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美媒:富裕的中國成不了“大號日本”

來源: judongying 2012-03-05 17:56: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19 bytes)

 

(ZT)美媒:富裕的中國成不了“大號日本”

2012-03-04   環球時報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網站2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競爭威脅究竟有多大?

從1945年到1990年,日本由窮變富,躋身世界最富國家行列,對美國的競爭力構成直接威脅。如今,中國似乎在複製日本的經濟奇跡,且人口是日本的10倍。像日本一樣,中國也經曆幾十年的快速經濟增長。現在的問題是:對美國來說,中國正成為一個嚴峻的經濟對手嗎?中國是大號的日本嗎?


  大多數美國人持此看法。如今書店裏充斥著《當中國主宰世界》、《淪為中國的附庸》之類的書,民調也顯示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已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然而,這是危險的錯覺,因為事實恰恰相反。出於種種原因,中國不太可能重複日本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與上世紀下半葉時期的日本比起來,中國如今麵臨的國際環境要困難得多。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美經濟仍將是互補多於競爭。

 


  日本得以在冷戰時期崛起,可謂天賜良機。當時,各國工業基本上是自給的,這讓日本得以通過針對性投資和貿易壁壘,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公司。美國當時需要反蘇盟友,因而不僅容忍日本的保護主義,且將先進技術轉讓給日本並資助日本公司。


  相比之下,中國崛起於世貿組織時代。全球富國不再容忍日本當年的那套保護主義。美國非但沒給中國優待,反而通過世貿訴訟竭力撬開中國經濟大門,還阻撓別國對華出售“兩用”技術。 簡言之,日本當年享有不對稱開放———獲得外國技術和出口市場,但將外國競爭拒之門外。而中國是完全開放的。


  許多中國企業麵對外國競爭,不願進行長遠的創新投資,而是著眼於在現有製造業領域降低成本。過去20年裏,中國企業的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比日本公司平均值低7倍。由於技術投資水平低,很少有中國企業能像當年的日本企業那樣在價值鏈上攀升,從而在高端領域挑戰美國公司。


  今天,美中經貿關係並無多少直接競爭,它是一種產業內的分工,比如產品在美設計在華組裝。美國現在隻有8%的工人在製造業,其中許多都屬於高技能、資本密集型的崗位,比如操作機器人、寫計算機代碼———這些工作不太可能外包到中國。

 

  中國顯然是經濟領域的重要角色。因為它是大國,在貿易、金融等問題上舉足輕重。但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中國仍將貧窮,技術上落後。其繁榮仍取決於與全球經濟、尤其是與美國的良好關係。過去30年裏,美中經濟因勞動分工而共同增長。這種合作可以繼續,但前提是雙方拋棄是在進行零和競爭的觀念。

▲(作者邁克爾·貝克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