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最大共識是“漸進式改革”

政改不是為改而改,不是為了獲得西方的掌聲。它應是為了給中國其他改革創造更大空間,為了解決腐敗等中國迫切的政治難題

改革開放已經走過30多年,2012年又是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20周年,十八大的召開也近在眼前,改革開放至今再度成為中國官方、學者熱議的話題。中國官 媒《環球時報》2月24日發表社評《對改革的共識是什麽,爭議是什麽》,文中稱,圍繞改革的最大共識,是“必須改革”這個判斷。而麵對“改革停滯”、“整 改不足”的爭議,官媒以主流意見代表自身發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支持漸進式改革,不支持激進改革”。

因王立軍事件一直沉寂的重慶,也在近日頻繁談 及重慶改革。《重慶日報》連續三天提及重慶改革,重慶市市長黃奇帆高調提倡重慶改革模式,重慶市委薄熙來也在2月23日會見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澳門特別行 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一行時強調,“重慶是西部的直轄市,經過多年努力,正步入科學、健康的發展軌道”。同時,重慶市長黃奇帆也介紹了重慶改革開放的基本情 況。

與在內地的重慶一樣,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也於近日再次強調推進改革,重申廣東將致力社會組織的培養發展,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自治上的作用,並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

麵對深層次改革停滯不前,中國民間社會近年對繼續改革的呼聲也進一步高漲。在標誌著中國改革重要起點的深圳市,18日舉辦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的論壇,多名網民、學者與深圳官員參與其中,共同探討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展望中國改革的前景。

在 這一論壇上,深圳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主任樂正傳遞了深圳繼續改革的決心。他強調,現在的改革以社會體製改革為重心,但他也坦言,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現 在的改革,將會是一步一步走,“比如說這個門以前開了15%,現在開到45%,公眾會認為為什麽不能開100%,這是由體製決定的,不能一下子完全變。” 他也表示,改革會堅持小步推進的策略,是經濟體製、社會體製、文化體製等領域的全麵推進,因為任何方麵的改革,“哪怕破一個很小的點,都會牽扯到一個 麵”。

與此同時,當年曾在《解放日報》發表《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等四篇係列文章,傳達鄧小平改革開放精神、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爭議的“皇甫平”之一的周瑞金接受了南方報係的采訪,該采訪稿同步在《南方日報》和《南方都市報》上刊登。談到汪洋主政的廣東,周瑞金讚譽有加。

而在官方和學者在將改革圍繞在政治體製改革之上時,民間卻發出“改革是否進行中”的困惑,因為輿論中批評“改革停滯”的聲音很高。

無論是官方、學者的“專業性”分析和建議,還是民間的關注和困惑,如《環球時報》所言,改革應促進新共識,“政改不是為改而改,不是為了獲得西方的掌聲。它應是為了給中國其他改革創造更大空間,為了解決腐敗等中國迫切的政治難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