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 : 日本憑什麽不行?影響全球政治的“新迎合主義”

來源: justasked 2012-02-23 06:50: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0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ustasked ] 在 2012-02-23 07:06:1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美國經濟政策民粹化趨勢

當今世界政治似乎已經變成了由大眾所操作、決定的產物。發源自西方的社交媒體顯然起到了核心的推動作用。而那些社交媒體的發明者和使用者基本都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政治正在年輕化,民粹化,情緒化,狂熱化。為了拉到更多的選票,政客們越來越迎合大眾的好惡製定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這是非常危險的。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過一句話:“民主是最壞的政治,除了人類曾經嚐試過的、民主以外的體製。”

前幾天我在東京參加了一個內部會議,與著名戰略思想家們一起討論“日本憑什麽不行?”他們認為“政治家迎合大眾,專家學者、官僚機構、傳統媒體等在大眾麵前喪失公信力和權威性,從而無法給出理性的、長期戰略性的政策。這是最大的困境。問題是為什麽?

我舉手說:“一個深刻的背景,就是社交媒體的崛起,社交媒體的崛起是史無前例的。它給了原來沉默的大多數國民說話和表演的平台。他們的發言力量是不能忽視 的。對民主社會來說,那些嶄新的說話者對政客來說是選民。政客們為了確保統治者位置,毫不猶豫地去迎合那些正在站起來說話的被統治者,哪怕選民們的主張是錯誤的,幼稚的,偏激的,不理智的。”

過去,在傳統意義上的西方民主社會,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各自所擁有的權力與信息是不對稱的,前者擁有的顯然比後者大很多。在不對稱的前提下,政治家能夠保證精 英政治,在密室裏,依靠聰明、優秀的技術官僚確定政策,執行政策,評估政策,而報道這些政策的也是由社會精英組成的媒體集團。選民們很難了解決策過程,即使知道,也沒有發言或反駁的渠道,頂多組織一次性的抗議活動。

如今情況已有不同,被統治者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在西方民主社會,公民們通過社交媒體24小時監督政府,抗議權力,不允許政治家的無能與失誤。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的公民也開始擁有類似的權利。阿拉伯社會就不用說了,革命已經發生了。

在俄羅斯,老百姓也強烈抗議試圖當下一任總統的普京在選舉過程中的不公正行為。在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公民們也通過國產Twitter——微博,去監督政府的權力,批評政府對權力的濫用,雖然這個監督批評的過程本身還是被政府監督的。

這兩年,我在中國社會也親眼目睹了統治者迎合被統治者的局麵。最近中國政治經濟改革的相對滯後,不僅與既得利益者之間的權力鬥爭有關,還與統治者的迎合主義有關。(比如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從智庫包括政府,主要把重點放在國民的情緒,民粹、民族性方麵,人民幣是一種工具,應當從經濟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從政治和民族的角度來談)。

這種新的政治結構,我把它叫做“新迎合主義(Neo-Populism)”,與傳統意義上的,在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權力、信息極為不對稱的前提下展開的民主政治時代有所不同。

   那些來自草根、大眾的聲音和立場不一定是正確、客觀的,而往往趨於主觀、極端以及感性。問題是,當擁有決策權的政治家們有意無意地去迎合大眾,不管是在西方民主社會還是國家資本社會,都是極為危險,和不確定的。

當今世界政治似乎已經變成了由大眾所操作、決定的產物。發源自西方的社交媒體顯然起到了核心的推動作用。而那些社交媒體的發明者和使用者基本都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政治正在年輕化,民粹化,情緒化,狂熱化。

能夠抗衡新迎合主義的恐怕隻有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無論是政治領域還是經濟領域,不走投機主義的,具有專業知識背景和時代使命感的專業集團跨越國界和價值觀,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向統治者(政治家)和被統治者(選民或大眾)分別或同時傳達理性的、符合未來發展方向和人類道義的見解。 隻有如此,當代世界政治經濟才能避免陷入新迎合主義的悲劇,國家資本主義才能避免失控和膨脹,民主才不會終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