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
黑龍江方正縣為當年日本侵華時開拓團歿於荒郊野外的團民公墓設立了名錄牆,將數年來尋訪到的死者名錄鐫刻於上。此舉一經曝光,被許多國人詬病為“替侵華日軍立碑”。當地政府官員認為是公眾對其誤解了,他們隻想警示教育後人。此解釋在網絡上依然受到廣泛質疑。
要討論這件事,首先要盡量弄清曆史的真相和現實的真相。百度百科對“開拓團”這一詞匯的解釋是:1936年5月,日本關東軍製定了所謂的“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大批日本農業貧民源源不斷地擁入中國東北,成為“日本開拓團”。到1945年,日本組織了共計14批次、總數為7萬戶、20萬人的集團式開拓移民團侵略中國東北這應該是相當接近曆史真實、持論公允的解釋。
正如侵華日軍中的士兵多數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一樣,來東北“開拓”的日本農民,或許在日常生活中和中國人一樣,多數並非什麽奸惡之徒。但必須承認,“開拓團”就是武裝殖民,這些“開拓者”向東北移民的行為,屬於日本侵華的一部分,這些團員,也都是當年日本侵華的“國家工程”參與者。在當年日本政府的宣傳下,全國上下彌漫著“征服支那”的狂熱,要將發動侵華戰爭的高層人士和參與侵略的普通人分開是很困難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寬厚仁義、胸懷博大的民族,在戰後從政府到國民,對日本侵略者普遍采取以德報怨的寬恕態度,中國東北老百姓收養“開拓團”的眾多棄兒與孤兒便是典型的例子。但寬恕絕不意味著喪失立場,混淆是非。對日本“開拓團”一些成員戰後悲慘的境遇可以予以同情,甚至提供必要幫助。但侵略戰爭的受害方若進一步以某種形式來紀念,那就超越了底線。
當地政府在名錄牆上引用周恩來總理當年指示中國地方政府掩埋“開拓團”死難者的骨骸,並不能證明設立“名錄牆”的合理性。瘞埋荒郊野外的無主骨骸,在中國傳統社會是一種體現人道主義精神的善舉,一場戰爭或瘟疫後,不論死者生前行為是正義還是邪惡的,當地的紳士官府往往會發動百姓將骨骸埋葬,這是珍重生命的基本倫理。然而,立碑就帶有紀念的性質了鐫刻死者名字的名錄牆就是一種紀念碑。受害者這樣做已經不是什麽以德報怨,而是糊塗到不辨是非了,尤其是受害一方的地方政府來做,更是匪夷所思。如果說,這些“開拓團”成員當年死在饑寒交迫中,他們的同伴在回國前為其掩埋並立碑,後來的一些中國人可能會認為這些碑是恥辱,但恥辱也是曆史,若從尊重曆史事實出發,保留這些碑也能被理解。但原本沒有碑,受害者非得替他們立碑,這不是尊重曆史,而是自取其辱。
“警示教育後人” “不忘侵略戰爭對兩國人民的傷害”之類政治上正確的宏大敘述,並不能掩蓋“名錄牆”的荒謬。日本政客參拜供養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多數也有“安慰亡靈” “警醒後人”“反思戰爭”“珍惜和平”之類冠冕堂皇的說辭,難道因此其行為就正當了?至於與紀念日本孤兒和乞兒的中國養父母並列,我覺得是對那些中國養父母的侮辱。
有報道說,當地有關部門要求商家牌匾上須有日文。兩國不能因為有交戰曆史就永遠不相往來,中斷正常的貿易。但相互之間有再大的經貿利益,也絕不能罔顧道義,是非正邪的標準不能因金錢而改變。英國當年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國人治理殖民地客觀上說比日本人“仁慈”多了,非洲一些國家在掙脫英、法殖民統治後,多年陷入動亂,國民經濟甚至出現衰退,如印度、巴基斯坦這些原為英國殖民地的國家,獨立後和英國還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但不能因此就肯定當年英國的殖民行為。英國繼續統治印度,也許其人均收入更高,基礎設施更好,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難道當年甘地領導的獨立運動是多餘的?
就算方正縣政府修“名錄牆”是真想“警示教育後人”,撇開曆史觀這類學理上的爭論,政府行為起碼有一個考量標準:民意,哪怕是失之偏頗不甚理智的民意也應該受到尊重。從這一行為在網上激起的軒然大波來看,“名錄牆”的民意基礎又何在呢? (作者係曆史文化學者)
作者: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