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期第一次去南京,發現那裏代“中日友好”字樣的東西特別多,玄武湖就矗立著“中日友好”鍾塔,記憶最深也最不能理解的是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的牆壁上寫著“中日友好汽水”。汽水就是汽水,解渴就行,別用“友好”兩字表示你是日資或是日本偏方生產的。當時有些反感,覺得這個地區的“友好” 有些過分。
到了日本才知道,南京與名古屋締結姊妹城市在全中國所有的城市中最早。1972年9月29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12月21日這兩個城市就締結為姊妹城市了。聽一個老留學生說:當年占領南京的日軍是名古屋的部隊,名古屋對南京的歉疚更深刻。(僅僅是聽說,沒有進行資料查證)
接著,名古屋所在的愛知縣(相當於中國的省)與江蘇省締結為姊妹縣。愛知縣、名古屋市與江蘇、南京市來往頻繁,經濟交流也在中國其他省市之先。名古屋20幾年前在南京的鬧市區蓋了中日友好會館(4星級賓館),現已將經營權轉交給南京(好像改名字了)。名古屋每年10月舉行的城市祭中南京小姐也會坐在彩車上向日本市民微笑著招手;名古屋大學與南京大學締結為姊妹校,每年有交換留學生。相對的,名古屋的留學中江蘇人、南京人比例大。日本的獎學金多由經營好的企業選拔並發放給留學生,據說南京人在名古屋拿企業獎學金的機率高。名古屋的某所大學還為南京的某所大學捐了一座體育館。無償提供賓館、體育館,這在20多年前中國還貧困的時候是讓其他省市羨慕的外財。另外、每年締結姊妹城市紀念日這天,名古屋市的小學午餐肯定吃中餐(或與南京有關的菜譜),與“中日友好汽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名古屋市長河村是土生土長的名古屋人,2009年當選。放厥詞不是第一次,他的論據是他聽他爹說:爹隨日軍去中國時村民對他們很友好。由這句話河村推斷:如果有過大屠殺的話,村民不會對他們好。由爹的話推斷一個曆史事件荒唐。但是,河村很會弄玄虛蠱惑人心,競選時為了強調他是名古屋的兒子,故意用名古屋很久以前使用的土話演講,名古屋人自己都說“太難聽,早就沒有人說這個語音了”。但他還是堅持,對記者強調他的名古屋音純正,當然也受到了老人們的青睞。他競選上市長的主要原因是他提出的減稅政策,減稅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市政府的開支。
南京大屠殺在日本眼裏已是不爭的事實,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裏掛著很多日本人贈送的橫幅,筆者就曾隨日本民間團體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當時還請幸存者作了報告。
但是,南京大屠殺在日本仍時常引起爭論。爭論的內容是南京大屠殺中有“30萬死者”這個數字,日本人不太相信或不願承認這個數字,他們的理由是中國的數據一向不屬實。河村市長2月27日會見記者時表示不撤回自己的發言,將理由轉向了“戰鬥中會有殺人事件,但不會是30萬人”。我認識的日本人在一次聚餐時為這個數字吵架,那天吵贏的論者說:你別管是30萬還是3萬,哪怕就死了一個人,你也是跑到人家的國土上殺人了,那就是侵略就是犯罪!對方啞口無言,也說明對方同意他的意見。
這個日本人的話非常有力,他教給人們一種新的論證方法。“一個人的死是悲劇,100個人的死是統計”,若要不讓南京事件中的每一個遇難者化作“統計”,就要探討一個新的攻略戰術。
日本人對那場戰爭的認識因年齡而不同,80歲以上的人不光有歉疚,還有感謝,感謝中國沒有像蘇聯那樣罰他們做苦役,而是及時送回家。60來歲的人已經是戰後出生,他們對戰爭的認識受所接觸的人或書籍影響,一般不會太偏激,當年小泉積極參拜靖國神社,但他從不扣留上釣魚島的中國船。福田康夫任首相後被問及是否參拜靖國神社時,答曰“為什麽要做鄰居不高興的事情”。越年輕的越歪曲事實,越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爺爺或爹爹是殺人犯。
對日本的寬容度,中國也同樣隨年齡降低而遞減。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親曆了戰爭的人竟能那麽輕易地放棄戰爭賠償,饒了那麽大的罪過,還落了個毛曾感激日本侵略的話柄。如果當時按國際法索賠,也不至於如今一筆糊塗賬。
日本高中的世界史裏中國史占相當大一部分,講得非常細,從桀-紂到宋朝的瓷器字畫;從唐朝的始祖李淵到文革-萬元戶-小皇帝,萬事巨細。我常常被女兒提出的一些偏題問住。聽女兒講她的同學喜歡陳獨秀(的長相);老師提問“什麽是小皇帝”時,女兒搶答“就是我”;還有一個問題我至今沒能回答上“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聶耳為什麽會死在日本的海水浴場?”
中韓兩國常常不滿日本曆史教科書中對過去的戰爭的介紹,常常發展到外交問題。為了統一對過去的認識,中日史學界組成教材編寫組,欲編寫一部中日學生共同使用的參考書。進展一直很順利,但是編寫到中國文革這部分時,中方不同意日方介紹的過細,日方不同意馬虎過去。也就是說共同編寫的曆史教材竟在現代部分擱淺。沒有見到這份曆史教材,通過上麵介紹的情況可以得知,對日本侵略中國這部分日方學者沒有異議。
弱國無外交,腐敗妨礙強國的外交。近年中日外交史中有件讓中日兩國人民都難以理解的事情。2009年12月14日習近平訪問日本之前,楊外長要求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給予協助。中方又於11月26日提出習近平訪問天皇的要求。管理天皇日程的宮內廳規定:天皇出席的活動要在一個月以前提出正式書麵申請。習近平12月中旬訪日見天皇的要求,不符合宮內廳的“一個月前”的規定,因此拒絕了。中國住日的崔大使再次找小澤一郎要求與天皇會談,並強調“事關習近平訪日的成敗”。
日本人對天皇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右翼勢利極其保皇,也極其反華;2左翼勢利堅決要求廢除天皇;3中間勢利要麽認為皇宮是消耗國民稅金的機構,要麽漠不關心。
最終習近平訪日時見到了天皇,提前享受到了國家元首級待遇。可是在他到來之前,日媒已將“中方要求”、“破例”報道得沸沸揚揚。真不明白,泱泱大國的未來元首為什麽非要見一個政治“擺設”,丟我等大國國民的麵子。日本人民也不明白:中國領導為什麽非要見日本的象征---天皇?
習近平也許不知道外交部·住日大使為他見天皇付出的辛勞,也許很滿意“受到日本周到的接待”(薑瑜記者招待會語)。但其副效應估計永遠傳不到他耳朵裏。
迂腐妨礙中國成為外交大國。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