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借“打薄”推改革

來源: justasked 2012-03-16 07:24: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49 bytes)

韓詠紅博客

盡管這次高層人事任免,顯然是中共高層的集體意見,但是自稱為“獨立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而痛苦的溫家寶,站到第一線,厲聲要求重慶現任市委、市政府反思,暗批重慶“走回頭路”的表態,讓外界留下震撼性的印象。

到昨天上午,當外界看到薄熙來突然被任免的消息時,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被視為弱勢總理的溫家寶,這回可不是放空炮。

本 周三,溫家寶舉行他任內最後一場觸及多個實質問題,同時火力十足的“兩會”總理記者會,至今,他對政治體製改革,尤其是改革中共領導體製的迫切性的強烈表 述,以及他對“文革可能重演”的警告依然在中國輿論界震蕩,在一些人看來,他的強烈措辭,等同於向反改革的輿論勢力、或者簡稱左派輿論宣戰。

他的答問方式在一定程度顯示出,挺改革與反對“文革重演”,是一體的兩麵。

誠 然,自從2005年以來,中國民間社會質疑改革開放,懷念“前改革”時代的輿論,確有愈演愈烈的現象。恰如溫家寶所表示的,這與中國社會分配不公、誠信缺 失、貪汙腐敗等問題凸顯有關。質疑改革的情緒與思潮,對中國各項改革、例如經濟上進一步的市場化、限製行政部門主導作用等,形成了輿論阻力。

與 此同時,一些政治與知識精英,或出於不同價值觀念,或出於機會主義心理,也有意識地在中國整體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別樹一幟,並以此爭取到了草根階層的認同。 在2010年至2011年間,“左派”凝成一股力量,有代表性的媒體、網站、著名學者、有示範區----重慶,還有政治代理人----重慶領導。

在中央默許下,左派言論日益大膽與張揚,例如通過烏有之鄉網站投選“十大漢奸”,將主張推進市場化與普世價值的學者選為漢奸。今年初辱罵香港人的北大學者孔慶東,其實也是左派代表學者之一。

因此,作為中共第三號人物的溫家寶將問題上升到警惕“文革重演”的高度,以及他對左派思潮與“示範區”重慶的強烈批評,就發揮了為改革派一掃陰霾的作用。他鏗鏘有力的表態,也似乎暗示在推進改革的問題上,他與最高領導人已達成某種共識。

昨天下午,一些改革派人士發現,“烏有之鄉”網站進入維修狀態,不能正常訪問。這似乎又是溫家寶記者會的另一個後續效應,說明在任期進入倒計時的此時,他的強硬姿態將不再虛有其表。

既得利益才是改革最大阻力

不過,有一個問題應該嚴肅厘清:誰才是中國推進改革的最大阻力,是左派思潮,還是既得利益集團?答案顯然是後者。如果與既得利益集團或者稱既得利益格局相比,左派思潮力量可能是小巫見大巫,而事實上,既得利益集團對社會各階層利益的侵占,才是左派思潮在社會上再次興起的根本原因。

因此,“打左”固然可以為改革創造較好的輿論環境,但是深化必要的改革,改革人士還是要思考如何衝破利益格局,正視“改革中共領導體製”的核心問題,這才最敏感、艱難的課題。也是在這個問題上,外界期待看到更實質的後續行動。

下一步是:高幹子弟反擊

在中國社會“左右之爭”越演越烈,當年左右爭議暗流洶湧的環境下,今年2月初,重慶市副市長、薄熙來愛將王立軍走入美國總領館,他帶有叛國嫌疑的舉動,猶如開出了一個口子,讓重慶的批評者有了根本否定“重慶模式”的理由。

在周三的記者會以後,自稱為“獨立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而痛苦的溫家寶,站到了批判薄熙來的前線。與此同時,中共黨內“主流派”----共青團係則采取低調、不公開參與的姿態。

薄熙來雖然是高調的“紅色後代”,但一貫特立獨行的他在高幹子弟中卻未必是十分討喜的人物。隻不過,他被免職,其他高幹子弟未必能夠坐視,下一步他們是否會采取集體反擊,是未來幾個月值得觀察的政治動作。

在中共“十八大”臨前的中國政局,將十分不平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