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接替薄熙來任重慶市委書記”,不是中共高層的臨時決定

小議一下“周強接替薄熙來任重慶市委書記”。

類似小道消息,在王立軍出事之後,相當吸引眼球。可是,筆者覺得,這類消息的散布者是故作神秘而已。

在這裏,談一談自己曾經轉幾道彎“聽”到過的一些“消息”。

最近,有一位新任某省的省長。早在若幹年前,咱就“聽說”這一位是上麵要往這一方麵培養。而且,將來可能去哪一個省份,那時候都明白點出來了。另一位,是從地方進京的人物,咱也是早在幾年前就“聽說”了。

對這兩條“消息”,咱當時就感到驚訝:若幹年後的崗位,現在就開始安排了?這說明了神馬問題呢?現在回顧起來才明白:中共培養幹部的程序周全、過程繁複,尤其是在過去這十數年裏,這種組織安排是非常具體的。被選中的人,如果表現(通常是轉崗曆練)不佳,便是自毀前程,怪不得他人的。

中共組織部門對重要部門幹部的考察,上級領導的看法隻是“評分”的一部分,群眾和同級別幹部的評論鑒定,占有很大的權重。這種做法,雖然仍然是在不太大的圈子裏推行,但卻能夠避免上麵某位領導說了算。應該說是相當大的進步。

另外,某些幹部在任滿前夕離任,有時候往往是為了先到新崗位上“占坑”。讀者注意觀察中共的幹部轉崗,就能發現這種事情。

結論:“周強接替薄熙來任重慶市委書記”一事,決不是中共高層的臨時決定。換句話說,薄熙來如果離開重慶,也應該是早就通盤考慮過的。這是咱的猜測。赫赫。當然,“時機”問題是關鍵所在。

最後,也請讀者試著猜一猜,下麵一段話是誰說的?

韓非子說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其意是說優秀的治國理政人才,必須經過艱苦條件的磨煉,必須具有起於社會基層的實際經驗,這些認識都說明了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我們強調在幹部選拔任用上要樹立重視基層的導向,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基礎陣地,注重選拔長期在條件艱苦、情況複雜、工作困難地方努力工作的優秀幹部,這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有曆史經驗的借鑒。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