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皆有挑撥者 港生籲罷兵息戰 "體諒雙方的困境,不要再互相敵視"

來源: justasked 2012-01-31 11:01: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48 bytes)

北大教授孔慶東一罵席卷兩岸三地輿論界,台灣媒體《聯合報》發表社論痛斥孔慶東不珍惜自己公共知識分子的角色,“不根據理性就事論事,反而以偏激、低俗的 言論來挑撥群眾情緒。他滿足了自己個人英雄主義的幻覺,卻把仇恨和對立留給社會。”不過,評論也認為兩岸三地各方都有可以學習、借鏡之處,任民族主義情緒 任意發作隻能破壞兩岸三地的粘合。中評社在轉引此論時大加讚賞,稱兩岸三地皆有鼓動民意對立之人,“孔慶東的言論,確實不智、不美、不對。”與此同時,就 讀北大的港生亦發表連署信,呼籲大陸香港民眾相互體諒,勿再相互仇視。

《聯合報》30日就孔慶東辱罵台灣選舉表達不滿發表社論《民主與狗:孔慶東不懂的事》,稱孔慶東是北京大學教授,自稱是孔子後裔。他先在電視上辱罵香港人為“狗”,引發陸港兩地人民相互惡感升高:他接著炮口轉向台灣,批評台灣選舉是電視連續劇式的“假民主”,還說馬英九得票還不到“半個北京”多。

社論認為,孔慶東以上言行說明了三件事:一,作為大陸第一名校,北大教授素質參差不齊。二,即使是孔子後裔,未必通達事理。三,中國的言論尺度,或者不如外界想像的嚴厲。試想,一名教授持續散播粗暴的族群和地域仇恨言論,挑 起了兩岸三地民眾的敵意,還洋洋自得,無懼任何社會規範或道德製約,難道不是奇怪的事?

社論評孔慶東的“罵”明顯是義和團式的全盤否定,並 陶醉於自己的精神勝利法,認為兩岸三地的社會、文化及曆史經驗並不相同,各方都有可以學習、借鏡之處。就算隻是鄰邦,也得互相包容、尊重,何況三地具有血 緣、語言、文化的共同根源。孔慶東心中隻有自大、憤怒與輕蔑,他所擅長的是運用精神勝利法;但他所不懂的正是兩岸三地人民交往時亟需的節製、包容、以及公 民素養。惡意的種子總是散播得最快、最遠,但對三地人民感情的黏合,它卻隻有破壞作用。

中評社隨後引述這篇社論,稱孔慶東的言論確實不智、不美、不對。“任何破壞兩岸三地關係及人民感情的言論,我們都不能夠支持,都要反對!”“事實說明,兩岸三地都有惡意挑撥矛盾的人,對此,兩岸三地的社會輿論應該予以強烈地批評與遏止。”

另據香港《明報》報道,21名在香港讀書的北大生近日發出連署信,除指責孔慶東早前形容“香港人是狗”的言論進一步激發港人與大陸民眾之間的矛盾外,又指出香港社會對大陸民眾的積怨“令人不安”,呼籲大陸和香港人體諒雙方的困境,不要再互相敵視。

連署信認為,現時大陸與香港之間的成見多出於誤解,而香港一直自稱是國際金融中心,卻連包容他人犯錯的胸襟也沒有。

所有跟帖: 

這次論戰意味著殖民地優越感第一次麵臨社會性批判,將引發內地港台反省,有正麵意義 -EY2008- 給 EY2008 發送悄悄話 EY20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1/2012 postreply 12:09: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