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出台了購房限製政策,這個跡象表明了政府遏製房地產市場的決心。
珠海市政府周二出台這一政策之際,中國很多地方的房價已開始下跌。
自去年起,其它大城市就陸續出台了類似限購政策,包括限製每戶可以購買的商品房數目、限製非居民購房,以及對開發商給新樓盤開出的價格設置上限。
但是,住房銷量大幅下滑和一些大城市近期的房價下跌,曾讓很多人推測北京方麵將開始放寬限購政策。
在香港上市的多數主要中國房產開發商的股價在截至上周五的兩周內反彈30%至80%(盡管與年初時相比,多數開發商的股價仍下跌逾三分之一),原因就是投資者預期中國政府即將放寬政策。
香港和上海股市上,上市開發商如恒大(Evergrande)、龍湖(Longfor)和萬科(China Vanke)的股價周二均告下跌,原因除了珠海出台限購政策的消息外,還包括中國媒體報道稱,一些大型開發商正在大幅打折促銷新樓盤。
中國房產業許多人擔心,在需求疲軟、而全國各地預期有大量新建公寓將要投放市場之際,此類大幅打折可能引發一波降價。
令人更加擔憂的是,周二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係統(CREIS)顯示,10月份全國10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住房價格環比下降0.23%,這是今年迄今的最大降幅。
平均房價同比仍上漲5.21%,但漲幅小於9月份的6.16%。
對多數中國公民來說,過去幾年房價快速上漲,已使大城市的住房遠遠超出他們的購買能力。中國政府希望房價逐漸走低,使其變得更可承受。
但是,由於房產業對整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住房建設估計占中國總投資的四分之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北京方麵也擔心觸發房價暴跌。
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周六表示,北京方麵有意促使房價“合理調整”,並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房地產調控,要求各地政府繼續嚴格執行現有限購政策。
珠海是廣東省的一個工業城市。該市周二宣布,本地居民和在珠海已繳納一年以上社保的非本地居民,隻能在珠海香洲區新增一套房。而無購買社保和納稅的非本地居民不能在香洲買房。
珠海市政府還規定,全市新申請預售的樓盤,價格不得超過11285元人民幣/平方米,否則將不批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