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螺:點評2011年7月16日-7月18日《參考消息》

來源: nWAY 2011-07-18 21:51: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nWAY ] 在 2011-07-18 21:51: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011年7月16日參考消息

《菅直人“去核電”言論捅了馬蜂窩》,日本《讀賣新聞》網站7月15日報道,共同社東京7月14日電。實際上,菅直人講的隻不過是削弱核電,而不是完全去除核電,盡管這樣,還是引起了日本民族主義勢力的反對(有人將這部分人歸到極右勢力,但我認為這種歸法不夠準確,因為這部分人實際上也是反對美國對日本的殖民主義行為的,所以不能用極右派這個概念籠統的稱呼他們)。反對“去核電”的人實際上是非常清楚核電對日本的重要性的,不僅是能源獨立的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問題。但是,日本在每一個方麵的獨立追求都將與美國對它的半殖民統治的要求產生衝突,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所謂的日本右翼集團內部是存在根本的分歧的。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所謂左派是支持“去核”的,而這一點恰恰與美國對日本的要求是相符的。所以,不要簡單地以為日本的“左派”或者歐盟的“左翼”就是與美國唱反調的,恰恰相反,在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很多問題上,日本、歐盟的右翼比左翼更能維護本國和本民族的利益,這是因為美日歐的民族主義者基本上都是右翼陣營的,這一點是與中國截然相反的。

在日本是否應該去核的問題上,我們對照一下德國的情況就會發現,德國去核的決心很大,行動很堅決,換言之,德國統治集團的妥協性比日本要大很多。日本在美國如此直接的壓力下,居然還有那麽強大的反對聲音,而且菅直人也隻是將削弱核電的比例而已。這與德國完全退出核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狀況,可能有很多原因,我們隻能略加舉出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德國的地理位置比日本要好,德國與周邊的聯絡條件明顯好於日本,因此,德國從歐洲其他國家獲得能源供給的條件比日本從亞洲其他國家獲得能源供給的條件要好得多,所以,德國敢於擱置核能開發。其次,德國的沿海地區很小,所以,核電基本都在內陸,這樣一來,如果發生核事故,其危害就要超過日本(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必須嚴格禁止在內陸,特別是內河中上遊地區建核電項目,一旦出現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像廣東韶關核電這樣的項目應該堅決禁止)其三,日本比德國對美國更有用,從美國的戰略角度而言,日本盡管也是它轉嫁危機的重要對象,但是,在轉嫁危機前,對日本還是要物盡其用,美國希望日本竭盡全力去遏製中國和俄羅斯,為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利益做最後的貢獻。而美國能夠從德國身上獲得的東西就沒那麽多了,或者反過來說,德國能夠孝敬給美國的東西不如日本能夠孝敬給美國的那麽多,由於德國的能源有一部分來自俄羅斯,因此,指望德國公開和俄羅斯唱對台戲,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俄羅斯自己實際上缺乏戰略眼光,沒有及時修通向日本提供石油和天然氣的管道,如果俄羅斯能夠讓日本在能源安全上對它產生依賴,那麽日本就不會向現在這麽聽美國的話了,屆時整個國際形勢會更有利於俄羅斯),因此,的德國而言,它能夠向美國做出的讓步隻能在較少的範圍內選擇,除了滿足美國的金融審查要求外,也就隻能在去核這樣的問題上對美國做出實際的讓步了。因為,諸如向美國提供西門子工控設備的源代碼從而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破壞以及參合到美國破壞東南亞局勢的行動中(介入泰國內政)等等舉動,其後果都不是由德國單方麵所能決定的,換言之,美國未必能夠從中獲得實利,因此,反過來,美國如果要從德國身上獲得一些實利的話,那麽隻能從德國直接可以拿得出來的東西上著手,而“去核”就是其中之一。其四,日本並不存在日元獨立的問題,而德國卻存在歐元獨立的問題,因此,在貨幣問題上,德國更容易被美國牽製。更重要的是,國際金融資本現在選擇的是歐盟而不是日本作為它的第二窟,因此,在國際金融霸權爭奪方麵,日本反而成為了美國的統戰
對象,而德國卻是美國主要打擊的對象。因此,日本更有條件在“去核”問題上“說不”。第五,從美國資本的布局來看,美國核電巨頭西屋公司已經賣給日本了,實際上日本的核電事業已經成為了美國核電事業的一部分,美國實際上是要利用日本的科研人員與資金降低美國核電事業的研製成本,因此,日本保留部分核電項目的決定是符合美國的既得利益的,當然,美國要控製的是日本自己獨立的核事業,畢竟,美國是很害怕日本擁有核武器的。

《西方猛攻中國收緊稀土出口》,《日本經濟新聞》7月15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7月14日報道,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15日報道,路透社華盛頓7月14日電,日本《產經新聞》7月15日報道。商務部14日公布2011年第二批一般貿易稀土出口配額,共計15738噸,該數字較去年第二批配額7976噸,增加約97.3%。據悉,商務部已於2010年12月28日公布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4446噸。2011年兩批稀土出口配額共計30184噸,較2010年略減74噸。顯而易見,西方的猛攻收到了成效,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民言而無信,根本就沒有實行收緊稀土出口的政策,居然將出口配額增加了97.3%,這是典型的喪權辱國。有關部門根本就不拿中國人民的意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當作一回事,反而整天對洋人的意見唯唯諾諾,而且還三天兩頭地拿洋人的意見來欺壓中國人民,這種狀況隻有在晚清和民國的時候才會見到,現在居然又出現了,而且還恬不知恥,這種部門不整頓,中國人民就沒有活路了。

《人民幣國際化副作用“始料未及”》,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5日文章。據美報分析,中國在使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中所犯的錯誤凸顯出中國這一政策核心的一個根本矛盾:中國政府希望牢牢控製人民幣的匯率以促進出口,與此同時又想鼓勵更多外國公司和投資者使用人民幣。中國試圖通過嚴格控製升值幅度來減慢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但這一國際化的家戶卻給人民幣帶來了升值壓力。

我們且不管美國人的真實意圖為何,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美報文章的上述分析是客觀的(不過,要注意的是,有正確的分析未必有正確的藥方,而且,美國開出來的往往是毒藥)。這的確也是中國當前金融政策中的一個“兩難”問題。而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兩難”問題,關鍵一點就是中國的出口並不是靠“技術”取勝的,而是靠“成本”取勝的,因此,匯率對中國出口市場的影響很大。也正是因為中國現在還不具備像美、日、歐那樣靠技術來占領國際市場的能力,因此,能夠保證中國出口通暢的條件是極其脆弱的,而且幾乎是控製在美國手裏的,因此,中國在目前狀態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必然是極其危險的,而這也是筆者反對人民幣在時下狀況下搞國際化的原因。美報的意圖很明顯,它是將人民幣國際化作為一個前提來開藥方的,其用意就是要求中國進一步放任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但是,如此一來,中國就將進一步拓寬美國向中國轉嫁危機的通道,因此,反過來說,如果中國要穩定經濟狀況的話,特別是要控製國內通脹形勢的話,實際上,非但應該謹慎處理人民幣國際化問題,而且,從現實狀況而言,根本就應該停止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尤其是中國央行正在搞的人民幣FDI更是一個隻對外資有利同時對國內經濟有重大負麵影響的東西,最直接的負麵效果就是會極大地增加通脹控製中的不確定性因素,這明顯是在自虐,根本就不應該搞。

2011年7月17日參考消息

《敘反對派籌組“統一陣線”》,美聯社貝魯特7月16日電,路透社伊斯坦布爾7月16日電,法新社伊斯坦布爾7月16日電。在敘利亞問題之前,盡管阿拉伯世界真正實行王室統治的國家一個也沒有被所謂的民主革命給顛覆掉,然而,人們還是往往容易被中東北非動亂表麵上追求民主自由的外衣所蒙蔽,或多或少地總以為那些動蕩本身是阿拉伯人民向往民主的反應,或者說,人們總還是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方傳媒的輿論導向,沒有認識到這場動亂的本質是西方新舊殖民主義勢力對中東北非發動的一場新的殖民主義性質的戰爭,是西方列強為了擺脫經濟金融危機而采取的向外轉嫁危機的動作的產物。然而,隨著利比亞問題的演變,人們從美歐在利比亞問題上的分歧中,以及美歐在不同國家發生的動蕩事件中所采取的雙重標準中,逐漸感悟到了那些所謂的民運人士的洋買辦本質。有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埃及,在穆巴拉克時期,西方對埃及民眾的暴動行為是大加讚賞和大肆鼓勵的,然而,在穆巴拉克倒台後,西方媒體則對埃及民主的暴動行為要麽采取和埃及現政府同樣的態度,要麽根本就冷處理。

當然,最能讓人看清中東北非動蕩本質的事件就是現在發生在敘利亞的事件,由於嫌敘利亞的造反力量還不夠強大,美國駐敘利亞大使親自上街參與敘利亞造反派的運動,而且,在此之前,美國國務卿已經公開宣傳敘利亞總統已經“失去合法性”了,換言之,美國正在試圖用它自己的針對敘利亞現政府的敵對行動來展現敘利亞人民的“民主革命運動”。但是,就算敘利亞政府被推翻了,那也是美國政府的功勞,當然還有歐盟諸國的努力,不過,和敘利亞人民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關係,也根本無法證明那就是敘利亞人民的民主革命的產物,正如人們越來越不相信利比亞目前的動蕩局麵是利比亞人民民主革命的產物一樣。這也就是說,美國現在隻不過是借民主革命的由頭來行推翻敘利亞政府之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敘利亞政府居然至今還沒有和美國撕破臉皮,這也就意味著,敘利亞領導人正在犯和卡紮菲一樣的錯誤——對美歐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沒有認清美國自身危機的嚴重性,因此也就沒有充分意識到美國擺脫危機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是空前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的態度,盡管利比亞問題鬧了很長時間了,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並沒有正式承認利比亞的造反派具有合法性,就是在伊斯蘭世界,也隻有少數國家承認了利比亞造反派的合法性,而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土耳其又為敘利亞的造反派提供運動場所,顯然,如果敘利亞將來真的發生如利比亞那樣的動蕩局麵的話,土耳其——作為敘利亞的領國——恐怕就會成為敘利亞造反派的大後方了。當然,或許從土耳其的立場來看,無論是作為北約的成員來說,還是從它為了盡早加入歐盟這個角度來說,這些舉動都是有理由的。但是,這些所謂的理其實不過是殖民主義者的理,相反,正是因為土耳其越來越按殖民主義者宣傳的道理行事,因此,反過來就使得土耳其自己越來越脫離群眾,越來越孤立了。就在前幾天,土耳其政府還和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分子交了火。不知道土耳其政府是否想過,如果將來美歐在土耳其境內製造庫爾德獨立問題的話,土耳其還能從哪裏獲得支持呢?

《美債危機使奧巴馬“走投無路”,美總統拒絕削減一萬億防務開支》,法國《費加羅報》7月15日文章,美國《防務新聞》周刊7月15日一期報道。一方麵,美國資本要求美國政府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另一方麵,美國總統要維護軍工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拒絕削減防務開支,事實上,美國的防務開支反而還增加了一些。因此,美國將不得不以更大的幅度削減公開服務方麵的開支,按中國某些漢奸的話來說,就是將更多的公共服務交由社會力量來提供,而所謂的社會力量實際上就是私有資本,而一旦讓私有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那麽由於私有資本天然的資本增殖需要,由社會力量提供的公共服務的價格必然遠高於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價格,換言之,公共服務產品必將大幅度漲價,當然,由此也就必然造成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最後,實際遭受損失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

《世貿組織作出裁決,歐盟對中國緊固件征反傾銷稅違規》,埃菲社日內瓦7月15日電。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勝利。”從形式上看來,的確像是這麽一回事。但是,這個所謂的勝利的實質是WTO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向發達國家出口廉價商品的合法性”,這也就是說,就算歐盟服從WTO的裁決,那麽最後的結果也是歐盟能夠從中國進口更多的廉價碳鋼緊固件而已,最後還是有利於歐盟自己抑製通脹的。反過來,對中國而言,毫無益處。

但是,國內外敵對勢力一定會大肆稱讚WTO的這一裁決,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向中國大多數稀裏糊塗的民眾證明“WTO的裁決是公正的”,如果中國民眾接受了這一謬論的話,那麽中國民眾在邏輯上就無法反對WTO對中國“限製資源品出口違規”的裁決了。屆時,中國民眾還怎麽保護我們自己的稀缺資源,還怎麽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還怎麽保護稀土呢?

對中國而言,要采取軟硬不吃的態度,有利於我國的裁決,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不利於我國的裁決,我國決不能接受。誰接受,誰就是漢奸賣國賊。

《專門出台運動員安全用餐指南,世泳賽凸顯中國食品安全軟肋》,英國《泰晤士報》網站7月15日報道。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人民群眾的關注,但是,非常無奈的是,人民群眾盡管關注很多,但是人民群眾並不是政策措施的製定者,因此,人民群眾本身並沒有能力控製食品安全問題。而能夠控製食品安全問題的政策製定者卻因個人和小集團的私利而肆意放鬆食品安全標準,並且還恬不知恥的將那些足以危害中華民族繁衍的轉基因食品作為科技進步的標誌而大肆宣傳,並且還極其卑鄙下流無恥地指責人民群眾科學素養底下——不懂得那些高科技。但是,對於廣大人民群眾而言,並不需要那些所謂被高科技處理過的食品,人民群眾隻要純天然的或由純天然原料製成的食品就可以了。更加令人氣憤的是,漢奸自己卻是吃著特供的純天然食品,卻要人民群眾吃這些高科技食品,真是陰險惡毒之極。

2011年7月18日參考消息

《奧巴馬見達賴給中美關係添堵》,美國之音電台網站7月16日報道,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7月17日報道,美國之音電台網站7月17日報道,日本《每日新聞》7月17日報道,路透社華盛頓7月16日電,英國廣播公司7月16日報道,伊朗新聞電視台網站7月16日報道,墨西哥《改革報》7月16日報道,日本《讀賣新聞》7月17日報道,《日本經濟新聞》7月17日報道,香港《星島日報》7月17日報道。隨著美國自身危機的日益加重,美國對外轉移危機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因此,如果說美國會見達賴一事不會對中美關係造成重創這個說法還能過得去的話,那麽中美關係是否能夠經受得住一連串的重創呢?美國幹涉我南海事務算不算重創了中美關係呢?美國聯合韓國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威脅中國的生存環境,這算不算重創了中美關係呢?美國強行向台灣武裝割據集團出售武器,這算不算重創了中美關係呢?美國帶頭強迫中國出口稀土等稀缺自然資源,這算不算重創了中美關係呢?美國企業在華生產、銷售不安全的飲品、食品和藥品,破壞了中國的生態環境,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安全,這算不算重創了中美關係呢?

盡管中國的有關方麵大都作出了反應,但是,這些反應卻往往讓中國人民的心裏更堵得慌。當然,有關方麵可以用“自己力有所不及”來推脫自己的責任,但是,美國之所以總是“無視中方的反對”,那恐怕不僅僅是中國有關方麵“力不及”,更多的恐怕是有關方麵“力不給”,也正因為有關方麵所做的反應“力道不夠”,所以才不能觸痛美國而使其有所收斂。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方的反應是否“強硬”,那是不能根據有關媒體自己的評判為依據的,而是要視美方的具體反應來判斷,如果美方一如既往,毫無收斂的話,那麽隻能反過來證明中方的反應是不夠強硬的。反過來說,中方把自己的這種不能觸痛美國卻被冠以“強硬反應”的做法是一種典型的自欺欺人的愚民舉措,不過,除了美國外,中國人民的大多數也已經看穿了這個把戲,因此,希望有關部門想一個新的舉措來展現自己的“強硬”。

《英國警方逮捕默多克愛將》,法新社倫敦7月17日電。隨著默多克所控製的媒體集團陷入更多的醜聞之中,此前媒體及媒體人自己所一直標榜的所謂獨立性已經被打得粉碎了,默多克危機的一個積極意義就是破除了很多人對媒體及媒體人具有獨立性的迷信。而這些政媒勾結的醜聞之所以能接二連三的暴露出來,除了媒體業內的狗咬狗外,另一個傳聞就是默多克家族內部在分配默多克財產的問題上起了內訌。由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巴菲特家族在分配財產時所出現的問題。默多克和巴菲特都麵臨如何分配遺產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在成為他們各自集團內部出現內訌的直接原因。

我們以前討論過個人在曆史上的作用問題,就資本家本人的曆史作用而言,他所掌控的資本的壟斷程度越高,他個人對曆史的作用就越大,當然,這個作用是從兩方麵而言的,一方麵,他個人的存在對他所掌控的壟斷資本對社會的統治具有可持續性,換言之,隻要掌握壟斷資本的資本家老而不死,那麽這一壟斷資本對社會的統治就很難動搖,或者說,由壟斷資本控製的國家內部很難出現致命的危機,因此,在這個時期,危機往往來自外部,反過來,另一方麵,如果這個資本家死掉了,那麽由他生前所控製的壟斷資本就會因為他的死而失控,進而對社會造成破壞,當然,這個社會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其破壞的是資本主義自身的生存環境。在資本家死後的一段時間內,資本集團內部為了爭奪對壟斷資本的控製權,需要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而這一鬥爭規模的大小就會對整個社會的階級鬥爭產生相應的影響,資本集團內部的鬥爭越激烈,就越能為無產階級通過武裝革命奪取政權創造越大的機遇。

在理解反動人物在曆史上的作用這個問題上,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慈禧之死,滿清雖屢遭危機而不倒,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慈禧對政權的嚴密控製,盡管清廷的髒腑都腐爛透了,但是,慈禧作為朝廷的象征隻要存在一天,滿清朝廷對全國的威懾就還能延續一天,很多人對滿清朝廷的恐懼也就還要延長一天。等到了慈禧死掉後,滿清朝廷對全國人民所剩下的最後一絲恐怖也消失了,思想牢籠有了被徹底衝破的條件,因此,才極大地激發起全國人民推翻滿清統治的決心和信心。

民主製,特別是任期製,的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然而,資本主義國家的任期製隻是作為資本意誌執行者的政客們的任期製,並不是真正決定資本主義國家大政方針和人事安排的資本家的任期製,資本家恰恰是延用了封建統治者的終生製。因此,資本家的生死問題,特別是掌握著壟斷資本的資本家的生死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把人對資本的掌控與否理解為資本家的生死與否,失去資本的資本家就不再是資本家了——這個資本家對這個資本而言就是一個已經死掉的人),將極大地影響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而且還將在資本主義的不同時期對階級革命的進程產生不同的影響。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經濟金融危機正在深化發展著,如果此時接二連三地出現壟斷資本家死掉的事情,那麽必然會加重資本主義危機的程度。從另一個方麵而言,加強壟斷是資本家克服資本主義危機的辦法,因此,由資本家之死所導致的分家產問題——因為它正好與加強集中的這個過程相反——實際上就會增加資本主義危機的嚴重性。因此,在目前看來,盡管默多克和巴菲特所麵臨的問題都有很多偶然的成分,但是,這些事件——在默多克和巴菲特死掉後——或許在曆史上能夠顯示出其重要性來。對世界人民而言,不光要知道打倒抽象的資本統治集團,而且還要知道打倒一個個具體的壟斷資本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