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三年,世界最大醫保網在中國建成,成為全球典範

來源: zhengcheng 2012-04-16 22:30: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98 bytes)
綜合報道:人民日報說經過三年的醫改,《醫藥衛生體製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五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麵完成。全國95%的城鄉居民有了基本醫保,基本藥物以低於改革前30%的價格供應,百姓的基本醫療需求有了保障。從今年起,10大類40餘項服務以免費形式逐步向全國居民提供。

國際社會對中國醫改給予高度關注,世衛組織、《柳葉刀》醫學雜誌肯定了中國醫改的正確方向。


短短3年間,一張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絡在中國大地上鋪開,13億人“病有所醫”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中國醫改突出強調維護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的要求。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文章說,中國新醫改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製度中的責任,尤其是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促進公平性的提升,與這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相一致,也標誌著過去20多年市場化路徑的轉變。

中國式醫改堅持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的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製的基本原則。

“三年改革,我們從百姓基本需求出發,從基層做起,結束了基層以藥補醫的曆史,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明顯成果,讓老百姓從新機製中得到真實惠。可以說,製度創新是此次醫改的最大亮點。”日前,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誌剛在醫改座談會上說。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一份對中國醫改的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農村和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建設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醫改投入的一半用於加強公共衛生服務,更新農村和城市的基層衛生設施,並培訓全科醫生。

3年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在20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全麵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改革試點取得了積極進展。

展望未來,“十二五”醫改規劃已明確:在全民醫保建設、基本藥物製度鞏固和公立醫院改革三方麵取得突破。中國正朝著在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基本建立,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宏偉目標堅實邁進。

向“以藥補醫”宣戰

“當前醫療衛生領域最需要革除的機製性弊病是什麽?以藥補醫!”衛生部部長陳竺強調,“十二五”時期必須理順補償機製,全麵取消以藥補醫。

陳竺說,以藥補醫機製推動了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造成了藥品濫用,扭曲了醫務人員行為,腐蝕了隊伍,必須徹底根除。

長期以來,醫療衛生機構的確依賴以藥補醫維持運行發展,目前藥品收入仍然是補償的重要渠道。



陳竺要求,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十二五”醫改規劃的部署和要求,主動爭取政府領導,努力創造條件,落實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充分發揮醫保補償作用,穩步推進價格改革,爭取“十二五”期間在全係統穩妥有序地革除以藥補醫弊端。

陳竺說,落實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今年在300個試點縣先行推開,力爭2013年在縣級醫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醫院全麵推開。

中國醫改震驚世界

如何提高醫保覆蓋率,降低成本,並應對非傳染性疾病的巨大挑戰,是全世界麵對的真正難題。中國的醫改進程、解決方案和經驗教訓,將為激發討論提供範例,最終豐富全球醫改成果。

2012年1月,中國城市人口的數量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作為社會文化長期受農業傳統影響的國家,這種史無前例的變化,不僅影響著中國醫療衛生的發展和改革,而且中國醫改將為全球衛生改革樹立模板。

據中國改革報報道,上麵這兩段話,援引自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該雜誌最近發行一期中國專刊,發表了英國牛津大學葉誌敏、約克大學阿蘭·梅納德等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薩拉·巴貝爾、金·博爾瑪等的兩篇文章,稱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和社會長期受傳統農業影響的國家,目前正在經曆巨大的曆史性變化。

《柳葉刀》主編還配發《從中國的衛生體係中可以學到什麽》的按語,稱中國專刊發行之際,恰逢這個國家新醫改實施將近3周年,並指出知識的交換從來不是單方麵的,中國在學習其他國家改革經驗的同時,也為解決共同麵對的衛生問題提供了研討的證據,並最終將提升全球衛生保健結果。

牛津大學葉誌敏教授等人的《關於中國新醫改的初步評價》一文認為,中國在短時間內基本實現醫保的全民覆蓋,是一個奇跡,對追求全民醫保的其他國家來說堪稱典範。其係統性戰略、改革進程、解決方案和經驗教訓,將為激發討論提供證據,最終豐富全球醫改。

此前,《柳葉刀》曾發布過兩期中國專刊,主要是討論中國逐步實現廣泛覆蓋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進程中麵臨的挑戰和發展優勢。據悉,2013年《柳葉刀》還將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再發行一期中國專刊,另一著名學術期刊《英國醫學雜誌》也在籌備發行中國醫改專刊。

《柳葉刀》文章指出,中國新醫改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製度中的責任,尤其是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促進公平性的提升,與這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相一致,也標誌著過去20多年市場化路徑的轉變。2009年~2011年底,中國政府衛生投入達14,000億元(2008年為359.4億元),約50%用於基本醫保的覆蓋,30%用於供方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人員的培訓,另外的10%~16%用於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

《柳葉刀》文章說,值得稱讚的是,中國醫改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基本實現醫保的全覆蓋,報銷範圍從住院服務向門診服務延伸,對一些特定的慢性病和重點疾病,政府還提供直接補助或額外的補償,並且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醫療救助。

《柳葉刀》文章還指出,中國政府衛生投入優先投向公共衛生、基層衛生,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使弱勢群體的衛生需求得到重點保障,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的公平性得到改善。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農村地區的醫保覆蓋率已超過城市地區,不同收入人群之間在門診和住院利用、產前保健以及住院報銷比例方麵的差距已經縮小或者消失,住院分娩已經幾乎不存在城鄉差異,因經濟困難提前出院人數比例從2003年的27.5%下降到8.8%。


不過,《柳葉刀》文章也看到中國醫改實施麵臨諸多挑戰。

一是醫保覆蓋麵的擴大,不足以保障居民獲得可負擔的醫療衛生服務。現有的許多證據表明,如果不能有效控製不適當的醫療服務和過快增長的醫療費用,沒有哪一項醫保製度可以得到可持續性發展,患者也將無法繼續承擔高成本的醫療服務。

二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要對其治理結構和激勵機製進行實質性改變。中國公立醫院曆史上形成了複雜的治理結構,來自不同部委的相關政策規定往往相互衝突,公立醫院的功能、社會責任和義務也是不明確的。現階段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是按項目付費的支付體係,以及扭曲的收費標準和藥品加成政策,這種激勵結構誘使醫生對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過度使用檢查和藥物,從而導致醫療衛生費用過快增長。如果在這些問題上放慢改革腳步,將威脅到為居民提供可負擔的、成本效果好的醫療衛生服務這一目標的實現。

在此基礎上《柳葉刀》文章總結並提出了幾條可供中國選擇的政策路徑。

一是建議把堅持公益性放在公立醫院改革的首位,改革政府治理模式,取消藥品加成,實施藥品零差率政策,調整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進行總額預付、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

二是建議調整改革步伐。在保持投入總量不減少的前提下,適當放緩投入增長速度,把投入的資源轉化為具有成本效果的服務,注重建立全科醫生“守門人”製度,建立激勵機製,鼓勵提供防治結合、成本效果好的服務。

三是建議中國為各級政府設定的改革目標,由投入指標轉為產出或結果指標,如居民健康改善情況、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患者經濟負擔的減輕等。

四是建議對改革的成本和效果進行科學獨立的評估和監測,一方麵可以增強各級政府和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另一方麵通過不斷鞏固完善、確保改革執行不走樣,以實現預定的改革目標。

中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負擔比重下降

據新華網北京1月5日電,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中國衛生籌資結構趨向合理,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比重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10年的35.5%,政府預算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提高,居民負擔相對減輕。


陳竺說,中國衛生資源配置結構也發生了較明顯變化。重城市輕農村、重醫療輕預防、重高端輕基本、重西醫輕中醫的問題正在扭轉,公共財政投入向基層、農村和公共衛生傾斜的導向作用不斷增強。2009和2010兩年,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淨資產增幅達55%,縣級醫院增加39%,均高於城市醫院增幅。與此同時,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數量、學曆、知識結構也出現向好趨勢。2011年鄉鎮衛生院人員數達到120萬人,比2005年增長18.7%,其中大專以上學曆人員比重從23%提高到40%。過去5年,中醫師占醫師隊伍的比重從10.3%提高到12.2%。

據陳竺介紹,衛生服務利用結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群眾越來越認可和信任基層衛生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診療人次2011年比2005年增加11.9億,增長了45.7%;出院人數增加了2022萬,增長1.2倍。

衛生部門調查顯示,2003年,中國城鄉居民享有醫療保障的比例分別為55%和21%,城鎮顯著高於農村。而2011年,這個比例分別增至89%和97%,農村反超城鎮;監測顯示,城鄉居民健康指標差距也在縮小,孕產婦死亡率城鄉之比由2005年的1:2.15縮小為2010年的1:1.01;嬰兒死亡率的城鄉差距也從7.2個千分點下降到5.9個千分點。農村住院分娩率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異,由2003年的34個百分點下降到2010年的2個百分點。陳竺指出,這表明隨著醫改深入推進,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和地區間健康差異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醫改三年 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了什麽

據光明日報報道,邊五牛是江蘇無錫惠山區前洲區的普通農民,他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左腿行走不便。禍不單行,去年,他的妻子劉玉香突發腦中風導致偏癱。

“你看她這裏凹下去的,去醫院做手術花了十幾萬元,把腦殼去掉了。”邊五牛指著妻子左腦的部位,對記者說。

如果沒有醫改,邊五牛夫婦的生活會是什麽樣?大醫院的治療康複費用對邊五牛而言,實在是太貴了,無力支付的夫婦倆,隻有一個選擇——放棄康複治療,回到家鄉。

所幸,有了醫改!

邊五牛並不擔心花去的十幾萬元手術費,因為農村“新農合”為他支付了大部分費用。

記者見到邊五牛時,他正安坐在惠山區前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康複室裏,看妻子扶著康複器械,再一次顫顫巍巍地站起來。“這裏的條件一點不比大醫院差,一天的費用是200元,能報銷90%,我隻出20元錢。”每天花20元就能換得妻子重新站起來,邊五牛覺得“太值了”。

邊五牛不知道的是,像他這樣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的普通人近13億,覆蓋率超過95%……這意味著,截至2011年,在中國,每100個人中,至少有95個人,一旦生病住院,個人隻需支付30%左右的費用,剩餘的70%由醫保基金承擔。這還隻是政策範圍內的報銷比例,實際上,在大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都超過了70%。

邊五牛不知道的是,為了能讓全國多一些像前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標準化基層醫療機構,兩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共投入600多億元用於縣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建設和設備購置。

邊五牛還不知道的是,為了能讓像他一樣的普通老百姓買得起藥,全國都推進了基本藥物製度建設,每個省的藥品都統一招標采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全國的基層藥品價格下降了30%左右。截至2010年底,城鄉居民個人支付醫療費用占衛生總費用比例為35.4%,比改革前降低了4.8個百分點。

在邊五牛身上,新醫改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到實惠”從紙麵上化作現實。

“如果沒有醫改,她肯定‘吹喇叭’(去世)了。”邊五牛直著嗓子喊出這句話。

而從20歲起做“赤腳醫生”的劉翠珍,是江蘇省高郵市郭集鎮盤塘衛生站的一名村醫,已經在鄉村行醫30年。

如果沒有醫改,她可能在自己家騰出一間房子,擺個簡陋的藥櫃,藥也隻有簡單的幾種;她或許會在家裏等病人上門,給偶爾因頭疼腦熱、拉肚子等小毛病上門的病人開點藥,從中賺點零頭;如果病人太少,劉翠珍也許還要種田或搞點其他副業.

現如今,當了30年村醫的劉翠珍,參加了省裏舉辦的培訓,去年考取了執業助理鄉村醫師,“50歲的時候,我也持證行醫了!”劉翠珍說,這是對她行醫資格的肯定,也讓她找到了真正成為一名鄉村醫生的職業尊嚴和自信。

現在的劉翠珍經常主動送醫上門,為村民做一些檢查,普及慢病管理知識,需要作計劃免疫時,她會上門挨家通知。

她如今的收入也和開藥多少無關了,鄉鎮衛生院會對她進行績效考核,根據她完成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質量和群眾滿意度支付給她工資。“一年有3萬多,都是政府給的。”劉翠珍很滿意這樣的收入,再過4年,等她滿了55歲,她一個月還可以拿到800元到1000元的養老金。

在全中國,像劉翠珍這樣的鄉村醫生有超過100萬名。他們是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體係的“網底”,承擔著農村地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他們同劉翠珍一樣,也在經曆著人生的變化。

2011年,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前實現了全國覆蓋,至此,在中國所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再有基層醫務工作者還能靠藥品創收,幾十年來“以藥補醫”的痼疾成為曆史。

根據2011年上半年抽樣調查顯示,全國基層醫務人員每月平均收入提高了600元。

三年醫改,中央投入430億元,支持了2233所縣級醫院、6200多所中心鄉鎮衛生院、2.5萬多所村衛生室的建設;投入130多億元用於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備購置;投入41.5億元,支持了238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為了增加下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全國有2788個縣(市、區)完成了鄉鎮衛生院編製核定,共核定編製數114萬多名,比改革前增加了29.9%,競聘上崗、績效考核工資也隨之實行。

半月談:新中國醫改大事記

1949年~1978年,中國建立起由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組成的福利性醫療保障製度。

1985年4月,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於衛生工作改革若幹政策問題的報告》提出:放寬政策,簡政放權,多方集資,開闊發展衛生事業的路子,把衛生工作搞好。

1992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衛生改革的幾點意見》提出,“我國衛生事業是公益性的福利事業”,“支持有條件的單位辦成經濟實體或實行企業化管理,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1994年,國家體改委、財政部、勞動部、衛生部共同製定了《關於職工醫療製度改革的試點意見》,城鎮職工醫療保障製度改革開始推進。經國務院批準,在江蘇省鎮江市、江西省九江市進行了試點,即著名的“兩江試點”。

2000年2月,國務院公布《關於城鎮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指導意見》,醫改全麵啟動。此次醫改的主要措施包括: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放開,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製度覆蓋麵,衛生行政部門轉變職能,政事分開,實行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公立醫療機構內部引入競爭機製,放開管製,規範運營,改革藥品流通體製,加強監管,實行醫藥分家等。

2003年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衛生部、財政部和農業部的《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意見》,要求從2003年開始新農合試點。同年,SARS疫情在中國出現,公共衛生體係的漏洞開始受到關注。

2005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關於醫改的研究報告被媒體披露。報告稱,中國醫改從總體上講不成功,其症結是近20年來醫療服務逐漸市場化、商品化。同年11月,哈爾濱爆出“550萬元天價醫療費事件”。

2006年9月,中國成立了11個有關部委組成的醫改協調小組,國家發改委主任和衛生部部長共同出任組長。

2007年年初,醫改協調小組委托6家研究機構對醫改進行獨立、平行研究,並提出建議,後來研究機構增加到9家。同年10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分別在南昌、天津召開醫改座談會,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討論醫改方案。2008年10月14日,以“四梁八柱”為主體的《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開始在網絡上征求意見。

2009年1月21日,在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新醫改方案獲得原則通過。

所有跟帖: 

肯定沒說的那麽好。問題肯定不少,但確實是在進步。誰都沒萬全之策,慢慢解決吧。 -相當冷靜- 給 相當冷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6/2012 postreply 22:48:55

中國人民生活有改善,但是一黨專政的路是走不通的 -園田- 給 園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6/2012 postreply 23:10:03

同意!生活改善了要求也就高了,新舊矛盾就多。可目前沒有其他黨有這個能力。 -相當冷靜- 給 相當冷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0:10:14

看看其他國家,哪個國家的人民能有中國人這樣聰明又勤勞?如果沒有共產黨,中國早就發了。 -小矛- 給 小矛 發送悄悄話 小矛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12 postreply 23:37:22

拉倒吧, 也沒見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 喜歡內鬥。 沒有共產黨, 俺們現在還在用金融圈呢。 -zgqx- 給 zgqx 發送悄悄話 zgq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1:13:59

這些本來就應該有的,你怎麽不問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沒有醫保?問題是民眾的醫療條件改善了多少? -看熱鬧的北京人- 給 看熱鬧的北京人 發送悄悄話 看熱鬧的北京人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5:01:10

人均60元是指報銷額度還是基金的數額?要是基金數額,不算少,因為醫保是統籌使用。 -識途老馬甲- 給 識途老馬甲 發送悄悄話 (31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6:14:18

“如果能有4000人民幣,基本夠用”。您算出來的,還是隨口一說? -識途老馬甲- 給 識途老馬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7:17:35

如果你以為溫家寶需要組織你所說的調查才能確定這個數額,你說話口氣就小點吧?你連基本概念都沒有。 -識途老馬甲- 給 識途老馬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7:52:33

不好意思,我的醫療保險估計比你的不會差,可以COVER牙醫和很多藥物。說不上兩句就開始人身攻擊? -識途老馬甲- 給 識途老馬甲 發送悄悄話 (159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07:48:24

比個人沒啥意義,你說我的醫療保險幹什麽?我隻是說60元的基金運作好的話,也不能算少。 -識途老馬甲- 給 識途老馬甲 發送悄悄話 (37 bytes) () 04/17/2012 postreply 10:00: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