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和諧則太平洋“太平”

來源: justasked 2012-02-19 17:04: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30 bytes)

本文刊於17日文匯報
這幾天,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美兩強身上,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啟動了5天正式訪問。美方的高規則接待,陽春時節的自然征候,情人節那天習近平和奧巴馬的會見,等等。都為喜歡聯想的全球媒體和習慣理性探究的國際觀察家們提供了多維、深度解讀中美關係的良機。

更 巧合的是,中國今年將迎來黨的十大八,並實現黨中央高層的換屆。美國則迎來大選年,白宮權力將實現另一個輪回。因此,中美關係既麵臨著麵向未來深入發展的 良好契機,也存在著難以預料的坎坷與波折。就前者而言,習近平與奧巴馬年齡相仿,審視兩國關係乃至亞太和全球大局,都有著更為廣闊深遠的視野與格局。有媒 體強調,這是兩個50多歲強力領導人的對話。

就現實而論,中美關係在經貿、政治乃至地緣層麵的競爭關係,又成為美國大選廉價的議題和靶子。兩黨權 鬥,都會習慣性地聚焦到中國身上,奧巴馬總統基於選戰考量和民意因素,也往往會把中美之間最矛盾最衝突的議題一股腦拋出來,諸如貿易、人權、台灣、西藏乃 至近期成為全球熱點的伊朗、敘利亞問題等。

美國固然不會客氣,但也和以往針對中國的大選慣性不同。畢竟,奧巴馬衛冕白宮是誌在必得,而且中美實力 對比也今非昔比,中美利益攸關的關係是全方位多維度的。在此情形下,奧巴馬對習近平所提要求固然是全麵的,但同樣也是有節製的。兩個大國,都有相當圓熟的 外交策略,更兼在乎長遠的利益,不可能通過一次外交首腦會晤,來破解時間形成的結構性矛盾。而這,從美方對習近平的高規格接待,以及習近平對美各方麵的參 訪、會晤和演講中,即可窺出端倪。而習近平副主席展現出來的微笑外交的親和力,已經堅守中國利益底線的態度,也意味著這次外交之旅,是消弭兩國“互信赤 字”(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語)的凝聚共識、促進合作和友誼之旅。

習近平對於中美關係,既用古人“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詩句,又引用鄧小平 “摸石頭過河”和希拉裏國務卿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甚至用電視劇《西遊記》的一句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來形容中美關係。加上習近平在接受 《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強調,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可以看出,中方對兩國關係給予極高的期許,希望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繼往開來。

旁觀者清的韓國《朝鮮日報》認為,習近平對中美關係的形容和期許,給人“以精心推敲的印象”。確實,中國希望讓美國相信,中國承認美國的全球地位,對美國在亞太和全球 的利益充分尊重。但是,正如習近平的“太平洋”論,中方也期冀美國對中國的核心利益維持最起碼的尊重,諸如台灣和西藏問題,中方希望美國對華有篤定的承 諾,並且落實到位。至於人權問題,習近平副主席在闡述中國的基本立場同時,也強調中國人權在進步,即所謂的“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關於中美貿易乃至人民幣 等老生常談的議題,中方不僅強調了改革與改善的願景,也提出了美方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設限的問題。經貿問題,習近平堅守的利益底線依然是互利雙贏或者說妥 協共贏。

相比美國方麵對華訴求的老議題,對華批評的老生常談,中國展現出足夠的善意與自信。求同存異,是中美兩國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外交基礎。相 比於目前的世界熱點問題(伊朗、敘利亞),中美之間更應謹慎處理亞太問題,無論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導致的中美地緣博弈,還是美國在亞太經合組織 (APEC)項下另組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都造成了亞太國家被迫在中美之間“站隊”的兩難抉擇。誠然,在軟硬實力的感召層麵,美國要超越中 國許多;但是在現實的貿易利益方麵,中國又是亞太區域相關國家離不開的經濟引擎。

在中美之間連橫合縱,終究是場兩敗多傷的零和博弈遊戲。因此,中美關係和諧,太平洋才能太平,亞太區域才能維持和平穩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