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走日本“失落十年”路

本文內容已被 [ nWAY ] 在 2011-08-19 10:11: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環球時報 2011-08-18

8月初爆發的美國債務危機,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對全球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發展,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目前危機依然在演繹當中,變數依然很多,其中一些變化,已經開始讓人揪心。這裏麵影響最大的事件之一,可能是美聯儲在9日宣布,將把聯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曆史最低水平至少維持到2013年中期。簡單說,美聯儲提前宣告天下,未來兩年將實行極低的利率,極寬鬆的貨幣政策。
 
從美聯儲的角度,這可能無可厚非。眼下市場恐慌,需要打強心針救市;把眼光稍微放長,經濟不景氣,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此外,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未來要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降息也絕對是好事。從美國國內各方麵而言,美聯儲的政策都合情合理。而且目前市場恐慌,一下子宣布兩年的政策,說白了就是“表決心”、“穩軍心”。
 
問題是,實際效果如何?對別國的影響如何?美國經濟要擺脫衰退,需要一個增長引擎。發展中國家如中國,靠基礎設施、技術模仿、常規製造行業和出口就可以欣欣向榮。而作為全世界最大、最發達的經濟體,美國經濟要重拾活力,靠的隻能是兩條,一是消費,二是創新。
 
消費是美國經濟的主題,占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3以上。次貸危機導致美國家庭的財富大幅縮水,至今房價依然在下跌。在此背景下,消費獲得顯著增長是不可能的。
 
創新是過去20年來美國經濟活力的火車頭。上世紀80年代裏根執政,一係列供給方麵的政策,比如減稅,刺激了美國經濟的活力。此外,80年代的增長實際上是修複70年代滯漲的損失。進入90年代,美國經濟的亮點在於以個人電腦、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這是一次顯著的技術革命。2000年以後,美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變成低利率催生的房地產行業。
 
那麽,美國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裏?現在還不是很清晰。筆者不會據此認為美國經濟就此一蹶不振,因為在個人電腦和互聯網興起之前,我們也是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下一個增長點是什麽,什麽時候發生,也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新生力量發生的條件是什麽,也更不知道怎樣為它創造條件。一頭霧水之下,保持謹慎是應該的。
 
現在美聯儲的政策是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伯南克這位1929年大蕭條的學生念念不忘當年貨幣過緊加深大蕭條的教訓,金融危機以來大鬆貨幣閥門。可是,鬆貨幣不是萬能藥,危機之後還是要夯實經濟複蘇的基礎。危機爆發時,金融係統有流動性問題,注入流動性可以緩解問題的症狀,也能幫助避免不必要的連帶效應。危機之後,要著手解決基本麵的問題,貨幣政策就基本無能為力了。這就好比貨幣政策是“救急不救窮”的。危機爆發時鬆貨幣是應該的,是救“急”;危機平息後,還是要著手解決“窮”的問題。而灌貨幣之水是無助於解決窮的問題,否則天下就沒有窮國。
 
貨幣政策無助於解決美國的經濟增長問題,這在日本的經驗中已經相當明顯。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後開始大幅降息,並把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很低,1996-2010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隻有0.3。而且,日本還發明了一個現在的熱門詞匯:量化寬鬆。結果卻是日本經曆了一個,然後是另一個“失落的十年”。
 
日本的寬鬆貨幣政策,沒有能夠挽救日本經濟,卻產生常常被人忽視的副作用:套息交易,也就是低息借入日元,投資於高收益貨幣的投資產品。挾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資本市場開放的東風,套息交易把寬鬆的日元散布到全世界。
 
曆史驚人的相似,20年後美國經濟同樣因為地產泡沫陷入低迷,也同樣采取一樣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同的是,美國經濟比日本經濟大得多,美國的資本洪水遠大於日本,今天的全球資本市場更加開放,結果隻能是兩個,要麽美國的資本洪水衝垮全世界的資本市場,要麽大家都把資本市場的大門關起來。筆者大膽猜測,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進程,或許要走一段彎路。當然,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nWAY ≡ 遠古的風
  • 2011年美國債務危機的背後真相
  •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背後真相
  • “海歸、海不歸”的背後
  • 從數字窺天意
  • 日本3.11地震後短中長期世界政經大勢
  • 中國的複興及其世界的G(n)演變史
  • 人間正道是滄桑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