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人學《孫子兵法》

來源: justasked 2012-03-02 15:46: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94 bytes)

東方網12月27日消息:美國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晚於英、日等國,但後來居上,尤其注重實用。

在哈佛大學,《孫子兵法》是研究生課。美國西點陸軍學院、印第安納波列斯海軍學院、科羅拉多空軍學院、國防指揮參謀學院等著名軍事院校的必修課程中,都列有《孫子兵法》。美軍的最高學府——國防大學,更是將《孫子兵法》列為將官主修戰略學的第一課,位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之前。 美國軍校不僅把《孫子兵法》作為教科書來學習,而且,在推進新軍事變革中,美國國防大學還開辦了“孫子兵法與信息戰”論壇,要求全軍和地方學者就該主題發表文章,廣泛討論。美國人將對《孫子兵法》的理論研究與當時的軍事鬥爭熱點緊緊結合起來,先後出現過三次學用熱潮。

第一次熱潮源於美國軍政各界運用《孫子兵法》對越戰失敗原因的分析,主要形成於戰略決策界,在戰略決策層麵獲益頗豐。繼尼克鬆、《大戰略》的作者約翰·柯林斯、侵越美軍司令維斯特摩蘭等,在分別引用孫子觀點,總結越戰教訓,深入揭示美國失敗的深層原因之後,美國的“孫子熱”迅速升溫,並在戰略決策界掀起第一次研究高潮。

第二次熱潮源於美國陸軍1982年版《作戰綱要》的製訂,主要集中在作戰理論研究界,用於作戰指導效果明顯。美國人不僅在戰略問題上求 教於孫子,而且在常規戰爭理論上也以孫子思想為指導。1986年,時任美國防大學校長的勞倫斯中將來我國防大學作“空地一體戰”演講時,也明確指出,該理 論所依據的就是孫子的“奇正之變”和“避實擊虛”。1988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艾弗瑞·戈雷下令,重新編寫陸戰隊的作戰手冊,要求以《孫子兵法》提出 的快速機動為作戰指導,把《孫子兵法》納入到陸戰隊的謀劃韜略之中。戈雷還於1989年發布訓令,將《孫子兵法》列為1990年陸戰隊軍官首本必讀軍事 書。此後,在美軍的作戰條令和國防部重要文件中引用孫子格言,幾乎成為固定格式沿用至今。

研究理論,是為了適應現實戰爭的需要。美國的一些決策者經常把孫子思想直接用於現代戰爭作戰指導。1983年美軍入侵格林納達行動,即明顯運用了孫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示形惑敵之策。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出其不意的“左勾拳”行動,在科索沃戰爭中的避實擊虛空襲戰,都不難發現 孫子思想的蹤影。其中,海灣戰爭使美國的第二次孫子研究熱潮達到頂點。有關參戰美軍官兵學用《孫子兵法》、攜《孫子兵法》出征的報道充斥當時的媒體,就連老布什總統的案頭也擺了一本《孫子兵法》,孫武也因此被稱為參加該戰的“惟一的中國人”。

第三次熱潮源於九一一事件,研究的重點轉向了信息戰領域,並漸顯出對孫子謀略駕輕就熟的實戰運用能力。九一一後,五角大樓專門成立“戰 略信息辦公室”,其任務之一就是製造散布假消息。這表明美國非常重視孫子的“詭道”思想,重視軍事欺騙,重視輿論戰、心理戰。由此可見,美國的“孫子熱” 隨時代發展開始轉向信息戰研究領域。同時,美軍在對孫子謀略的實戰運用上也顯得相當熟練了。如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都大量體現了孫子的作戰思想。其共同之處表現在:戰前“伐謀伐交”,先勝而後求戰;戰中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鎰稱銖”,力求速決。各自的亮點有:阿戰之中的情報戰臻於至致,對戰爭勝利起 到了關鍵作用。伊戰之中的“震懾戰”奪氣攻心,並極盡心戰欺騙之能事,瓦解動搖敵軍。此外,伊戰中聯軍不以攻城掠地、消滅敵有生力量為目的,而是快速直取首都,也體現了孫子“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的思想。

 
 
來源:國防知識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