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打兒子: “我們再窮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來源: justasked 2011-09-23 19:45: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75 bytes)

偶然看到網友的一個帖子,講了劉少奇、朱鎔基教子的故事,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被吸引,除了林偉帖子的精彩,更在於朱鎔基在教子方麵的“非常舉動”,這舉動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朱鎔基同誌在清華大學辭去該校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的告別會上,談到自己“教子”的一個小故事: 他的二兒子十幾歲時,喜歡樓上的陽台,有一天拿了一張破油氈布,上麵鋪上一層土,準備種菜。朱鎔基問他是從哪裏拿來的,還打了一個耳光,說:“我們再窮也 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兒子委屈地說,是從計委門口垃圾堆裏撿來的。朱鎔基很後悔,承認打他不對,陪他把油氈布又送回垃圾堆。朱鎔基當上海市長時,孩子出去留學,沒人知道其父位居要職。他靠刷盤子、打工度過了留學生活,現已回國。

看到這裏,我除了感歎,除了敬佩,也生出些“怨”來,朱鎔基同誌真不該如此責怪自己的兒子。一張油氈布別說是破 的,就是新的,又怎樣?別說是從垃圾堆裏撿來的,就是從別別人家拿的,又怎樣?何至於讓兒子把油氈布又送回垃圾堆,更何至於打兒子一個耳光?!了解了實情 之後,朱鎔基感到後悔,恐怕不隻是後悔,還有內疚吧?已為人父的我理解朱鎔基的這種心情。

同時我想這一耳光印在了兒子的心裏,在這一“來曆不明”的耳光裏,也許有兒子對父親的怨恨, 我更相信有兒子對父親的敬意和感激。有了打耳光這樣嚴格的要求,兒子今後的路會走得更正,兒子的人生會更飽滿,或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將來是這樣的 話,這有兒子自身的努力,也有父親耳光的功勞。

說過了打耳光的事,再說說朱鎔基兒子留學的事。已經身居上海市長和副總理的高位,兒子留學怎 麽還能刷盤子、打工?這件事又讓我驚詫不已。一個縣委書記也完全有條件讓自己的子女成為“海外闊少”,這樣一擲千金的“海外闊少”還少嗎,這樣的“海外闊 少”有多少是百姓家的子女?作為上海市長這樣的高級幹部,作為副總理這樣的國家領導人,朱鎔基怎麽會讓自己的兒子在國外如此“寒酸”,如此辛苦?不要你出麵,隻要說句話,也會有人把這一切都安排好的呀!

這就是朱鎔基!看了朱鎔基教子的故事,網友們作何感想,領導幹部又該作何感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