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能源版圖謀變

http://www.m4.cn/mag/hqcj/1135675.shtml
中國西部能源版圖謀變
黃楊 2011-11-11 環球財經

縱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一個帶規律性的普遍現象,就是他們大都把流域及流域經濟的開發作為戰略重點。所以可以說,中國也可以借由開發黃河中上遊自然能源資源,來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步伐
 
■環球財經記者  黃楊
 
BP(英國石油)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克裏斯托弗·魯爾10月20日在北京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30年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將高達80%,這一依賴程度將大大超出美國曾經達到的水平。“BP預測,在2030年,中國日均消耗石油將達1750萬桶/日,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魯爾說。
 
魯爾這番言論的另外一層含義是,作為石油消費大國,中國的大多數石油來自中東和非洲石油出口國,對國際石油市場依賴度很高。眾所周知,近些年,包括新加坡在內,所有進口石油的亞洲經濟體都被中東的事態發展所挾持,其中尤以中國為甚。
 
為了減少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同時使中國經濟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今年9月7日,由國務院最新公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因地製宜大力發展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也已經明確指出能源規劃的方向——應大力倡導綠色能源。由此,我國已經成為國際上最受關注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國家之一。
 
記者10月在中國西部地區觀察到,在政策層麵給出了新能源產業各種扶持措施後,西部各省正在著手打造自己的“能源版圖”,特別是加快開發西部的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新型能源。
 
西部新能源版圖謀變
 
目前西部很多省區已紛紛把清潔能源納入今後發展的重點,其中一些省區已開始成規模地發展清潔能源。
 
陝西省政府就提出,要超常規發展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兩大新興清潔能源產業。根據政府規劃,陝西省到2012年將建設西安、鹹陽、渭南、商洛和榆林5個光伏產業聚集區和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兩個半導體照明產業聚集區。到2015年,陝西省這兩項產業總規模預計將達到4200億元以上。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能源基地,近年來把風能作為發展清潔能源的突破口。據《西部時報》報道,甘肅風能資源理論儲量高達2.37億千瓦,是我國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為此,甘肅提出了打造“陸上三峽”的構想,以風能來改變傳統能源產業結構。
 
雲南被稱為東南亞的“水塔”,水能資源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00條,水能資源居全國第3位。雲南82.5%的水能資源蘊藏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3大水係。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0364億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為7116萬千瓦,年發電量為3944 億千瓦時。目前雲南省已確定了建設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的目標。
 
在平均日輻射量超過3千瓦時的西部地區,太陽能的利用也已具相當規模。來自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的統計顯示,青海省已建成30座太陽能光伏電站和風光互補電站,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的電力短缺問題。
 
作為國家“十二五”能源規劃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城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積極響應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號召,充分利用其自然地理優勢,在今年10月開工建設了哈納斯高沙窩槽式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ISCC)發電站。
 
2005年,新疆在距烏魯木齊市約40公裏的戈壁荒漠新開工6萬千瓦風電項目,使當地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8.8萬千瓦。內蒙古2005年也啟動錫林郭勒盟輝騰梁地區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在2003~2005年間建設了20多座太陽能電站,解決了“沙漠居民”的飲水和用電問題。
 
黃河是一條能源的河流
 
西部地區新能源版圖謀變,離不開豐富的能源資源作為後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僅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華兒女,黃河中上遊蘊藏著的巨大的水能資源,也殷實著子孫後代。特別是龍羊峽至青銅峽918公裏的上遊幹流區域,峽穀和盆地寬窄相間,水力資源集中,建壩條件好,淹沒損失小,千瓦移民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千瓦投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整個黃河水能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段,有我國“水電富礦”之譽。可開發裝機2800萬千瓦,發電1170億度,在全國七大江河中僅次於長江,開發潛力巨大。
 
記者在寧夏銀川遇到的本地人都對青銅峽懷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生活在黃河邊,對“水”有著一種類似親情的感情。當地的一位小夥子告訴記者,“鬧電荒的時候,我們寧夏人都不擔心,因為我們有青銅峽。它發的電不僅滿足了銀川市的能源需要,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疏導到省外”。
 
不僅是水力資源豐富,黃河中遊還是我國和世界上著名的煤炭富集帶。整個黃河流域保有儲量占全國的63.4%,而黃河中遊保有儲量就占全流域的97%。煤質優良,品種齊全,開采條件好。不僅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炭基地之一。
 
同時,黃河中遊寬穀總長約1450公裏,水土流失和風沙較輕,地理位置適中,是修建黃河幹流河邊火電站鏈和建立能源重化工基地不可多得和不可替代的好地方。
 
除煤炭資源外,黃河上遊沿岸被譽為“有色金屬長廊”。是我國鉛、鎂、銅、鋅、金、銀、稀土等有色金屬基地,鎳、鉑、鈀、鋨、銥、釘、硒、鑄型粘土、重晶石等探明儲量均居全國第一位,鉛、鑽、鉻、釩、金等十幾種有色金屬儲量在全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黃河中遊,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蘊藏量十分可觀,被稱為“21世紀的資源”的稀土礦儲量1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80%,是未來發展高技術產業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鉬礦儲量居全國之首,鉛土、鋁釩土、鋸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其間分布有全國最大的硫鐵礦和最大的岩礦。非金屬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
 
另外,黃河流域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開發前景喜人,是我國陸上石油開發的戰略接替區和全國的天然氣庫。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40.2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28.7%。處於陝甘寧盆地的我國最大的世界級整裝氣田——長慶油氣田,天然氣探明儲量達3000億立方米。上遊柴達木、鄂爾多斯盆地沉積岩麵廣闊,油氣顯示廣泛,有可能成為我國內陸石油的重要基地。與黃河並行的隴海—蘭新鐵路相聯的塔裏木盆地,是第二個中東(遠景儲量350億噸)。到下世紀中葉,這一帶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將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形成一條河下油河。
 
此外,黃河中上遊太陽能、風能豐富,地熱資源也有一定優勢,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可能使其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
 
黃河流域地處我國中心腹地,是進入大西北的天然通道,擔負著我國向大西北進軍的重大曆史使命。黃河和長江是流經我國東西跨度的兩大水係,擔負著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推進的重任。然而長江上遊,由於橫斷山脈和昆侖山、巴顏喀拉山脈的阻隔,再往西去,交通十分不便,處於閉合狀態。而黃河則不同,它的上遊自古以來就有通向西域和中亞、西亞的“絲綢之路”,與之並行的亞歐大陸橋補充了運輸中軸的職能,把黃河流域同大西北緊密地聯接在一起,為開發大西北提供了有利條件。
 
帶動經濟效益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經濟開發的推進曆程,塑造了能源資源偏居西部地區,生產力和經濟要素偏集於東部沿海地區的雙重格局。
 
長期以來, 國家把黃河中上遊作為我國能源原材料輸出基地,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的能源產業後部門向能源貧乏的東南沿海傾斜,形成了中西部提供能源原材料—沿海加工—加工產品返銷的資源—加工垂直型的區域分離模式。
 
一方麵黃河中上遊能源產業開發的主體力量集中於產前部門,就地加工轉換能力小,連續加工鏈短,區域經濟利益在生產加工領域和消費領域不斷向東部地區轉移,剝奪了黃河中上遊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通過自身積累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機會,拉大了與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麵大量的西煤東運、西電東輸、西料東用,不但造成相當驚人的浪費,交通運輸全麵緊張,煤炭生產“以運定產”,而且東部地區能源產業後部門因缺乏足夠的前部門的增量支持而能力閑置,後勁不足,能源告急,產業結構升級遞進缺乏壓力,加劇了我國能源區域結構性緊缺和行業結構失調的矛盾。
 
縱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一個帶規律性的普遍現象,就是他們大都把流域及流域經濟的開發作為戰略重點。所以可以說,中國也可以借由開發黃河中上遊自然資源,來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步伐。比如加快西北能源資源開發,加快西北電力發展,不僅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基礎,也是變西北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重要支撐。加快西北能源資源開發,加快西北電力發展,是實施西電東送戰略,實現更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的客觀要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