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道隆:中國的敘利亞困局

本文內容已被 [ qianlee ] 在 2012-02-27 17:20:5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邱道隆:中國的敘利亞困局

(2012-02-09)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4日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 國投了否決票,使得決議草案未能獲通過。隨即,在敘利亞就爆發了政府和反對派的武裝衝突並導致了人員傷亡,西方國家紛紛指責中俄兩國需要為流血事件負責。 這是自2011年初突尼斯引發的“茉莉花革命”以來,大國之間在中東問題上第一次實打實的利益博弈和對決。

中國的選擇

毫無疑問,中國在此次敘利亞問題上選擇和俄羅斯一同投下反對票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去年伊始,“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卷西亞北非,全世界都感到措手不 及,特別是美國的盟友穆巴拉克在變局中下台,西方世界也為此不得不重新調整中東政策。隨後,美國依靠其強大的民間外交和價值觀實力,重塑對反對派的影響, 迅速穩住其勢頭;在利比亞變局中,支持歐洲國家介入利比亞局勢,以民間外交繼續溝通反對派,成功引導利比亞局勢朝著符合其利益的方向發展。

相比之下,在“阿拉伯之春”到來初期,中國政府更是深感錯愕,一方麵中國需要對中東的利益進行重新評估,另一方麵更是嚴防“阿拉伯之春”對中國社會的負 麵影響,很大程度上來說,被動防禦甚於主動調整。3月利比亞局勢惡化,與過去相比,中國做出了兩大外交改變,首先是破除過去不介入他國內政的行為方式,開 始接觸利比亞的反對派,將國家利益重於國家道義進行外交考量;其次是在對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上投下了反對票。中國這樣做的考慮,自然是希望保證在利比 亞的經濟利益不會受到巨大損失,也是吸取了過去抵製西方國家幹預政策而顆粒無收的教訓。

但是在利比亞局勢終結之時,中國的這一做法卻 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雖然吸取了過去的教訓,改變了反對幹預的做法,卻沒有更進一步發掘新的影響渠道來獲得殘局後的利益。相比西方 國家,中國在中東更多是經濟投資,對他國內政或是民間事務的介入影響太小,甚至不聞不問,反過來則缺乏保護自己利益的手段。此次中國工人在蘇丹和埃及被劫 持,就是最好的旁證。

於是,中國似乎別無選擇,如果敘利亞再度發生政權更替,中東一大半的利益格局必將改寫。同時,中國最重要的夥伴 ——伊朗,就直接成為歐美下一個緊盯的目標,沒有敘利亞作為擋箭牌,伊朗恐怕也將危機四伏,這必然威脅到中國的石油安全和國家戰略利益,麵對生命線的選 擇,中國必須投下反對票。

中國的困境

但是,投下反對票能否起到真正的作用,恐怕就是中國最大的困境了。

首先,反對票的效果能否真正解決敘利亞危機。就目前局勢來看,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希拉莉)已經發話,要求阿薩德必須下台,而歐美和阿盟也在尋求聯合國框 架外解決渠道。如果反對票隻是延緩了敘利亞政權更迭,而非阻止,那麽中國不僅投得幾乎毫無效果,而且這種延緩會讓反對派對中國增加敵意,一旦政權更迭,中 國與敘利亞的關係甚至將不如和現在的利比亞當局。而就中俄提出的其他任何方案,歐美國家也會不惜利用反對票否決到底,那麽敘利亞必將成為僵局,而一旦形勢 的演變打破了僵局,時間的優勢依然明顯在歐美一方。因為反對派對阿薩德有血海深仇,不可能放棄對阿薩德下台的要求,中俄的方案不需要提出就可以認定已經破 產。

其次,這次敘利亞危機的解決是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中國過去數次反對西方國家對他國主權的幹涉,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繞開了聯合國而 自行其是。如今敘利亞問題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解決,中國卻投下反對票,無異於自己踩了自己一腳,潘基文亦對這一舉措表示遺憾,認為這一行為破壞了聯合國的 努力,忽視了聯合國的作用。
再次,中國沒有讓敘利亞局勢起死回生的能力和手段。否決票最關鍵的作用,就博弈手段而言,是壓製對方的牌而讓自己 的牌有路可走。問題是,否決票一下,後續沒有牌出,或者是一著不好的牌,必然反過來陷自己於被動。就目前而言,中國缺乏對敘利亞國內局勢的掌控能力。就歐 美而言,支持反對派逼迫阿薩德下台,可以不斷激怒敘利亞當局對反對派的武裝清剿,大量的人員傷亡反過來又可以使西方獲得大量的道義武器。外加敘利亞國內複 雜的宗教結構(少數派統治多數派),支持阿薩德繼續執政幾乎沒有道義優勢可言。另外,歐美可以迅速在反對派中以利益捆綁新的政權替代者,而中俄則很難在阿 薩德的軌道上找出適合的自身利益維護者。

最後,中國的反對票的得益者恐怕是俄羅斯而非自己。在支持阿薩德政權上,俄羅斯的決心要比中 國大得多,因為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和重要貿易夥伴,不僅如此,俄國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還有獨聯體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外加俄羅斯麵臨總統選 舉,普京的威望大不如前的情況下,對外強硬維護俄羅斯利益可以有效地造成吸票效應。俄羅斯最希望的,首先是維持阿薩德政權的存續,其次則是在不得已的情況 下,維持敘利亞政權和自己的友好關係。對於之前利比亞結局,俄羅斯心有餘悸,不能再重蹈之前的覆轍,失去自身的利益夥伴。中國在敘利亞的利益,原沒有如此 之多,如果被迫為俄羅斯的利益背書,隻怕在敘利亞危機中會越陷越深而缺乏回轉的餘地,對自身相當不利。

中美關係的中東側影

去年以來,從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TP)、人民幣匯率到南中國海問題,中美暗劍交鋒不斷,中國在中美亞太博弈中,明顯處於被動。如今在中東局勢上, 中國不僅先在利比亞輸掉了一局,還時刻擔憂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會對國內造成負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中東局勢的演變大大超出了中國的預料,已經開始威脅到中 國的石油生命線安全和國家戰略利益。一旦敘利亞危機導致政權更迭,中國不僅失掉了敘利亞的利益,還會導致自己的重要夥伴伊朗暴露在歐美國家的直接威脅之 下。

如果石油安全受到威脅,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創。中國的產業轉型和新能源開發還遠遠沒有跟上發達國家的步伐,石油進口渠道多元 化雖然已經開始,但是中東國家依然是重點。反觀歐美,不僅新能源技術獨步全球,可替代的新能源種類多樣,而且很早就開始使自身的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歐美 之所以敢於在歐債危機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製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而不擔心石油飆漲對自身帶來的經濟壓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進口的 比重已經大幅減少了。

由此看來,中美關係不僅在亞太地區麵臨著巨大的利益衝突,在中東的能源問題上,中國所麵臨的美國壓力不比在亞太 地區更小。如果說南中國海、TTP都還隻是未來事、不涉及中國目前直接擁有的利益的話,那麽中東利益格局的改寫,將直接威脅到中國自身已經存在的利益,這 是更加危險的事情。

中國要在敘利亞危機中扮演更加出彩的角色,並維護自身的利益,恐怕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手段。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研究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