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於 6 4 事件的態度轉變了?

來源: 徒勞 2011-12-15 19:14:5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0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徒勞 ] 在 2011-12-15 19:14:3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十八大新思路:“六四各表”化解港人政治民怨 多維

中共十八大換屆在即,海內外翹首矚目。因為換屆不隻是中國的政壇領袖要換新麵孔,人們更關注新麵孔所帶來的新思維、新思路、新觀念。有香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主抓台灣問題的胡錦濤上任後,提出“胡四點”、“胡六點”,轉變以往對台一路用強的策略,改主打民心牌,效果顯著。而統領港澳工作的習近平,能否在接任中共總書記後,麵對2017香港普選的形勢,卸除一些曆史包袱,顯現對港思路的大手筆值得期待。

香港回歸祖國14年,中央政府竭力扶持港人治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已成中央及內地高官談香港時的口頭禪。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如此,不少香港人心目中在對中央的認同上,還是有一根“刺”,那就是“六四事件”。香港政治分析人士說,1989年的“六四事件”已過去二十餘年,中共一直希望回避和淡化它。但在香港,這一情結始終未解。內地有官員認為這主要是由於香港民主黨、支聯會等泛民一派不斷在“火上澆油”,從中作梗的結果。也因此,內地官方將香港泛民派一直當作“境外敵對勢力”看待,實行的基本是強壓、封殺的政策。例如拒絕該類人士進入內地,無論公事、私事,一概免談。

香港政治分析人士續說,但這樣的強壓、封殺並沒能讓這些泛民勢力收斂。而且“六四事件”更成為他們聚攏港人民意,向中央示威的絕招,年年屢試不爽。也因此,“六四事件”成為中央的曆史包袱,越背越重,難甩脫身。其實,大陸對台灣現在越來越強調“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在國號問題上都可以用“各表”來“存同求異”,難道中央同香港泛民因“六四事件”產生的曆史恩怨會重過主權、國號?如此說來,借用對台思路,設計一個“港版九二共識”,中央與香港泛民也在“六四事件”上維持“態度各表”,留待將來曆史評判可不可以呢?如此,中共大概也可以放下曆史包袱,輕裝麵對未來。香港政治分析人士強調,中央可以不在“六四”問題上為難泛民,比如讓他們合法入關在內地探訪;同樣,香港泛民人士也應該不借當年的事件無論青紅皂白地攻擊中央,挑戰中共。

香港政治分析人士表示,中央化解同泛民的“六四情結”,也是在爭取香港民心,疏導因這一特定曆史引發的政治民怨上的有效舉措。中央已經同意香港在2017年普選特首,香港民主已走上不歸路,中央對香港民意的掌控應該未雨綢繆。先時如果不注重掃清障礙,臨時抱佛腳就可能出不該出的問題。普選特首應該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最大棋局,中央應該以此為重,容許必要的妥協。例如,中央在去年有關香港政製改革的討論中,對民主黨等泛民勢力已有妥協,大家各讓一步達成都能接受的共識,保證了香港民主化進程的順利發展。那麽,同樣為今後香港普選的大局,中央在“六四”等曆史遺留問題上是否可以再做妥協呢?

香港政治分析人士提出,1989年的“六四事件”已過去了很久,中國的發展也早已恢複元氣,海內外對中國、對中共的看法也有了很大改變,為什麽中共還一定要背著“六四”的曆史包袱不放?自己仍然將它看得那麽重?對台灣的“一中各表”,大陸以往也是不認同的,但現在“退一步”不是反而“柳暗花明”嗎?九二共識的模式不僅可以在台灣問題上解扣,它的意義更在於開創了一種思維,為解決難題擴展了更大空間。細細想來,“六四各表”其實對中共來說,還真是為擺脫其曆史陰影開啟了一扇門。作為中共未來新核心的習近平,為世界帶來新麵孔的同時,也應該為中國帶來新思維。

所有跟帖: 

黨對“六四”的態度已經無關緊要。本來共產黨已經改口數次,從"反革命暴亂"到"動亂"再到"風波" -SUNNE- 給 SUNNE 發送悄悄話 (115 bytes) () 12/16/2011 postreply 01:25: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