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哪裏來的"巧取豪奪"?

來源: 仲伯由序 2012-01-29 13:53: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83 bytes)

似乎,表麵上看,“吳英就是借錢辦企業”。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多大本錢,就辦多大的事,這是做人、做事業的準則。她徹底的違背了這條準則。仗著自己敢闖敢幹,作出蛇吞象的決定,妄想一夜暴富,這難道不是“巧取豪奪”嗎?借了巨款,如何償還?一家歡樂,萬家愁,這難道就是值得你欣賞的事情嗎?網友說得好,要是借了你的錢,還不上,你的感覺如何呢?明擺著的,還不上的可能性非常大。至於LZ分析的中國社會政治生態,入骨三分。黑暗的政治遊戲,時不時的要有不諳規則的狂妄者陪祭。沒有金剛鑽,就別攬那個瓷器活。如果,她沒有“巧取豪奪”的想法,也不會走到黃泉路上。

如果,你覺得我的用詞:“巧取豪奪”,太高調,那麽,我換一個詞來形容,“理應如此”。這樣,你感覺我的調門,低下來沒有呢?

把吳英和鄧亞萍放到一起來比較,隻能說明,中國社會的陰暗麵,在海外得到了發揚光大。當今的中國社會,沒有一個階層對社會的表現,感到滿意。於是,就有了各個階層之間的日趨對立。信仰缺失的地方,由紙醉金迷來填補。政府官員大舉興建的麵子工程,是個既得裏子,又有麵子,隻賺不賠的好營生。有人陶侃的形容:江核心在任時,創造性的解決了公務員貪腐的問題。其要點是,讓你們聰明的都貪,法不治眾,“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難道,按照這條思路,社會發展成,“所有的人都是壞人”,才能滿足我們被扭曲的心態嗎?這,我不能接受。

所以,吳英的死,低調的說:是“理應如此”。

鄧亞萍是國家有功之臣,在現行不盡人意的社會製度下,坐上那個位置犒勞一下,再要非議,那隻能說社會已經進化到了,良莠不分的高級階段了。我跟不上這個階段,也很正常,並不為此感到有絲毫的失落。至於她的肮髒之處,至今我還沒有聽說。

因此,堅持我的觀點:“吳英死了,鄧亞萍才可以活著”沒有必然的聯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