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共產黨對蘇東劇變的分析
作者:楊成果    文章發於:《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年第6期    點擊數: 6717    更新時間:2012-3-22  
       【字體: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澳大利亞的社會主義運動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蘇東劇變對澳大利亞的共產主義政黨產生了很大的衝擊,最終促使原澳大利亞共產黨於1990年底解散。如何看待蘇東劇變以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經驗教訓,成為澳大利亞各個共產主義政黨所麵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是1971年從原澳大利亞共產黨中分裂出來的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它曆來十分注重黨的建設,尤其是黨的思想建設。針對蘇東劇變帶來的困難局麵,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在1990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召開特別會議,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在此基礎上發布了政治聲明,對這一課題進行了辯證而深刻的分析,對統一全黨的思想、堅定黨員的社會主義信念和鞏固黨的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1]蘇東劇變後,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堅持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動搖,為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和實現社會主義而堅持不懈地進行鬥爭。1996年10月4—7日,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在其八大上將黨改名為“澳大利亞共產黨”,聲稱將繼承原澳大利亞共產黨的優秀傳統。新澳大利亞共產黨於2005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召開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新的黨綱,進一步對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進行了總結。

  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1990年特別大會發表的政治聲明強調,蘇東劇變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澳大利亞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應以坦率和開放的態度分析蘇東劇變,不能掩蓋錯誤,也不能忽視社會主義國家取得的無可置疑的成就;必須全麵地審查事實,避免簡單的解釋和結論。目標是揭示事件和問題的本質,從中吸取教訓,以便使共產黨員及其支持者更好地在澳大利亞開展工作。

  一、對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曆史成就的高度評價

  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20世紀各民族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獨立運動取得了具有世界意義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一次勝利是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世界的政治版圖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範圍內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進程開始了。在人類曆史上人民首次掌握政權,並開始建設一個沒有私有製和剝削的、不以追逐利潤為目的的社會。二戰後,歐洲、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一些國家加入社會主義國家的行列。在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不畏艱難,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些是永遠不能從人類曆史上抹去的。

  社會主義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計劃性和消除為了私人利潤而剝削勞工的現象。社會主義結束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工人階級在其他進步民主力量的支持下掌握了社會的領導權和政權。社會主義能夠實現機會的公平、鏟除貧窮現象、實現各民族的友誼、擴大民主權利,並推動國際和平與裁軍。社會主義是人道的社會形態,使滿足人民的需要和發展人的能力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取代了追求利潤的動機。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了強大的公有工業和集體農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減少甚至消除了失業現象;大力發展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根除了文盲現象;廣泛地建立了公共健康服務機構和社會安全服務機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的提高,鼓舞著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進行堅決的鬥爭,從而在民主權利、社會福利和經濟權利等許多方麵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古巴在醫療服務、教育水平、住房和工作條件等方麵超過了其他拉美國家。中國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以及成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工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並逐漸躍升為一個世界強國。若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將仍然是一個落後的、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就表明,建立一個新的社會製度是可能的,並指明了勞動人民和進步人士獲取政權的道路。所有這一切都是曆史性飛躍,開辟了創建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無階級社會的廣闊前景。

  二、對20世紀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失誤的深刻反思

  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之所以發生蘇東劇變,除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思想上、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圍堵之外,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嚴重的失誤,並長期得不到糾正。這些失誤偏離了馬克思主義,並不是社會主義所固有的特征。

  (一)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出現失誤的原因

  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發展必須從零開始,沒有指南或以前的經驗來指導布爾什維克黨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十月革命後,14個入侵的外國軍隊挑起了俄羅斯內戰,其目的是要摧毀社會主義新政府。經過四年的戰爭,社會主義政府取得了勝利,幹涉軍被擊敗了。在這個時期(即“戰時共產主義”時期)結束後,才有可能開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而其基礎是一個幾乎被完全摧毀的經濟和精疲力盡的民眾。在“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十分合適而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在麵臨新任務時就必須予以拋棄。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時多次談到這些問題。他指出,直接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思想是錯誤的。在談到通過把個人的、分散的小商品生產轉變為大規模社會生產來重建整個社會經濟時,他指出“這個轉變必將是非常漫長的”。他警告說不要追求過快的速度或企圖縮短這個進程。列寧清楚地知道,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在農業和工業領域的資本主義形式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這方麵,他強調使農民具有動力的重要性,以鼓勵更高水平的農業生產,這是實現更高工業化水平的先決條件。而沒有更高的工業化水平,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列寧指出,在工人階級政權和社會主義政府進行控製的條件下能夠實施這些政策。

  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蘇共中央委員會在斯大林的領導下采取措施推動農業的集體化,並加快工業的發展。這偏離了列寧在提出新經濟政策時的思想。出現這種政策調整是因為以斯大林為首的蘇共領導人認為情況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蘇聯的重工業發展十分滯後,富農和其他反社會主義勢力在農村頑固地反對蘇維埃政權,經濟條件比較差,人民的不滿日益增加;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正準備進行新的軍事幹預,它們對蘇聯的貿易製裁仍在繼續,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東方又存在一個侵略成性的日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沒有發動社會主義革命。當時蘇聯是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強調集中計劃,使它能夠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於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的重要領域。這些政策在歐洲興起納粹主義、戰爭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是合理而有效的。這種“急行軍”確實取得了成果,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並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所采取的政策出現了一些錯誤,列寧在批評操之過急的做法和直接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時曾警告過不要犯這種錯誤。

  納粹德國戰敗後在歐洲出現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它們利用高度集中的方法來發展自己的國民經濟。結果證明,這種過度集中的製度存在著很多弊端,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及時地予以改革。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忽視了發展科學技術和保護環境。

  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起點是低水平的工業和農業,經曆了戰爭和冷戰的毀壞,經濟上遭受了經濟製裁和封鎖的破壞,它們被迫把寶貴的資源轉移到國防上。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許多問題和一些扭曲現象。完全否定這一時期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但是,這種建設社會主義的方法是具體曆史條件的產物,後來成為社會主義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在蘇東社會主義國家裏有人開始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的傳統做法阻礙了生產力發展,需要進行改革。這種要求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多。雖然反革命勢力企圖利用這種批評的聲音,但是這種聲音的大部分是為了回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形勢和過去一段時期所出現的不足和錯誤。二戰後,科學技術革命帶來了各國社會階級構成的變化,現代經濟的規模和複雜性不斷增加,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強,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需要考慮每個國家的具體條件,必須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這一切都要求進行變革。

  (二)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出現的主要失誤

  20世紀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失誤可歸納如下:

  1.經濟的扭曲現象

  蘇聯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出現了一些扭曲現象。僵化的、過於集中的、官僚的經濟計劃機構不斷擴大,而且蘇聯政府不能正確處理中央計劃與必要的地方主動性、工人責任感和管理之間的關係。平均主義的觀念根深蒂固,這顯然違反了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這種過於僵化和過分集中的方法在二戰時期進一步發展,並在戰後成為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一種固定模式。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的問題產生了錯誤的估計。以斯大林為首的蘇共領導人在20世紀30年代也認識到社會主義應分階段發展,但是他的錯誤在於進展過快,消除了一切形式的私有製,隻留下國有製和集體所有製形式。這導致蘇共領導層宣布社會主義已經贏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忽視了鞏固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步伐要慢得多,而這正是其他所有製形式在過渡時期所能發揮的作用。這種急躁思想導致錯誤不斷出現,而且也沒有隨著斯大林的逝去而消失。斯大林的後繼者宣布蘇聯已經進入“發達社會主義”的階段。赫魯曉夫在20世紀60年代說蘇聯已開始“為共產主義奠定物質和技術的基礎”。這種錯誤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產生了負麵影響,也是安德羅波夫成為蘇共總書記後開始進行變革的原因。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的做法表明,必須及時地進行變革以適應新的情況,而且他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進行這種變革。但是,列寧的後繼者們在根本不同的新情況要求采取新方法時,不能成功地應對變革的挑戰。他們沒有認識到或不能接受的是,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長時期內,雖然說公有製和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將占主導地位,但是民營企業、貨幣關係或商品關係以及支配資本主義經濟製度的一些規律將繼續適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並不否定在一段時間內私營企業、集體所有製、租賃權、合資企業和其他所有製形式將在某些領域繼續存在。但是,社會主義確實要求公有製成為工業(特別是重點行業)、土地和資源、礦產和能源、發電、運輸和通訊以及銀行等領域的占主導地位的所有製形式。與此同時,要維持中央計劃以確定經濟和社會的主要方向和重點,使工人民主地參與生產過程,再加上高效而精幹的管理,並采用先進技術,就可以確保社會主義經濟充滿活力地發展。社會主義計劃並不要求經濟發展的每一個細節都由計劃機構批準,但是必須確定總的目標和指導方針。

  另外,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層疏遠了與人民的聯係,生產產品和提供社會所需服務的勞動人民不能控製社會的財產。工會等群眾組織的民主運作也被扭曲了。在奪取和鞏固政權之後,必須不斷調整經濟機製,要考慮到每個國家內的發展變化以及各國經濟之間的差異。經驗證明,物質激勵機製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還需要更高的社會主義覺悟水平。現在很清楚的是,“有社會主義覺悟的人”的形成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它需要的時間比我們預想的要長得多。

  僵化的經濟結構、拒絕變革與創新的結果是,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落後於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的應用方麵輸給了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消費品的數量、質量和多樣性等方麵未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導致人們生活水平停滯不前,投資和積累能力被削弱,經濟增長率下降。

  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某一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以上扭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影響。但是,在各個社會主義國家中以上缺點的嚴重程度並不是相同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在許多年以前便開始進行實質性的變革。例如,民主德國在不利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第九大工業強國,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中國自1978年以來就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社會主義民主的停滯

  鑒於俄羅斯社會主義發展早期階段所麵臨的局勢,必須由政府進行嚴格的控製,並對反革命敵人采取嚴厲的措施。“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包括內戰和抵禦外國幹涉軍的時期,此時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采取各種鎮壓形式,並對民主進行限製,必然要將重點放在集中之上,而不是把民主作為重點。隨著戰爭的結束,俄國國內局勢有所緩和,但是爭奪權力的激烈鬥爭持續了幾年。後來,在鎮壓剝削階級反抗的時期所采用的方法被機械地沿用到和平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此時條件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社會主義獲得了勝利。一種偏執、敵視和懷疑的氣氛在該國繼續存在。社會主義民主的潛力受到了限製,社會主義民主一直處於落後的狀態,在社會和共產黨的內部都沒有確立社會主義民主的必要形式和結構,從而使許多人疏遠了政治生活。這些錯誤導致產生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結構,這個政權越來越遠離人民,而且人民缺乏真正的機會來影響或控製政府的決策。人民的權利、選舉的民主性、尊重個人、個人的參與和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都受到了限製。在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不尊重法律和權力不受限製的現象不斷增加,導致群眾參與率嚴重下降,人民的創造力和主動性被大大削弱。

  3.在共產黨發揮領導作用過程中出現的失誤

  在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工人階級被宣布為統治階級,但是在現實中工人階級並沒有在經濟和政治領域發揮領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作為先鋒隊的蘇聯共產黨代替工人階級進行統治。共產黨的領導和先鋒隊作用源於它們對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最科學的社會理論的堅持;源於對社會進行階級分析,最深刻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方向,各種社會力量和不同階級的利益以及如何維護工人階級和所有勞動人民的利益。在資本主義社會,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將領導工人階級推翻壟斷資本家的統治。然而在蘇聯和東歐地區的社會主義實踐中,關於共產黨領導作用的正確觀念被扭曲了。共產黨的職能和國家職能之間的區別變得很模糊,在很多情況下兩者被混淆在一起。政治、經濟和公共生活中的專製官僚機構損害了社會主義財產關係內在的民主本質,雖然說它並沒有完全破壞其民主本質。這種狀況產生了追逐名利和搞腐敗的機會。當這些錯誤發生時,批評和糾正機製又十分缺乏。工會、婦女和青年組織等人民群眾的社會組織往往成為一種官方的組織結構,而非人民的積極發動者。許多共產黨員參與國家的任務和經濟管理,把自己的責任歸結為領導工人階級。他們不能認識到其主要職責是為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而鬥爭,在工人階級的利益和工人階級的國家政權之間不應有任何的衝突。蘇聯和東歐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違反民主集中製的現象。缺乏問責製和鎮壓來自黨內外的批評導致這種狀況持久化。所有這一切導致這些國家的共產黨無法完成對人民做政治工作、進行解釋和為決策爭取支持的關鍵任務。其結果是,黨與人民之間的血肉聯係開始疏遠,人民對共產黨的信任感被削弱。後來共產黨的領導作用被寫入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使其成為一個法律問題,而不一定是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4.思想領域的錯誤

  在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內和社會中的思想發展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共產黨員和整個社會的社會主義覺悟水平很低。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得以正確應用,以適應社會和世界所發生的變化。在世界範圍內,辯證唯物主義不像唯心主義那樣廣泛傳播和根深蒂固。而唯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意識形態的哲學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思想,其中包括錯誤地認為可以飛快地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認為在鞏固社會主義之後階級鬥爭仍將激化;拋棄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內部會出現非對抗性矛盾的思想。小資產階級的思想甚至在蘇東社會主義國家泛濫。這些國家雖然有馬克思主義教育,但往往隻是形式的、教條主義的,許多人理解和應用的隻是馬克思主義的零碎東西。

  在20世紀80年代末,盡管過去的許多錯誤得到了承認,但是仍有一些錯誤在延續,如變革時追求過快速度;教條主義受到了譴責,然而自由的、非階級的理論抬頭;以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思想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思想以及來自舊社會長達數世紀的舊觀念和舊習慣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與此相反,工人階級的辯證唯物主義、社會主義道德和文化沒有得到廣泛傳播。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種創造性的科學,必須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指導,並把解放方案置於現實世界的基礎之上。如果思想落後於正在發生的客觀變化,就必然為資產階級思想的侵入留下一個漏洞,從而無法有效地回應新出現的問題。

  三、戈爾巴喬夫改革與蘇東劇變

  1986年,蘇共27大提出改革經濟、政治機構和社會機構的建議。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世界上大多數共產黨和工人黨都歡迎和支持蘇聯的變革,認為變革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實現其巨大潛力的不可缺少的條件。然而,這種改革的嚐試帶來了一些令人關注的消極後果和危險,與它相伴隨的一些理論不僅威脅著鞏固社會主義的必要變革,而且威脅著社會主義本身。

  戈爾巴喬夫的一個理論是“全人類的價值高於階級價值”,但是在實際上他認為階級根本沒有任何價值。他在實踐中放棄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和階級立場。他的觀念中存在著一種傾向——即低估帝國主義的危險性和拒絕承認兩種製度之間進行思想鬥爭的必要性,否認兩種製度之間存在著鬥爭。這些概念從列寧的和平共處概念中消除了階級的內容,存在著主張對帝國主義實行綏靖政策的傾向。與這些理論相聯係的是主張放棄爭取解放、社會主義和社會進步的鬥爭,其借口是這種鬥爭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蘇共綱要草案承認有必要在計劃和市場力量之間建立適當的關係,但是戈爾巴喬夫提交給蘇共大會的報告僅僅提到“市場經濟”,一次也沒有提到經濟規劃。戈爾巴喬夫呼籲把“平等的經濟和政治權利”給予不同形式的所有製,其中包括私有製,卻沒有提到要保持公有製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共產黨認為,社會主義意味著維持工人階級的統治、公有製的主導地位以及中央計劃、貨幣控製與財政控製的適當形式。

  蘇東劇變中出現的一些嚴重後果可歸因於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和人民對於戈爾巴喬夫提倡的“改革”和“公開性”的性質、程度和後果沒有作好準備。“改革”有兩大危險:一是他們是試圖照搬西歐的政治形式和經濟形式;二是變革的速度,尤其是蘇共所發起的變革的速度。蘇共變革的速度導致它喪失了對於形勢的控製,威脅著它在蘇聯的領導地位,威脅著蘇聯的完整統一和社會主義的存在。

  社會主義國家過去的錯誤和帝國主義的壓力與誘惑為人們廣泛接受資本主義的經濟方法、政治方法和價值觀念打開了大門。帝國主義正在尋找新的市場,並在東歐發現了這種市場,但是帝國主義對於經濟援助的要價是東歐國家放棄社會主義。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提供經濟援助的基本目標是誘惑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些人,這些人甚至受訓於資本主義的方法和思想。通過這些手段,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希望在東歐重新創造一個資產階級,並使這個階級奪取政權。

  建立社會主義製度,實行生產資料公有製,消除剝削,由工人階級進行統治,這些為擴大民主權利提供了基礎。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那些以民主為理由批評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即資本主義國家的真正權力是資本專政。真正的權力位於經濟中,並不是在議會。對於大多數人(即工人階級)來說,若沒有經濟民主,就沒有真正的民主。戈爾巴喬夫推行的不分階級的民主方式解除了對於反共產黨和反社會主義力量的束縛,他們在“多黨製”、“多元化”和“選擇”的旗幟下,利用社會主義國家的困難局勢,舉行各種活動來破壞局勢的穩定。他們在獲得政權後就開始摧毀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為統治階級工人階級及其同盟者服務。隻要階級社會依然存在,就不會存在為所有人服務的國家。蘇聯聲稱國家是為“所有人”服務的,而不僅僅是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服務的。這種說法忽視或掩蓋了一個事實,即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敵對勢力,仍然需要反對他們。這種力量仍然存在於社會主義國家,尤其表現在蘇東劇變時期蘇聯、東歐和中國所出現的事變。國家不可能服務於所有人的利益,除非社會已進入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社會主義敵對階級的殘餘完全消失。在那個階段,國家將開始消亡。在此階段到達之前,國家的職能是鎮壓那些企圖改變社會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勢力,而且國家必須履行這一職能。

  四、蘇東劇變並未改變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曆史進程

  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一個人類大悲劇是,蘇聯和東歐人民將發現回歸資本主義並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沿著這條道路的每一步將會帶來資本主義製度不可避免的後果。資本主義的罪惡和根本特征曾驅使世界1/3的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在它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一個剝奪成千上萬人的生計、剝削所有工人、導致兩極分化、使極少數人永久統治大多數人的製度並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是根本不會長久的。資本主義甚至沒有解決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所有人民的問題,它也不會解決蘇聯和東歐人民的問題。

  反社會主義的批評者宣布說社會主義已失敗和死亡了,他們宣稱社會主義是一個“好主意”,但是不可靠。有人把社會主義的出現描繪為曆史的畸變和“20世紀的悲劇”。他們斷言,資本主義對於所有人來說是自然的、正常的和可行的製度。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這種觀點純屬謬論。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危機並不是公有製經濟和工人政權造成的,其原因在於對社會主義原則的誤解和不正確運用。蘇東劇變是複雜的內部和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問題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不是社會主義所固有的,是可以改變的。社會主義本身並沒有失敗。現存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就避免了這些問題,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避免這些問題。蘇東劇變所帶來的困難和挫折不會改變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曆史進程。

  社會主義源於工人階級的需要和願望,而工人階級一直承受著舊政權的剝削和壓迫。幾個世紀以來,人民為了實現一個自由、繁榮和安全的社會而工作、奮鬥和犧牲。社會主義是這種社會製度的第一步。資本主義不可能實現世界絕大多數人的這個共同目標,因此變革的要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這保證了人類的未來仍將是社會主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