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格高於社會製度

主張民主和集權的雙方也許沒有看到,有些國家無論采用什麽製度,都難有起色,如菲律賓,墨西哥,阿根廷等等,因為他們的民族性就把他們的社會形態給定型了,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執政結果都一樣:貪汙腐化,貧富懸殊。另一些國家,無論采用什麽製度,無論誰執政都差不了哪去,如日本,北歐等等,所以,“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對整個國家也是適用的,即,民族的性格決定民族的命運。中國的經驗也多少印證了這一點,毛時代和鄧時代雖然政策差別很大,但是少數人壓迫多數人的基本形態完全一樣,都有極大的不公平性,髒亂差等現象依舊。

這聽上去有點宿命論,是不是大家就該心安理得地這樣無限期混下去了呢?也不全對,人還是可以有為的,隻是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同生物進化一樣十分緩慢,美國算是變得快的了,但它幾十年前還有種族隔離製度(再早一點,婦女還沒選舉權呢),現在已經有了一位黑人總統,其他國家演變的步調顯然要緩慢得多。

中國人口多,教育不普及,開放得晚,曆史和傳統的慣性極大,急不來,動作太大可能會翻船,最理想的情形(有點一廂情願)是出幾個英明領袖,巧妙地一步步引領人民走向公平,正義,透明,製衡的社會,以最小的社會代價實現最大的社會進步。那種大規模的群眾運動(無論以什麽名義)都極容易導致動蕩不安,偏離方向,事與願違;同時,堅持推進全民教育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才是社會進步的長期目標和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也就是說,當民族性提升時,社會進步便水到渠成。不知道中國高層和精英有多少人意識到了這點,並付諸行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