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美國媒體揭秘:美國到底如何低估了中國- unit-

美國媒體震撼揭秘:美國到底如何低估了中國 2011-08-13 03:39:59

華盛頓郵報日前發表美國彼德森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阿文德·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題目是“我們如何低估了中國。”  

  文章說,“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經濟超級大國即將舉行第三次戰略和經濟對話。在具體的問題之外,對美國和全世界來說真正的問題是中國越來越明顯的經濟支配地位。

  胡錦濤主席今年1月訪問美國之後,奧巴馬總統發表的國情谘文顯示出,美國的政策製定者擔憂中國是一個可能的競爭對手,或許是威脅。中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方麵的實力不斷增強,而且是美國的大債權國。但是,從人們對奧巴馬國情谘文的反應來看,這一威脅沒有被看作是迫在眉睫。

  一些人指出,40年前和20年前俄羅斯和日本分別崛起的時候,也有人說過同樣的話,結果那些所謂的威脅不過是虛驚一場。但是,萬一這種威脅之大超乎美國政策製定者的想象呢?”

  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說,“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字,美國20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4萬7千億美元,是中國5萬8千億的兩倍以上,美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的11倍以上。高盛投資銀行預測中國經濟在2025年之前不會超過美國。美國人也為自己社會開放、創業精神和世界級大學和研究機構無與倫比而感到滿意。”

  但是,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說,“這些想法或許過於樂觀了。支持這些樂觀想法的數字有些誤導,因為這些數字是基於把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務價值轉換成市場兌換價的美元價值。人們早就明白,利用貨幣兌換價來估量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對不同的國家的真正價格是誤導的。幾種商品和服務,如醫療、零售、建築等等,是不能夠跨越國境進行交易的,而這些商品和服務在窮國比較廉價,因為窮國的勞動力豐富。利用市場外匯兌換價來比較不同國家的生活水平會低估窮國的人在獲得這些商品和服務時所得到的好處。購買力平價估計可以把這種價格的不同納入考慮,因此是一種計算和比較不同國家的生活和經濟產出的相對更好的方式。”

  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說,“我的計算顯示,中國經濟規模在2010年按照購買力折算價值14萬8千億美元,超過了美國。按照這種計算,美國人的人均財富隻是中國人的4倍,而不是通常算法所顯示的11倍。在衡量經濟產出和資源的時候,使用不同的方式不僅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也有實際意義,尤其是在討論國家實力和經濟支配地位的時候。   

按照傳統的算法,在發生衝突的時候,美國動員軍事資源的能力是中國的3倍。而按照購買力平價標準來計算,傳統的估算顯著地高估了美國的能力。既然美國軍人的服務,以及其他在美國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構成美軍真正的資源,那麽,購買力平價就必須納入考慮。”

  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說,“中國不斷增加的經濟優勢將來隻能更明顯,因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率在近期的將來會持續地顯著高於美國。到2030年,我預計中國經濟規模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是美國的兩倍。……經濟規模、貿易優勢和債權國地位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將使中國獲得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享受了大約五六十年的經濟支配地位……”

  蘇布拉馬尼安的文章說,“這種局麵將在兩個方麵具有重要性。美國對中國的影響能力將大大降低。在美國強烈求之下,中國還是不願意改變其貨幣匯率政策,就已經表明了這一點。另外,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推出的開放貿易和金融體製將越來越多地要聽憑中國的支持或瓦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