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京領導人絕望中在拚命做什麽

來源: 228 2012-04-07 20:47:5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593 bytes)

(本文作者Joel Brinkley,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新聞學教授、普利策獎得主、前紐約時報駐外記者。本文4月6日周五刊登在舊金山紀事報網站)

想知道做當今的中國領導人會是什麽樣嗎?他們成天都在提防著,拚命伸出手指去堵住不斷湧現的漏洞。

中國人民的不滿是多方麵的。而這些中國領導人,不是試圖去解決這些問題,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阻止這些抱怨,懲罰那些抱怨聲音太大的人。他們喜歡把他們的目標,稱作“維持一個和諧社會”。但是,這並沒有讓人民安靜下來。因此,這些噴漏,越來越多,不斷湧現。

據中共政府自己的估計,中國人去年舉行了18萬次大型抗議示威。政府稱之為“群體性事件”。這些憤怒的集會,在聲討汙染、腐敗、土地盜竊、有毒食品……名單很長。

這幾乎是每天500起(抗議)事件。試想一下,如果美國人每天上演近500次大的示威,這個國家會是什麽樣。政府將麵臨被迫辭職、控告和彈劾。但是,中國領導人們隻是在漫步,準備今年秋季再安上一位新的獨裁者,任期五年。至於那些討厭的公民和無數的投訴,中國領導人們在繼續試圖堵塞這些“噴漏”。

一個主要的漏口是微博,這相當於中國的Twitter,並擁有至少3億用戶。微博的啟動,是因為Twitter在中國遭到封殺,隨同一起被禁的還有Facebook和YouTube。

隨著傳統媒體幾乎均遭到審查,微博成為中國人唯一一個可以坦言討論的地方 – 經常抱怨政府的疏忽或行為不檢。就是在微博上,人們了解到了去年夏天(溫州)動車追尾案的真相- 包括工程師立即掩埋了幾節車廂,來掩蓋任何瀆職的證據。

中國的政府官員不停地“轟炸”微博在讓人們“散布謠言”。對他們而言,“謠言”包括那些他們不想讓人們知道的事實。

所以,上個月他們伸出另一手指進入防護堤。處理互聯網審查的部門下令微博要其用戶實名或用身份證號碼登陸。好吧,兩星期後,來自中國的報道稱,事實上,幾乎沒有改變。知名的活動人士現在不太願意使用微博了,而中國的博客們稱,絕大多數其他人似乎還象以前一樣。

但隨後在上一周末,政府對微博和其它社交網站實行打擊,對它們實現部分關閉 – 稱它們載有一個從未實現的“政變”的“很多謠言”。現在要知道那些領導人下一步可能會做什麽還為時過早。他們麵臨一個困境。一旦像微博這樣變得人氣如此旺盛,他們不願意簡單地完全關閉,擔心會產生巨大的負麵反應。

“黨越來越偏執及其頻繁使用‘赤裸裸的權力’,是一種絕望的信號,而非信心的標誌,”兩名中國學者劉羽(Yu Liu音譯)和陳丁丁(Dingding Chen 音譯)在“華盛頓季刊”冬季刊中寫道。 “審查和鎮壓的加劇,會更加疏遠社會,這將反過來給國家增加更多的壓力,要求變革。”

統計數據幫助確認了這一點。政府越多地試圖扼殺異議,人民就越憤怒。政府統計數據顯示:1993年中國有8700起群體性事件;2009年有90,000起群體性事件;而去年(2011)年較2009年翻倍。

這裏是中國如何處理這些抗議的:它花費了數十億美元,在城市街道上安裝攝像頭,讓保安人員可以監視人們的聚集示威。單在中國西南部的重慶市,就正在安裝50萬個監視攝像頭。廣東省稱,正在安裝100萬個。

國家美其名曰稱之為“安全城市”計劃。但你知道嗎,做這些工作的Uniview技術公司說,這一切的目的是要保持一個“和諧社會”。

在最近幾個月,政府還警告記者,禁止他們發布“未經證實的信息” – 換句話說,就是那些官員們不喜歡的事實。它禁止了絕大多數的外國電影,監禁了越來越多人-他們被劃歸為異議人士。紐約時報采訪了一位華裔美國人葛洵(Ge Xun 音譯),他是活躍的Twitter用戶。他回到北京後遭到逮捕和毆打。當局要求他交出他的Twitter密碼,但他拒絕了 –當局堵漏的大堤上出現了蟻孔。

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特聘研究員托馬斯·芬加(Thomas Fingar)說,“在中國,這種脆弱感現在幾乎是觸手可及”,“它一直在藐視其嚴重性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

 

所有跟帖: 

學美國套錢,忘了本,美國會高興?。 -子英- 給 子英 發送悄悄話 子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7/2012 postreply 21:36: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