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美國戰略東移的挑戰與中國的對策

來源: nWAY 2011-11-10 20:35: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04 bytes)

http://opinion.m4.cn/1135226.shtml
張維為:美國戰略東移的挑戰與中國的對策
2011-11-09 觀察者網特稿

一、對美國戰略東移的評估

美國陷入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中國崛起的勢頭繼續強勁,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更加擔心自己會失去世界老大的地位,因而也加強了對中國的製衡。隨著中美硬實力差距的縮小,美國將更注重使用軟實力來牽製和阻礙中國的崛起。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夫人不久前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中說:“與我們的軍事力量或經濟規模相比,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最有影響力的資產是我們的價值觀,特別是我們對民主與人權堅定不移的支持”,體現的就是這種意圖。

估計美國還會繼續采用其對待自己對手的一貫方法,一是“內部製衡”,二是“區域製衡”。所謂“內部製衡”指的是培養和支持中國內部的敵對勢力,包括藏獨、疆獨勢力,培養和支持各種異見分子和所謂的“意見領袖”,培養和支持中國內部親西方的知識精英和媒體輿論,不斷設置各種瓦解中國人心的議題,最終實現某種顏色革命,使中國陷入混亂乃至解體,從而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謂“區域製衡”指的是挑撥中國和周邊鄰國的關係,製造人為的緊張局勢,散布中國威脅論,引起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衝突,從而達到減緩甚至阻止中國崛起的目的。近年來,美國已經挑動了朝鮮危機,日本和中國的矛盾,外蒙古和中國的矛盾,印度和中國的矛盾,最近又開始挑動東南亞和中國的矛盾。這也是近年中國周邊失穩的主要原因。

美國的政治文化中沒有“與人為善”的理念,隻要有利於美國的利益,“與人為惡”會是常態。隨著中美力量此長彼消進入關鍵的十年,美國會加強其“內部製衡”和“地區製衡”以阻礙中國崛起,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估計和認識,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以自己一廂情願的美好意願來代替堅定有力的反製措施。

二、對周邊國家態度的基本判斷

今天中國幾乎所有鄰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都是中國,這些國家在經濟上都已形成了對中國的某種依賴。一些鄰國,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希望美國能夠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護,以平衡中國的崛起。特別是那些在領土問題上與中國有爭議的國家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特別是軍事力量來平衡中國。

但這些國家大都想在中美關係中,保持某種平衡,而不希望完全倒向另外一方,可能也不希望中國和美國逼他們這樣做。這種利用大國矛盾,尋求某種符合自己利益的平衡關係,往往是小國外交和戰略的特點,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此外,我們也要警惕某些小國企圖把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機遇期變成自己蠶食中國領土的戰略機遇期。

三、如何應對美國的挑戰

1、戰略上藐視我們的對手,戰術上重視我們的對手。我的基本估計是:中國經濟總量十年後超過美國的態勢不會改變,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到那時應該是美國整個人口的兩倍,屆時西方和美國將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估中國的政治製度、發展模式、1949年革命的意義等。總體上看,隻要我們堅持中國模式,時間對中國非常有利。

美方沒有對中國發動戰爭的能力。在當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美國沒有與中國打仗的意誌和實力,也沒有戰爭所需要的資金。美國國內民眾也不會支持再來一場戰爭,在利比亞戰爭中,美國讓出利比亞戰爭的領導權,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內部壓力所致。

當年,鄧小平分析蘇聯是否會介入中越邊界衝突的時候,說過“蘇聯連一個小小的阿富汗也擺不平,怎麽敢打中國。”這個思路也適用於今天的美國,美國今天連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小小的國家都擺不平,怎麽敢打中國?美國即使發動一場局部戰爭,勝算的可能性也不大。但通過製造緊張局勢,甚至在中國周邊製造小規模的地區衝突,一方麵可以轉移美國民眾陷入經濟危機的視線,另一方麵可以消耗中國的力量,減緩中國崛起的速度,這樣的做法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首選,因為對美國來說這樣做的代價最小,收益最大。同樣,美國強大的軍火利益集團也會願意采用這種方法,以爭取更多的軍火合同。即使沒有一個敵人,他們也需要創造一個敵人,對此我們要心中有數。

2、中國的外交和戰略要有新的大思路。韜光養晦應該是自信的韜光養晦;和平崛起應該有非和平的底線。我們要抓緊扭轉被動局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走出高人一籌的棋局。例如,與其努力要求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影響力(這是必要的),不如利用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著手建立中國自己的對外援助組織。這個組織將采用中國標準來研究和處理有關的對外援助問題,如歐洲國家需要幫助,他們可以向這個組織提出申請,我們也可以派人去歐洲調研,拿出整改的可行性報告,提出整改意見和援助方案。中國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順利對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隻有當你有了自己的東西,人家才會認真對待你以及你提出的要求。一度拒絕中國加入的國際太空俱樂部,現在主動來找中國了。至於要求歐洲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以及放棄武器禁運,其實意義並不是很大,在國際上推出並實施中國標準才是實現中國利益,推動非西方世界崛起的最好途徑。現在是改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合理狀況的一個良好時機,利用好了,可以給中國的崛起帶來巨大的好處,對整個非西方世界的崛起也具有重大意義。

3、在更大的範圍內與美國接觸,對話和交手:要讓美國看到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意義,遠遠超過與中國惡鬥的意義。中美關係十分重要,所以要繼續做美國的工作,如果美國不參與,針對中國的任何合縱連橫就無法形成。但我們也不要對美國抱過多的幻想。我們要考慮把美國挑撥中國與周邊鄰國關係的問題,與中美關係領域內的其他問題(貿易、金融、伊朗、反恐、軍控、軍事交流、聯合國多邊合作等)聯係在一起來處理,你在周邊挑釁我,那麽你將在其他一些領域內付出必要的代價。

4、考慮推出中國版的某種東南亞“馬歇爾計劃”和南亞地區的“馬歇爾計劃”,幫助與中國沒有領土領海衝突的國家(也許可以稱為“中國與東南亞睦鄰合作計劃”、“中國與南亞國家睦鄰合作計劃”):
- 加深中國與多數鄰國的友誼和互利合作。
- 加強東亞經濟合作,不讓美國環太平洋合作的設想衝淡東亞自己的區域合作。
- 使與中國有領土領海爭議的國家感到與中國合作的意義大於對抗的意義。

5、南海問題要劃出底線。我們提出和平崛起的主張後,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換言之,我們和平崛起的主張本身包含了非和平底線。實踐證明這個法律對於今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對我們處理南海問題也有啟示。我們要在硬實力上做好準備,如果某些國家一味要衝撞中國的底線,中國應考慮采用各種手段(如經濟手段),甚至有理有利有節地使用非和平的手段來對應,從而扭轉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的被動地位。針對一些國家簽訂的侵犯中國主權的南海勘探協議,中國應采取必要的反製措施,例如在有關海域進行軍演,或宣布該地區為軍演範圍,從而大大提高資源開采的安全成本和保險費用,使非法開采南海資源的活動難於進行。

6、加緊軟實力的建設,以強勢話語和政治軟實力來回擊美國話語和政治軟實力的挑戰,重點可放在揭示美式民主模式在亞洲的嚴重困境(如蒙古,吉爾吉斯,菲律賓,泰國,台灣地區等)以及美國製度本身的嚴重危機,並介紹中國模式成功的原因。中國模式的成功標誌著曆史終結論的終結。

(這是作者2011年11月4日在春秋綜合研究院舉行的“中國周邊失穩與美國戰略東移”研討會上的發言摘要)

所有跟帖: 

一半理性一半反動派的思路 -pintai- 給 pintai 發送悄悄話 (5135 bytes) () 11/11/2011 postreply 14:56: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