共有17個大隊約3000輛汽車,而6個由華僑機工組建的運輸大隊駕駛的汽車就占了三分之一,達1100餘輛。

滇緬公路,南至緬甸的臘戌,北抵中國的昆明,全長1146公裏,這是雲南20萬民工,從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用大半年的時間修築的一條中國西南對外交通大動脈。1938年8月31日,《雲南日報》在發表通車報道時,甚至稱這條公路是繼“長城、運河之後的又一巨大工程”。不過在這條公路行車並非像坐車兜風那麽瀟灑,而是要冒極大的危險,要闖四道難關。第一是路段險情關。滇緬公路要翻過高黎貢山和大王山這些大山,跨過怒江、瀾滄江、漾濞江等大河,單程七八天的路程,約有三分之一的路段是貼著懸崖,路寬不過2丈,狹窄的地方僅能容一輛車通過,稍有不慎,就車毀人亡。第二是雨水泥濘關。由於當時的公路並未鋪設柏油,雨季行車,滿路泥濘,坑坑凹凹,寸步難行。第三,瘴瘧威脅關。西南氣候潮濕,蚊蟲猖獗,瘴瘧流行,許多人得了惡性瘧疾。第四,日機轟炸關。為了切斷這條交通線,日寇飛機經常進行轟炸偷襲,因而給行車造成很大的威脅。

南僑機工對祖國抗日戰爭的貢獻是巨大的。從1939年3月至1942年5月,他們與國內的機工一道,不僅運送10萬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而且搶運45萬噸軍火,此外還在西南運輸線上,搶修了上千輛軍、民用車。同時,南僑機工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1942年3月,日軍在緬甸仰光登陸,4月底,臘戌淪陷,隨後日軍占領雲南的騰衝等地,這樣滇緬公路被切斷,機工輾轉各地,生活十分艱辛。抗戰勝利後,當年3200餘名南洋機工,約有1000人複員返回南洋,1000人留在國內,而1000多人則為國捐軀。

1947年11月30日,為表彰南僑機工的愛國精神,馬來亞雪蘭莪華僑籌賑會曾在吉隆坡的廣東義山亭為殉難機工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1989年5月,在南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日救國鬥爭50周年的時候,雲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西山公園的滇池之濱建立了“南洋華僑機工紀念碑”。碑身以漢白玉砌成,碑前兩層台階均為七級,象征七·七抗戰,碑的上端雕有南洋華僑機工抗日救國團榮譽紀念章,4條黑色橫帶象征當年4億同胞齊心抗日,碑的正麵攜刻有“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11個鎏金大字,落款是“雲南省人民政府立”;碑身的兩側砌成兩麵旗幟形狀,象征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旗幟上雕刻3個“七·七”紀念章,代表著回國抗日的3000多名南僑機工,碑身高9米,碑座高3米,體現“九·三”勝利節,碑座正麵刻著4個字:“赤子功勳”。碑座側麵和背後的碑文,記述了南洋華僑及南洋籌賑總會對祖國抗日的貢獻。當年留在國內的1000多名機工,至1985年仍然活著的隻有四分之一,而在雲南居住的約有80人,其平均年齡已達74歲,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也參加了紀念碑的揭幕儀式。

南僑機工永遠是華僑抗日救亡的豐碑。(何學褒)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