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金空賬高達1.3萬億元 賬戶有錢無法兌現

我國養老金空賬高達1.3萬億元 賬戶有錢無法兌現

2012-03-19 15:21:18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透露,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元人民幣。

  所謂“空帳”,是指盡管你的賬戶裏名義上有錢,但實際上卻隻是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有學者表示,這1.3萬億元還隻是保守估計,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2004年更是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巨大的空帳需要填補,專家給出了幾個解決辦法。一是增加年輕人數量,增加勞動力;二是一部分國企願意紅利上繳,以填補空帳;第三就是大量印發鈔票,從賬麵上填補空帳。但無論是哪個辦法,從執行角度來說,都存在很大的困難。如何填補中國養老金的缺口,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

  社科院: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缺口達1.7萬億


中國養老金結餘情況

  遼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十年流產專家稱中國基本社保製度需二次改革

  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約 1.7萬億,“財務隱憂正顯性化”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下稱養老金,即俗稱的退休金)製度改革呼聲近年愈加強烈。

  養老金關乎國運,牽涉民生。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愛爾蘭、葡萄牙、希臘、意大利多國發生政壇地震,總理下台。這些國家,尤其是希臘和意大利,債務危機的救助方案中均含有養老金改革清單。

  “如果說歐債危機是壓垮四國總理的最後一根稻草,養老金就是引發債務危機的最後一個誘因,中國養老金改革應如何吸取歐洲教訓,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大問題。”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道。

  事實上,即便沒有歐洲養老金危機,中國養老金的財務風險也決定了製度改革已刻不容緩。

  鄭秉文告訴早報記者,截至2010年底,中國個人賬戶記賬額1.9萬億元,其中做實賬戶僅2039億元,等於1.7萬億元的缺口。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更預期,“如按照目前的製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

  目前,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製度,個人和企業分別按職工本人上年工資總額的8%和20%繳納保險費,從理論上講,記入個人賬戶基金的保險費為個人繳納的8%,企業繳納的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

  社會統籌是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各地社保局)依法統一征收(有的省份是地稅部門征收)、統一管理、在屬地範圍內統一調劑使用,主要用於當期離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發放。個人賬戶則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為標識,為每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個人設立的惟一的、用於記錄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以及利息金額的賬戶,其賬戶餘額為參保人退休後歸個人養老使用,發放的是賬戶養老金。但在實際運行中,個人賬戶基金被用於社會統籌賬戶的資金支出,出現了“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問題。所謂做實,即個人賬戶資金不得用於支付統籌賬戶。

  目前,中國正在一些地區嚐試做實個人賬戶,但前景並不樂觀。中國首個試點做實個人賬戶的省份——遼寧省,試點十年方案已告失敗。

  專家認為,作為首個試點做實個人賬戶的遼寧省,這一底線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做實個人賬戶製度的流產,中國基本養老製度麵臨二次改革。

  養老金支出快於收入

  盡管中國養老金目前收支仍有結餘,但實際上全國多地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資金全部參與了收支核算,實際上是個人賬戶資金參與了社會統籌支付,也就是將未來的養老金填補了目前統籌資金“窟窿”。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3月7日公布的數據,去年中國養老金收入大約為1.3萬億元,支出約為1.2萬億元,略有結餘。據此,胡曉義稱:“從全國層麵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

  如果僅從全部養老金收支來看,胡曉義上述表述符合事實。但國內學者認為,盡管中國養老金目前收支仍有結餘,但實際上全國多地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資金全部參與了收支核算,實際上是個人賬戶資金參與了社會統籌支付,也就是將未來的養老金填補了目前統籌資金“窟窿”。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表示,目前中國城鎮職工按照工資的8%繳納養老金並建立個人累積賬戶,雇主按工資總額20%繳納養老金,由政府建立基本養老金統籌賬戶。但是社會統籌賬戶收不抵支,占用了個人賬戶的資金,形成了養老金收支缺口。

  戴相龍稱,盡管現在兩項養老金收入大於養老金支出,但這種狀況不符合中國建立養老金社會統籌和個人積累相結合的改革方向。

  讓國人更為焦慮的是,中國養老金實際收支缺口也繼續放大。

  一個挑戰來自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麵擴大帶來的財務壓力。

  胡曉義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這兩項社會保險,國家直接部署的試點地區已達全國60%以上,參保的城鄉居民已經超過3.32億人,如果加上各地自行開展的試點,總參保人數已經超過3.64億人。

  學者認為,隨著參保人數越來越多,中國老齡大潮快速來襲,養老金的財務隱憂逐漸顯性化。

  根據中國社科院2011年12月發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十一五”期間,中國基本養老保險製度變化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傾向:一是遵繳率(繳費人員占參保人員的比例)始終呈逐年下降趨勢,曆年分別是90%、89.9%、89.5%、87.7%和86.5%,其中2009年和2010年遵繳率下降幅度較大。

  另一個傾向是,雖然中國“非正常退休”人數占當期新辦理退休人數的比例呈直線下降趨勢,但其絕對人數呈上升趨勢:2006年至2010年分別為22.3%(63萬人)、20.5%(74萬人)、20.1%(85萬人)、15.6%(86萬人)和12.5%(67萬人).

  《報告》稱,很顯然,遵繳率下降和“非正常退休”人數上升這兩個傾向不利於養老基金的財務可持續性。

  另一組數據亦引發國內學者對中國養老金財務的擔憂:中國養老金總支出增長速度快於總收入,地區失衡現象非常嚴峻。

  根據《報告》,與2009年相比,2010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增加了1661億元,增長率為18.68%,快於同期基金總收入增長速度(即16.79%).

  與2006年相比,2010年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增加了5123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1.9%;與2009年相比,增加了1523億元,增長了19.3%。

  2010年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養老金水平上調之後,月人均養老金比上年增加了137元,月人均達1362元,由此養老金增支819億元,占2010年養老金增支額的53.8%;二是離退休人數較上年底增加443萬人,導致增支662億元,占整個養老金增支額的43.5%。

  另外,各省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性:如果剔除1954億財政補貼,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大於支出的省份有17個,結餘僅為657億元,而收不抵支的省份(含兵團)有15個,缺口總計高達679億元。

  鄭秉文稱,出現地區間嚴重失衡的原因固然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但在覆蓋麵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仍出現如此失衡趨勢,這不能不說製度參數方麵存在較大問題,潛在的財務風險已開始出現顯性化的苗頭,甚至到了難以離開財政補貼的程度,這種狀況應引起決策者的高度重視。(東方早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