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政治關鍵詞:和諧與共富,重慶戶口改革 薄熙來再拋重磅彈

來源: justasked 2012-01-08 09:25: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19 bytes)

常年“空水共氤氳”的重慶,近些年在各界眼中的形象愈發突出和清晰,不僅是因為“唱紅打黑”、“重慶模式”搞得聲勢浩大全國皆知,更因為重慶的每一步都踩 在了中共發展的節奏上,除薄熙來本人因過於高調而引來微詞,重慶所緊扣的關鍵詞:和諧與共富,皆是中共近年來的核心政治任務。

而近期重慶再次高調對 外宣傳的“戶籍製度改革”更是嚐試破解中共多年的難題,因為自胡錦濤上任以來近十年中央一號文件皆為三農,可見中共對此問題的重視。而此番重慶戶改實現了 農民工“農轉非”多達320萬人的大遷移,且保證了後續安置的穩定,成績不可謂不驕人。據接近中共高層的人士向多維透露,重慶的戶籍改革製度可能會成為中 共實現“農轉非”的一個重要參考辦法,被稱為是“重慶模式”中最亮眼的一筆成績。盡管十八大之後中共的核心議題有可能將集中在文化意識形態領域,但農民問 題也必將是貫穿始終的國家發展大事,薄熙來在此領域做出驕人成績,顯然會博得不小的政治籌碼。

重慶推戶改恰逢其時

重慶的戶籍 製度改革自2010年8月全麵啟動,截至目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已經可以在公開的演講上對自家經驗大加讚揚,黃奇帆稱,重慶有400萬在城裏打工的農民 工,到今年已經有300多萬轉為城市居民,是共和國60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集中的農民工戶籍轉移。當然,更值得他驕傲的是,重慶轉戶過程風平浪靜,非常 和諧,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事實上,重慶此次的戶改嚐試一方麵非常合時宜,另一方麵也確實較其他地方更成功。

之所以說它合時 宜,是因為中國的農民工問題再沒有比現在更嚴重的時候了。城市的發展促進了農村人口流動,而當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納度與城市發展所需的勞動力數量不相匹配 的時候,就出現了諸多與農民工有關的社會問題。比如,由於城市對農民工的福利待遇跟不上、歧視程度高,導致農民工回鄉而帶來的“用工荒”已經成為困擾各大 經濟發展區域的難題;比如青壯年農民工在外地,導致農村滯留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也成為社會不和諧的重要問題。

對於中國所呈現的 “農村包圍城市”的現狀來說,農民是最大的又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群,農民問題不解決好,勢必將成為中共最大的政治問題。而在十八大之前,中共更希望的是權 力交接的平穩過渡,不希望在這個時間段裏社會矛盾積壓到瀕臨界點,因此,舒緩社會矛盾,解決農民問題是中共迫切希望得到對策的。而對於如何破解這個問題, 諸多專家以及地方政府也做了各種嚐試,但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效果上,似乎重慶經驗已經拔得頭籌。

破題三農 於中共解困

對於農 民問題來說,檢驗一項政策是否能被成功推行,要看是否最終是農民受益,從目前來看,重慶戶改是值得稱讚的。過去一些地方戶改不成功,很多是因為並非真正替 農民考慮,一方麵以戶改為借口收走農民土地開發房地產,另一方麵城市戶籍的各項福利又沒有真正落實,使得戶改成為一場有預謀的巧取豪奪,因此各地農村因為 土地問題而導致的群體事件,近些年變得越來越多。

而重慶在戶改方麵的考慮顯然更為全麵和有誠意。首先,重慶為農民工轉戶,做到了讓農民工徹底享受城市戶口待遇,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項保障一步到位,並未因轉戶的數量多而降低城市戶口的含金量。

當然,做到上述五項並非易事,需要政府一方麵策劃到位,另一方麵也要承擔巨大的成本。

成 本問題,曾成為很多城市望戶改而“卻步”的主要原因,可謂戶改好處看得到,但真金白銀不易掏。而重慶之所以能夠付出成本,還要得益於長期以來本地經濟的快 速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帶動了就業,帶動了企業收入的增長以及政府稅收的增加,農民工進城的成本由企業和政府分攤,雙方既享受了經濟增長的好處,又以可承 擔的成本解決了社會難題,而農民工落戶穩定,又會更加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應該說,自重慶開始發展兩江新區、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 區,到現在的戶籍改革,可謂是環環相扣,頗具大局謀略。

其次,農民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土地問題,爆發衝突最多的也是因為土地問題,重慶在製定相關政策時,就表現的十分有彈性,比如三年過渡政策、三項保留政策、五項納入政策等,都給農民在是否轉戶,以及專戶後利益的分配上給予了比較充分的選擇權和保障。

當然,由於土地方麵的政策隻規定了三年過渡期內的執行辦法,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稱,三年後怎麽辦?轉戶農民的土地權益是否將麵臨被剝削或剝奪,且三年後薄熙來應已不在重慶任職,那麽現在的“優惠政策”是否隻是為了一時的自我政績而犧牲了將來的重慶?

事 實上,上述假設目前並不能被完全推翻,但三年後的變化也確實無法為現在所完全掌控,因此在轉戶政策中對三年後的情況未作詳細規定也情有可原。但不可否認的 是,重慶轉戶300多萬農民,且能保證平穩和諧,沒有鬧出一樁大範圍的群體事件,已屬難能可貴,為中共所詳參和借鑒也是順理成章。

“穩定”籌碼與十八大

距 離十八大召開不足一年,被最多猜測能否上位的當屬薄熙來。各評論人士對其看法大多走兩端,一是對其政績讚不絕口,一是厭其高調有陰謀。事實上,薄熙來的主 觀意圖很難被確認,但其行事可謂步步到位,招招在點,而且一直圍繞著和諧、共富的核心,從客觀效果來說,重慶經驗的精彩很難被掩蓋。

繼“唱 紅打黑”“紅色浪潮”之後,薄熙來再次拋出了戶籍改革這一重磅大彈,解決了農民工問題,就相當於社會的穩定有了絕大多數比例的保障。而相對於廣東連續爆發 群體事件,讓汪洋應顧不暇,薄熙來治下的穩定顯得頗為遊刃有餘。一個是事件爆發後的應急處理,盡管最終平息得比較漂亮,但亦是屬亡羊補牢;一個是事前就鐵 腕快刀,讓警力上街,讓幹部下鄉,讓政策優渥,紓解社會不公等,防隱患於未然。相較之下,顯然後者更加得分。

盡管薄熙來的高調並不討喜,也不符合中國的政治習慣,但重慶的成績不可否認,而且每一步的成績又環環相扣,緊合邏輯,此番解決農民工這個老大難的問題,以治下的“穩定”獻禮十八大,可謂極具政治才能和智慧,必將為十八大常委人選的猜測又添一筆濃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