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首隻葡萄酒投資基金的問世,中國人對於優雅生活方式的新生品味,將要找到一個新的抒發渠道。
鼎紅基金(Dinghong Fund)計劃募集10億元人民幣(合1.56億美元)的資金,將投資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這兩個葡萄酒生產區的佳釀。近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呈現出繁榮景象,富人將法國上等葡萄酒的價格推升至創紀錄水平。
葡萄酒相關投資產品正開始起飛,得益於現代中國人對地位象征的迷戀,但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抵禦通脹的保護。
鼎紅將以過去10年來全球人氣上升的葡萄酒基金(如Vintage Wine Fund)為模板。其最低投資額為100萬元人民幣,投資鎖定期為5年,在此期間,基金經理人將挑選期酒和現貨葡萄酒。
該基金預計到9月底將完成首期2億元人民幣的募資。
該基金聯合創始人淩誌君表示,最大挑戰在於說服國內投資者保持冷靜。
她表示:“他們認為,以2億元人民幣起步是不夠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解釋,我們不可能一步投資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投資,是分散風險的更好方式。”
作為上海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acific Asset Management)董事長,淩誌君是一位專業理財人士,但隻能算得上一個業餘酒饕。該基金在葡萄酒方麵的專長,將來自波爾多葡萄酒釀造及經銷商Etablissements Jean-Pierre Moueix的中國首席代表張言誌。
該基金表示,預期年度回報率達到大約15%,這對中國投資者是一個頗為誘人的前景。目前中國投資者眼看著通脹侵蝕自己的儲蓄,而他們能夠用以對衝通脹的投資選擇不多:國內股市已連續兩年陷於低迷,政府正在遏製一度蒸蒸日上的樓市,而海外投資則受到嚴格限製。
一些分析師擔心,中國人對葡萄酒的興趣激增,有可能催生一個“波爾多泡沫”,長期而言有損於質量,因為買家注重品牌名稱,而非具體的釀造年份。但淩誌君表示,她的基金將專注於提高中國人對上等葡萄酒的鑒賞力,而不隻是作出明智的投資。
上等葡萄酒在中國仍是一種新奇事物,除此之外,中國人的不熟悉也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品酒方麵的描述如果按字麵意思翻譯,在中國人聽來會覺得怪異。舉例來說,對中國人來說,“帶有一絲黑莓的餘味”意義不大,因為絕大多數中國人從來沒有吃過黑莓。
鼎紅基金並不是有望提振中國葡萄酒購買量的唯一新項目。今年早些時候,上海市政府成立中國首個正式的葡萄酒交易所,這是一個互聯網平台,讓投資者與獲得批準的供應商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