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薄熙來走錯兩步致命棋

來源: justasked 2012-03-15 08:05: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9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ustasked ] 在 2012-03-15 08:15:0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薄熙來走錯兩步致命棋

香港蘋果日報張華的文章早已有言在先,說薄熙來栽在王立軍事件上,是咎由自取,活該。

文章說,薄熙來的第一個錯誤,是處死重慶市前司法局長文強。文強長期任職重慶公安,是本地幫代表人物,汪洋主政時深受賞識。但薄熙來視文強為障礙,於是指控他是黑社會保護傘,將其處死。事件在國內引起極大爭議,批評重慶當局漠視法紀的“黑打”,更質疑處死文強是政治報複。

任何空降各省市的“一把手”都要麵對本地幫的挑戰抵製,有人就任後會展開反貪去打擊本地幫,但絕少像薄熙來那樣,將數百名本地幹部拘控,甚至將對手處死。這 破壞了黨內潛規則:你可以反貪或經濟罪等打擊對手,但不能置其於死地!因此,薄的“黑打”在黨內多受非議,埋下今天“失道寡助”的伏筆。

薄熙來的第二個錯誤,就是過度鼓吹“重慶模式”,令他儼然成了黨的理論家。中共曆來隻有最高領袖才可推出自己的理論,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胡 錦 濤科學發展觀。以示他們不僅掌握軍政人事等決策權,也掌握黨理論的話語權。這是最高領導人的專利,也是鞏固權位的殺手鐧。薄熙來隻是政治局委員,卻大肆 宣傳“重慶模式”,稱之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可在全國複製等。如此僭越,自然受到最高層猜忌。

雖然今年初薄熙來已意識到犯忌,公開否認“重慶模式”之說,但始作俑者是重慶官員,大肆宣講的也是他們,市長黃奇帆也多次公開推銷“重慶模式”,一時間,“重慶模式”之說比胡錦濤“科學發展觀”更受矚目!中共領導層又豈會坐視?

“瞎折騰”害死薄熙來

薄熙來一被免職,網上一片事後諸葛亮的檢討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薄熙來太折騰,不符合講究和諧的“上意”。

其實本狐也有此意,鋒芒畢露,所謂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是薄熙來最大的軟肋。明明有纜車到山頂,嫌路途太遠,排隊太氣悶,於是自己抄近路攀岩,眼看快到山頂,一個失手,就自由落體到山底。奈何?

但要說折騰,現任總理溫家寶折騰得比薄熙來更凶。隻要有機會,就“語重心長”鬧幾聲政治改革,反正他知道,說了也是白說,樂得不說白不說。以後真的政改了, 他就是改革教父,萬一堅持和諧不改革,中國以後出了亂子,他就是偉大先知,總而言之不吃虧。反倒是總理份內的事,沒見他有什麽手段,做成什麽值得稱道的事。看看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開中藥鋪一樣,有什麽病?您自己看著抓藥吧。去年動車大車禍,善後處理一團遭,網上罵聲一片,當時他鄭重承諾,調查要透 明,要給人民一個交代,結果,黑箱作業,什麽也沒交代出來。漂亮話說盡,好事做不出,這就是溫家寶執政10年的最大風格。

社會出了問題,溫家寶高呼道德滑坡,企業惡質化,他又強調企業家要流著道德的血液。總之,輕輕的一手太極拳,問題都是別人的。他永遠站在道德和話語的高處。 不過,溫家寶的折騰,是精心地把包括胡錦濤在內的所有人都變成綠葉,讓自己成為曆史祭壇中心的鮮花,但在現實利益上,他絕不觸動任何人的奶酪。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說得太犀利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溫家寶10年來對人民關愛的折騰,說到底,實際上是把13億人紮成草狗祭祀品,放在自己曆史的聖象下。

反倒是薄熙來,他的折騰,在重慶連殺帶監了一大批貪官汙吏與黑道惡商。2008年12月,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表明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不移決心時,胡錦濤連續用了三個“不”: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其中“不折騰”一詞成為海內外輿論關注熱點。而在2009年7月1日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再強調了“不折 騰”。反觀薄熙來在重慶的種種,顯然有違“不折騰”的底線。

在以低調為特色的中國官場上,薄熙來是個高調的異類。主政重慶以來,薄熙來以其 一貫高調的風格吸引了眾多眼球。薄熙來自2007年主政重慶後主導推行的“唱紅”,被外界解讀為是“重返毛澤東時代”,甚至有人給他戴上“複辟文革”的政 治帽子。在一些觀察人士看來,這是“薄熙來承擔不起的政治代價”。

2009年重慶掀起“打黑”風暴,在薄從遼寧帶來的親信王立軍的幫助下, 薄發動了重慶3萬名警力,逮捕了許多“黑社會成員”和腐敗官員,人數逾萬,以致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爆滿,還把司法局長(也曾任公安局長)送上斷頭台。其後 實施了幹部“大下訪”,要求與群眾“三進三同”等一係列舉措,並出台“民生十條”和“共富十二條”……這些也被冠以“重慶模式”而被外界所關注、議論、猜 測。而“王立軍事件”的發生則讓薄熙來“苦心經營”的事業的急轉直下,雖然薄熙來也曾試圖為“重慶模式”降溫,並打出“民主法製”牌,在“王立軍事件”後 極力向中央的“科學發展觀”靠攏,但顯然為時已晚。

在薄熙來為“重慶模式”降溫時,分析人士就曾向表示,輿論廣泛關注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會形成“捧殺”效應,欲利用“民意”上位需把握好尺度。對於中共高層來說,對未來領導者的選定僅有民意是不夠的,或者說中國的政治製度還不到僅靠民意就能決定領導者的時候。以目前的政

治現狀來看,薄熙來如攜民意“逼宮”,可以說勝算近乎為零。

在以低調為特色的中國官場上,不張揚的領導風格更容易被接受,胡錦濤的“不折騰”可謂一語道破其中玄機。這位熟悉北京政情的觀察人士表示,事實上,1949 年生的薄熙來,因其高調的行事風格在中共高層中並不討喜,這也是他此番變故的源頭。相對而言,其他中共高層競爭者仍保留著一種更為傳統的、不那麽張揚的領 導風格。例如,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公開說,他更喜歡“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風格,他的座右銘是:“多幹事,少說話。”

兩人都喜歡折騰,兩人也都在為自己折騰,折騰來折騰去,折騰的結局卻這麽不一樣,令人喟歎。

所有跟帖: 

薄熙來不懂為官之道。希望他能吃一塹,長一智。 -justasked- 給 justasked 發送悄悄話 justaske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2 postreply 08:37:55

Too late. -derivative- 給 derivativ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5/2012 postreply 09:20: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