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發難:四問道德底線; 學雷鋒能避免“小悅悅事件”

來源: justasked 2012-03-04 06:43: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9 bytes)

危難時刻我是否要挺身而出?我會不會被誤解、訛詐?我會不會受傷?如果受傷了我和我的家人怎

麽辦?據中新網報道,3日,全國人大代表薛少仙提出「關於要求製定《見義勇為行為法》的議案」,建議建立見義勇為國家先行補償製度。

薛少仙稱,「小悅悅」事件引發的輿論聲討,網絡上流行的北大副校長「撐腰體」,搶救落水兒童、攙扶倒地老人等新聞屢屢見諸報端,見義勇為行為引起了社會的極 大關注,但至今沒有關於見義勇為的全國性立法及完善的救濟保障製度。因此,我國有必要將見義勇為立法從地方層麵提升至國家層麵,建立保護見義勇為者合法權 益的救濟機製,引導社會公眾助人向善、無私奉獻的價值取向。

《見義勇為行為法》需要?清概念,統一見義勇為認定的標準;建立見義勇為國家先 行補償製度,由政府對見義勇為者的損失先行墊付,再向侵害人及受益人追償;明確見義勇為認定的機構、程序;見義勇為基金組織的性質定位、資金來源;對見義 勇為者的一次性獎勵補償轉向長期保障的實施;相關配套法律、措施的完善等。

汪洋:學雷鋒能避免“小悅悅事件”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書記汪洋3日表示,學習“雷鋒精神”對解決當前存在的“小悅悅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3月5日“學雷鋒日”的臨近,中國掀起前所未有的學雷鋒熱潮,《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中共官方媒體也都陸續在顯要位置發文讚揚各地雷鋒人物及感人事跡,並倡言更多人加入到此行列中。中國各地再次掀起關於傳承雷鋒精神的討論。

3日,準備參加“兩會”的汪洋在被記者問及“如何看待當下的雷鋒精神”時表示,“學雷鋒”既發揮了中國的光榮傳統,同時又針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這體現了“學雷鋒”的與時俱進,對於解決當前存在的“小悅悅事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1 年10月13日,廣東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麵包車撞倒並碾軋,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軋。當時“小悅悅”身邊經過 的十幾個路人,並未施救。最終,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送到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搶救。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死亡。事件發 生後引發社會對人性冷漠、道德危機的廣泛討論和反思。

此前,汪洋曾在2011年10月的廣東省委常委會上說:“我們在消除貧窮追求財富增長 的過程中‘一手硬、一手軟’,是導致這種社會冷漠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還表示,要認真反思出現悲劇的根源,每一個人都要 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忍住刮骨療傷的疼痛來喚起社會的警醒與行動。

所有跟帖: 

這個難發得好! -River88- 給 River88 發送悄悄話 River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06:48: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