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徐麗泰:社會認同程序正義 才能守住正義

來源: HappyNow?! 2011-09-26 06:27: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341 bytes)

 

for full story: 範徐麗泰:社會認同程序正義 才能守住正義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fanxulitai/

 

範徐麗泰

核心提示

辛亥革命百年之際,鳳凰網推出策劃《百年轉型》,圍繞私權興起、潛規則、程序正義、民族主義、領袖崇拜、社會焦慮等話題,探尋、追問、反思近百年來,中國與中國人的變與不變,以及將變。 [辛亥百年策劃:穿越報]

範徐麗泰談程序正義: 做一件事情,讓大家事先都知道有一套規則,隻要嚴格按照公示的規則,並保證公平,無論結果怎樣,大家能夠接受。程序正義就是按照以公平、公正原則設計的一套程序處理事情,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詳細]

嘉賓介紹

範徐麗泰

範徐麗泰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立法會前主席

編輯團隊

百年轉型

主題策劃:劉嵩 郭剛 陳芳 蔡信

對話編輯:陳芳 李楊 周東旭 郭剛 袁訓會 紀雲 魏巍

美術支持:陳俊傑

要點推薦

程序正義的核心:以公平、正義原則設計程序

做一件事情,讓大家事先都知道會有一套規則,隻要嚴格按照公示的規則去做,並保證公平,無論結果怎樣,大家能夠接受。程序正義就是按照以公平、公正原則設計的一套程序處理事情,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

程序正義的障礙:人的欲望與無知

一個是人的欲望,有人希望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公平,要有特權,你們不能做的事我能做,這是對程序公正一個很大的挑戰。另外一個挑戰來自於人的無知,不明白,所以沒辦法支持。

程序正義的實現:人治減一點,法治加一點

我希望人治減少一點,法治加強一點。人治與法治,這是一個此強彼弱的問題。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我相信用一些部門條例來約束,大家都來遵從,隨著社會公眾的監督,時間長了,貪汙、中飽私囊等這些現象慢慢會改變。

美國人不滿意辛普森案件結果,但仍尊重這個製度

辛普森案的審判結果是一個大家都不認同的裁決,可是公眾沒有去將裁決推翻,因為公眾覺得既然法院裁判了,雖然我認為他完全是錯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尊重這個製度。美國大部分人都不滿意最後的結果,可是不想推翻製度。

香港人守法講程序,社會不會出現誠信危機

香港受英國法律製度的影響很深,時間長了,做什麽事情都要講程序、要守法。這套理念生根之後,香港社會就不會出現誠信危機。誠信,不單單是名譽上的要求,還有法律上對這種活動應該怎麽防止,怎麽嚴格執法。

內地的製度設計很好卻推行難,主要是風氣和心態原因

所謂風氣,就是大家要尊重製度,一定要有好的風氣,如果社會上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對的,就會去遵守。可是內地現在做不到。所謂心態就是如果不守規矩是否心安?很多人認為守規矩的人太笨,能夠做就做。

 

part01百年轉型之一:程序正義

辛亥革命百年之際,鳳凰網與人民網-文史頻道聯合推出特別策劃《百年轉型》係列訪談,圍繞私權之興起、程序正義、潛規則到明規則、民族主義、領袖崇拜、社會焦慮等話題,從社會層麵探尋、追問、反思近百年來,中國與中國人的變與不變,以及將變。

2011年9月20日下午,鳳凰網與人民網-文史頻道聯合對話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立法會前主席範徐麗泰,解讀程序正義。何為程序正義?按照公平、公正原則設計的程序處理事情,無論什麽結果都能接受。範徐麗泰認為這是法治社會最基本的底線,是為了有效防止有公權力的人因個人好惡造成不公正裁決。

結果比程序正義更重要,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去管用什麽手段。這是內地人更容易使用和接受的思維。在範徐麗泰看來,程序正義更為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達到目的,會損害目的本身”。

程序正義這一誕生於西方的理念,一個重要前提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範徐麗泰認為程序正義的兩大障礙來自於人對特權的欲望以及人的無知。在她看來,實現程序正義,除了法律公正、執法到位,社會上對程序正義的認同格外重要,“民間輿論的力量是很大的,隻有民眾有了這種認同,才可能守住正義。”

對話嘉賓:範徐麗泰,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立法會前主席

對話主持:陳芳 郭剛

part02程序正義核心是公平、公正

主持人:首先,請問範太您理解的程序正義是什麽,核心精神是什麽?

範徐麗泰:程序正義就是按照以公平、公正原則設計的一套程序處理事情,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做一件事情,讓大家事先都知道會有一套規則,隻要嚴格按照公示的規則去做,並保證公平,無論結果怎樣,大家能夠接受。

主持人:還有一個前提是要公示。

範徐麗泰:提前讓大家明白這件事情是怎麽做的。譬如一個案件,警方(編者注:內地是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起訴)認為一個人犯法,到法院起訴這個人。法院和陪審團,去判斷這個人是不是毫無懷疑地犯了罪。如果有懷疑(編者注:英美法係專業用語,合理懷疑),在香港,懷疑利益歸於被告(編者注:存在合理懷疑的案件不能定罪,對於某個證據隻要存疑,都應該做出有利於被告的判斷)。換句話說,盡管證據上看這個人犯罪的機會比沒有犯罪的機會高很多,但因為還有一點懷疑,利益就給被告,刑事上他就沒有責任。

part03用不正當的手段達到目的,會損害目的本身

 

 

所有跟帖: 

中國人重結果輕過程。例如,處朋友要知道房子,工資家庭等,因為是為了結婚的目的,西方人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213 bytes) () 09/26/2011 postreply 20:11: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