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控製中國的五個步驟

來源: xwu622 2011-08-17 12:26: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8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xwu622 ] 在 2011-08-17 12:26: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國際資本控製中國的五個步驟

一。控製零售業

  2004年初的調查表明,在大型綜合超市領域占據優勢地位的已經不是內資零售企業,在單店經營麵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299家超市門店中,內資企業的營業額所占分額僅26.05%。[1]

  根據WTO協議,我國從2004年12月起,允許外資在華設立合資、獨資批發零售企業。實際上1992年起我國商業領域已經開放。在2004前的3年過渡期,各大跨國零售巨頭即紛紛進入各大城市,爭搶我潛力巨大的零售市場。各地政府紛紛違規引進跨國大零售商,並給以種種優惠。

  至2003年,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業大部已進入中國,設立了300多家大型超市,占高端零售業80%以上,基本完成了在一線城市的布局。在一些大城市,外資零售企業包攬了銷售額的前三位。

  2005年起,跨國零售商加速向內地二、三線城市擴展投資。現己進入中國大陸的歐美日韓及港澳台知名零售商集團己近300家,大量開展市場調研,在各大中城市開設經營點1,400多個,甚至開始進入20萬人口的小城市。當年商務部批準外資商業企業1027個,等於過去12年總和的3倍,批準外資零售企業187家(包括外商獨資124家),等於上年的6倍。

2005年,我國批發零售業業FDI合同項目2606個(增53.1%),實際投資10.4億美元(增40.5%)。 
  2006年合同項目數4664個(增79.2%),實際投資17.9億美元(增72.1%)。

  2006年,前5大外資零售商(家樂福33、沃爾瑪15、麥德龍、卜蜂蓮花(泰國正大集團)、樂購(英國Tesco)在內地門店數量平均增加20%以上。

  2006年,我國消費零售額同比增長11.7%,其中連鎖店100強增長25%。而前30家連鎖店即占社會消費零售額的9%,其中多數是跨國零售企業,單店銷售2.15億元,增長額大大高於國內同業的增長速度。

  德國麥德龍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商,1995年與中國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合資,開設現購自運商場(麵向企業的自助批發倉儲商場)。至2006年已在25個城市開設了29家同類商場,其負責人戴吉特表示:未來五年計劃在京開設5-6家同類商場。
  2008年,法國家樂福在國內大賣場已超過100家。該集團中國區已直接受總部管理,占其全球擴張計劃的近1/5。
  美國沃爾瑪(世界第一)的超市門店已達174家,取代家樂福成為中國超市老大。2006年新增的門店幾乎全部分布在二、三線城市。該公司聲稱,今後25年將再開300家分店;未來5年在華再招募員工15萬人。[2]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2004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顯示,沃爾瑪以76.3億元的銷售額在當年連鎖百強企業中位列第20名;而《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名單中,沃爾瑪已位列第9名,其營業額高達278億元。[4]

  自2004年12月11日起,中國取消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數量和設立方式等方麵的限製,外資零售業在我國進入了加速擴張的時期。至2009年,外資零售業已經控製了我國零售業的半壁江山。[3]

  英國谘詢公司歐睿谘詢的研究報告,高鑫零售(台灣法國合資)2010年在大陸超市市場占有率為12%,沃爾瑪(包括好又多)的市場份額位居其後,為11.2%,華潤創業為9.8%,家樂福為8.1%。[5]

  2009年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掀起普遍的商業地產開發熱潮,其中以自建購物中心最為熱火。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教授說:“外資正從單一業態擴張發展到整合餐飲休閑娛樂所有業態在內的中國零售業服務業的完整戰略謀劃,全麵瓜分中國零售區域市場。”介於中國本土零售業由來已久的市場不公平環境飽受外資零售巨頭的打壓,顧國建認為長此以往中國本土零售業將失去話語權。[6]

  外資還正在加速進軍中國零售業。2010年中國新增批發零售業外企6786家,比上年增長33.1%。外商對華批發零售業直接投資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4%。[12]

  中國還是有大的民族零售企業的。例如國美電器曾是中國最大的電器零售商,2007年在中國企業500強名列37。別著急,這種問題有辦法解決。2008年國美主要股東黃光裕因操縱股價罪被捕, 2010年法院認定黃光裕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據說他對其兄黃俊欽控股的ST金泰股價進行操縱。另外是國美在香港上市的港元融資無法轉回國內,在國內又貸不到款,因此作了違法的事。[7] 黃光裕上訴被駁回。在黃光裕入獄後,國美電器股票從18.5港元跌至1港元。2009年6月,美國貝恩資本用32億港元抄底購買了國美電器32.26%股份,僅次於大股東黃光裕家族的34.46%。如果貝恩和持有6%股份的美國摩根銀行合作,兩家將大於黃光裕的股份。[8]

  在中國的環境下,民企不給官員送禮辦不成事,給官員送禮又違法。哪個企業還找不出點違反稅法的事?實在不行還可以製造一個強奸罪。外資要想掌控一個民企,辦法是很多的。

  直接收購民企也是一種方法。國內第四大電器連鎖店五星電器被美國百思買收購。

  另一種方法是劉明康的銀監會下令停止某個民企的銀行貸款,迫使它屈膝向外資求救。

  世界著名的谘詢公司麥卡錫曾經做過預測:隨著WTO的進程,中國流通市場主要份額都會被外資攫取或者占領。[10]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於國際資本來說,中國月宮上天,航母下水,汶川地震,動車追尾都是小事,而大事是超市中幾元,幾十元的購物。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一個一個百分點地爭取零售市場份額。當外資基本控製了零售業,量變就會轉化為質變。國際資本是有耐心的,即使這一階段需要幾十年也不算長。

  有人會認為隻要政府製定法規,限製外資在零售業擴張就可以避免外資控製零售業。沒那麽容易。中國加入WTO時許諾不限製外商零售業的地域,股權和數量。[11] 從這點來說,2001年12月11日生效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堪比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除非中國退出世貿,否則無法阻止外資控製零售業。但另一方麵,退出世貿將是對政府聲譽的致命打擊。


二。控製消費品產業。
  控製了零售業之後,控製消費品產業就是水到渠成。你廠家產品再物美價廉,我不買,你就隻好倒閉。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控製民用消費品產業。

  實際上這一步是可以和第一步同時進行的,而且已經快要完成。現在大多數消費品行業已經被外資控製,甚至有些不經過一般零售店的消費品如汽車早已被外商控製。

  2011年1~7月,乘用車自主品牌銷售僅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7%。而且“自主品牌”並不一定都是民企。連專業記者都抱怨:“做了那麽多年行業記者,現在反而對什麽叫自主品牌摸不著頭腦了,那麽普通消費者就更加一頭霧水。”[9]。汽車行業實際上是被外資控製了。宣傳上用定義不清的“自主品牌”模糊一下,美化一下。

  中國的大量名牌企業被外資收購:
   樂百氏(飲料)被法國達能收購。
   三笑(牙刷牙膏)被高露沽收購。
   蘇泊爾(電飯鍋)被法國SEB收購。
   大寶(化妝品)被美國強生收購。
   雙匯(肉食品)被美國高盛收購。
   南孚電池被美國吉列收購。
   匯源(飲料)被美國可口可樂收購。
   哈爾濱啤酒被AB集團收購。
   。。。。。。。。。。。。。。。。。
  這個名單很長很長。


三。控製媒體。
  控製了消費品產業之後,就可以控製媒體。媒體是靠廣告吃飯的,廣告是消費品廠家出錢的,核電站和航母不會在媒體上做廣告。哪家媒體說話我愛聽,就在哪家做廣告。討厭的媒體就讓他餓死。
   
  有時不必如此麻煩,隻要邀請媒體關鍵人物出國訪問幾次,或者為其子女在外企安排個工作就可以廉價收買。當然收買費用會隨物價同時上漲。例如以前是安排個工作就可以,現在要安排個好工作才可以。

四。控製政府。
  控製了媒體就能操縱輿論。電台專門采訪那些觀點與己一致的官員、專家、學者、精英。報紙專門刊登他們的文章。以此影響輿論,左右民眾。對官員的優缺點有傾向性地報道,對各項法規有選擇地褒貶。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終究是可以把政府調教得稱心如意。你看現在才稍稍調教,有些高級官員就已經開始主張多黨製了。
 
  如果中國實行多黨製,改造政府的過程會非常容易: 喜歡哪個競選人就多給他競選經費和媒體支持,他選上的可能性就大。即使一次選不上,下次再試。隻要有一次成功,就可以修改法律,永久地保護國際資本的利益。

  這不是臆想,實際上國企改製(賤賣國企)時已經演習過一次。當時眾多官員、專家、學者、精英在幾乎所有的媒體上從各個角度分析國企改製的必要性,描繪出一幅改製後花團錦簇的美好前景。結果是大量的國企被賤賣,至今無人追究參與賤賣並攫取暴利的人。

  一旦國際資本控製了中國政府,中國的月宮、航母等就都為人作嫁,成了國際資本的工具。現在很神氣的中國富豪和太子黨也要淪為國際資本的打工仔。

五。控製印鈔權。
  這個比較難。美國1776年建國,國際資本到1913年才拿到印鈔權,用了137年。也許在中國要用更長時間。但隻要能控製政府,國際資本有信心拿到印鈔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 央視國際: 我國內資企業在零售市場所占份額呈下降趨勢 2004-03-27
[2] 高梁: 外資占領零售業高端,威脅我經濟安全 2008-4-17
[3] 張佳佳: 正在被外資吞噬的零售業 2009-09-03
[4] 邱林: 誰在乎中國零售業遭遇外資“冷暴力”? 2010-02-08
[5] 楊桐: 零售業風起雲湧 本土零售巨頭能否抗衡外資大鱷 2011-07-21
[6] 中國商報:專家建言管控外資零售巨頭在華圈地 2010-03-04
[7] 百度百科: 國美電器,黃光裕
[8] 新浪財經: 國美電器
[9] 王燦彬: 請問什麽是“自主品牌”? 2010-12-27
[10] 張文中: 不能讓外企控製了中國流通業 2006-03-11
[11] 人民網: 外商投資限製將取消 內資零售業須當心 2004-10-13
[12] 國家統計局: 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1-02-28

所有跟帖: 

真心希望有人能論證我的推理是錯誤的。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7/2011 postreply 15:55:00

同意 -武裝- 給 武裝 發送悄悄話 (37 bytes) () 08/17/2011 postreply 18:13:35

看得深透 -出入自在- 給 出入自在 發送悄悄話 出入自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7/2011 postreply 18:19: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