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漢族,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複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
以下文字來源於馬未都博客:
春節前又飛歐洲,按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這會兒都是往家奔的,我卻出門,多多少少都有些感覺,這感覺心裏有嘴上無。出機場取行李,一路中文提示“新年快樂”,讓遠在他鄉的我倍感親切,各個名牌店都用中文寫著“歡迎”,可見中國人的購買力。出海關入法國境,邊檢官員一臉笑容地問好,蓋章了事,前後十秒鍾,這讓我感慨萬千。
我第一次來巴黎至少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一行人每個人都被不友好地盤問一遍,我不會法文也不會英文,愣愣地站在邊檢官前,他問我話,我用中文回答說,除了中 文我什麽都聽不懂。他把一個已過安檢同行叫回來幫他翻譯,他問我的話太刺激了,所以記到今天。他不友好地問我:“你的收入?”我當時覺得問這樣一個隱私問 題有歧視蔑視挑釁奚落之嫌。我對翻譯說,你告訴他說,反正掙的比他多。翻譯怎麽翻的我不知道,但入了法國,我好久高興不起來。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天傲慢的法國人再看不上半土不洋的中國人,再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他們也會笑臉相迎,因為老牌資本主義跟錢沒仇,他們深知資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