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絕外資可能引發反彈”

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警告稱,中國拒絕對外資開放本國經濟,可能造成事與願違的後果,鼓勵歐洲政界人士阻撓中國對歐投資。

德古赫特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個商務會議上表示,“中國的一些重要行業仍對歐盟投資者關閉或限製重重”。

他補充說:“歐洲開放而中國設置重重限製,這種根本的失衡助長了歐洲某些人的聲勢,他們認為中國投資是一種威脅,主張我們應當選擇性地篩查中國對歐盟投資。”

德古赫特發出這一警告之際,適逢歐盟債務危機日益驅使一些現金拮據的歐洲國家政府指望從中國獲得資金,但這也加劇了歐洲人的擔心,即他們可能在此過程中失去寶貴的國家資產。

這已導致歐盟方麵的一些政界人士,包括歐盟工業事務專員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推動成立一個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類似於美國采用的機製。迄今這方麵的努力尚未能獲得支持。

德古赫特是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個歐盟-中國商務會議上發表上述講話的。他抱怨稱,歐洲企業繼續被擋在中國政府合同門外。

“問題主要不在於從中國的法規可以預見到什麽,而在於外國企業就是無法贏得合同——除非這麽做符合中國的利益,”德古赫特表示。

他還暗示,歐盟將繼續關注中國向國有企業提供的各種不公平補貼,如低利率貸款和廉價土地,他認為,此類做法“位於中國經濟模式的核心”。

今年早些時候,歐盟把矛頭指向這類做法,首次對中國輸歐紙張征收反補貼關稅。

在處理對華貿易關係時,歐盟一直在竭盡全力把握對抗與合作的恰當組合。德古赫特在提出抱怨的同時也指出,歐中這兩個貿易夥伴之間的往來不斷發展,中國已成為歐盟產品的增長最快的市場。

爭取在中國獲得更大投資自由度,一向是曆任歐盟貿易專員任務的重中之重。但隻是在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後,各方對中國對歐投資的擔憂才變得更加敏感。

政府控製的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戰略行業大舉收購,這種前景使歐盟官員們震驚。

有關中國對歐洲的支持可能帶有附加條件的說法,在上周得到證實。中國總理溫家寶主張,歐盟應當考慮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換取中國承諾購買歐元區國家的國債。若歐盟作出中國爭取已久的這一讓步,歐洲企業將更難提出針對中國競爭對手的貿易申訴。

今年2月,塔亞尼和歐盟內部市場專員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致函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呼籲就歐洲是否要成立類似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的機構展開辯論。外國投資委員會使華盛頓方麵能夠以國家安全關切為由,否決外國投資。

盡管歐盟官員對這個構想仍然態度冷淡,但自那以來中國已出台了審核外國投資的計劃。德古赫特稱其為“一個退步,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對歐中雙邊貿易的不利影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