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小菜場------1960年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首航竟運大白菜

來源: judongying 2011-07-06 21:40: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16 bytes)

 

(ZT) 1960年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首航竟運大白菜

                                    【多維曆史】

對於以前大多數普通的上海老百姓來說,每天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拎起菜籃子跑小菜場,這已經成為上海人的一種生活常態或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要問上海小菜場是在什麽時候出現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更令人不解的是,無論菜場規模大小,上海市民一律稱之為“小菜場”,而那些葷菜蔬菜、雞鴨魚肉,一旦放進小菜籃裏就都成了“小菜”。這是為什麽呢?

老地名揭開小菜場前身

翻開上海地圖,我們可以在老城廂一帶看到諸如“外鹹瓜街”、“麵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以小菜命名的老地名。為什麽會用菜名來冠地名呢?如今即便是問上了年紀的老人都不清楚這些路名的由來。

據曆史資料記載,在1843年開埠之前,上海隻是江蘇鬆江府轄下的一個海濱小縣城,老城廂的區域麵積才3平方公裏。城外的農民和菜販們每日挑菜進城,走街叫賣。後來有一些菜販選擇了臨街門麵房作為賣菜賣瓜、賣肉、賣禽蛋場所,固定了下來,逐漸出現了前店後工場的豆腐麵筋作坊等。這大概就是上海老城廂一些老地名的由來,也可以說是小菜場的雛形,當然,那時的居民還沒有“小菜場”這個概念。從收存的一張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清光緒年間,沿街叫賣的小販正被巡捕驅趕著。看來當年由於沒有小菜場,這些流動攤販們要賣點菜也是蠻苦惱的。不過,那時老城廂才巴掌大地方,有這麽幾條鹹瓜弄、麵筋弄也就能過日子了。

據有關專家考證,上海最早出現小菜場至今約有120年的曆史。一張拍攝於1890年的老照片證實了這一點。照片展示了上海早年小菜場把各色菜肴集中一處的場景,吹響了各種小菜的集結號,各地菜販紛至遝來。有趣的是在買菜的人群中,我們還能看到男人梳著大辮子的晚清遺風。

三角地菜場老上海地標

大名鼎鼎的“虹口菜場”是上海最早開辦的小菜場之一。由於它位於虹口區三條馬路的交叉口,大家便自然地叫它為“三角地小菜場”。1912年,租界當局對三角地小菜場進行了改建,把原有的木結構改成適合菜場需求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形成了帶有西方特色的現代化菜場。從當年留下的影視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三角地菜場買菜的人群中,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人、朝鮮人和歐洲人。所以隻要說到三角地,大家就知道是小菜場,成了上海灘著名的地標。如今人們說到老上海的商業,就會說起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永安、新新等四大公司,其實三角地菜場比四大公司要早建成幾十年,而且它的經營場地和經營規模在當年的上海灘上是屈指可數的巨無霸。

當年上海灘的一本流行雜誌《紅玫瑰》是這樣描述去小菜場買菜的少婦:“包車拖到小菜場,奶奶架子搭鬆香(搭架子),若問今朝買點啥,三個銅板一條醃臭鯗。”這首小詩看上去像是在嘲笑買菜少婦一邊甩派頭,一邊很小氣,其實從另一角度看,這個少婦是很精明的。

與之配套的還有離三角地小菜場不遠處的老場坊1933,如今這裏是一個創意園區,原來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場,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宰牲場。這裏的屠宰和加工設備都很先進,為了確保肉類食品的衛生和安全,還有一整套的肉類衛生防疫的體係和製度。宰牲場生產加工的放心肉被源源不斷地供應到三角地小菜場和全市各家小菜場。

當年新建的三角地菜場有三層。底層主要是蔬菜市場;二層銷售魚肉類、副食品、罐頭包裝食品和其他農副產品;三層是各種小吃。據三角地小菜場一位老職工回憶,當年三角地菜場規模大、名氣響、品種多,做到人家沒的,三角地有;人家有的,三角地質量更好;人家質量好的,三角地價格更公道。三角地的水產品可以做到“糟、醉、醃、臘、風,青、草、花、白、鯉”樣樣齊全,而且鯉魚養在水裏,梭子蟹是活的。

 

小菜場的出現是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標誌,是鄉村的上海發展到城市的上海的一個裏程碑。隨著上海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城市版圖的不斷擴大,小菜場的生意也日益紅火,隨之出現了四馬路菜場、八仙橋菜場、唐家灣路菜場。

小菜場裏的上海味

上海人之所以把菜場稱作“小菜場”,把菜叫作“小菜”,可能與上海人吃菜講究少而精是有關係的。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上海最多的是寧波人。寧波人習慣把菜做得比較鹹,他們形象地把小菜叫作“下飯”,意思是吃一點小菜隻是為了配合把飯吃下去的。請客人吃飯,他們往往會客氣地說:“下飯嘸糕(沒有)飯吃飽。”實際上寧波人的小菜做得既入味又精致。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人性格的形成和小菜場是有關係的,至今上海人還保留著許多和小菜場有關的俚語。譬如“半斤八兩”。過去老秤是16兩製的,新秤是10兩製,所以半斤就等於8兩,一樣的。引申開去,說兩人做事都不地道,就說他們倆是半斤八兩。再譬如“拎到籃裏就是菜”,是說買菜時不精挑細選,拿到籃裏就是,不分好壞。後來人們把買東西不管好壞,買了就走的行為叫作“拎到籃裏就是菜”。還有“斤斤計較”,應該也是出自小菜場的買賣之中,因為最可能斤斤計較的地方就是小菜場了。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場裏最能體現出來了。主婦們去菜場買菜總要精挑細選,他們不僅要考慮葷菜蔬菜和其他花式品種的搭配,還要精打細算不能超支。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買菜經:小菜要挑新鮮,價格要撿便宜。於是他們天天去小菜場買菜,即便是後來家裏有了冰箱。上海人認為,剛買來的小菜和冷藏後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樣,後者不新鮮了。

選擇、計算、搭配、講究小菜的味道和生活的品味,上海人的這些秉性都和小菜場有莫大的關係。可以說,每天去小菜場是對一種生活智慧的曆練和培養。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這個食不僅指的是主食,也包括副食;不僅說的是米麵,也包括小菜。所以每天去小菜場買菜,這是比天還要大的事,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民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穩定物價,確保供應,是新生的人民政權的重中之重。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人民政府對於小菜價格的重視程度。當時人民郵政需要製定郵票的價格,國家領導人就根據雞蛋的價格來確定郵資——當時農民在集市上出售一個雞蛋能賣4分錢,那麽就決定寄一封市內平信的郵資也是4分錢,一個雞蛋的價錢。

上個世紀50年代末,為了保障市場供應,中國進入了憑證、憑票,定量供應的時代。居民買米憑購糧證,買菜憑小菜卡。而豆製品、魚、肉、禽、蛋等副食品都是憑票證來供應的。憑票購物成了大家對那個年代最苦澀的回憶。民以食為天,為了豐富老百姓的餐桌,政府部門千方百計組織貨源,並在市郊建立了多個農產品種植基地,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上海的小菜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航萬噸輪運送大白菜

1960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順利下水。在群情振奮的時刻,沒料到這條萬噸輪的首次航行幹了件“大材小用”的事情。

當時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發展生產最需要調用的是煤炭、棉紗等工業原料,運輸任務相當緊張。而當年的冬天,上海的蔬菜供應十分困難,每人每天隻能供應二兩蔬菜,於是“東風號”首航任務就是搶運從天津、青島等地支援上海市民的幾千噸大白菜,緊急供應上海小菜場。這事在現在看來可能不可思議,可在當時卻是解了全市老百姓無菜可吃的燃眉之急。

為了克服三年經濟困難造成的糧食和副食品供應困難,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委員會響應黨中央關於“全黨動員,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作出了圍墾本市江海荒灘、建立城市主要副食品生產基地的決定。1960年9月,上海市圍墾總指揮部組建成立,本市數萬名工人、知識青年、機關幹部、居民和學生離開繁華的上海大城市,奔赴崇明島和長興島等地的江海荒灘,投入了圍海造田的創業,不久就為城市提供了大量糧食和農副食品。

雖然自行解決了吃菜問題,但仍然需要定量供應,對於那些孩子多的家庭來說,依然是僧多粥少常常沒菜吃。於是上海人就發明了吃光榮菜。所謂光榮菜,就是花菜外麵的葉子和卷心菜最外麵的菜皮。小菜場把這些舍不得扔掉的菜皮收起來,不用憑票供應給市民,一時成了搶手菜。

上海菜場首創熱門盆菜

解放初期,上海市政府為穩定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的物價,積極發展工農業生產,做了大量的工作。老百姓普遍感到社會安定,物價平穩。據一位上海老居民回憶,1951年時,1元錢能買到28隻到30隻雞蛋,滿滿一籃子。一位菜場的老職工記得,那時的雞0.78元1斤;黃魚、鯧魚0.6元1斤,河魚隻有三四角1斤;肋條肉0.48元1斤。雖然當時老百姓的工資不高,但他們說生活過得還是蠻開心的。

1956年上半年,徐匯區烏魯木齊中路菜場首創了盆菜供應。小菜場把各種菜加工洗淨,搭配成拚盤菜出售,一時成為菜場供應的特色項目,受到家庭主婦的歡迎。這樣晚上下班回家就不用再洗、撿菜,隻要把盆菜用水衝一衝,就可以燒了。而且盆菜的價格很公道,比如豆腐幹幾鈿、肉幾鈿,一盆東西配成功多少錢,都寫得十分清楚明白。在此基礎上後來又有了配套菜,如果家裏要請客,小菜場可以根據客人的多少幫你配好一桌菜,既清爽幹淨,又省錢省時。

老百姓都誇盆菜好,盆菜就響起來了。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還專門拍攝了新聞紀錄片,向全國推廣上海小菜場這一多、快、好、省為市民服務,滿足市場的經驗。

小菜場裏“半夜夫妻”

上世紀70年代,日本曾有一個攝影隊來上海,記錄了上海人在小菜場買菜的真實鏡頭:天還蒙蒙亮,小菜場裏早已人頭攢動,一位阿婆在肉攤買肉,先給營業員肉票,然後才稱肉付錢。買好了肉,阿婆想再買點其他小菜,突然人流如潮差點把她擠倒,原來菜場裏運來了一批緊俏的橡皮魚……那時橡皮魚是不用憑票供應的,所以大家都搶著去購買。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屆政府都把市民的菜籃子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而小菜場裏的營業員為了保障民生,許多人都因此成了“半夜夫妻”。

現年82歲的原小菜場老職工說,之所以要叫我們是“半夜夫妻”,是因為我們每天淩晨3點半就要起床了,不管是落大雨、大雪,哪怕是落釘子,這個辰光也要起來,不起來的話小菜場到時就開不了市了。

當年菜場裏的營業員是很辛苦的,他們一般淩晨3點左右起來,4點鍾到菜場報到,把商品整理好,把標價標清楚之後,到了5點半開始開秤,向居民供應小菜。

吃菜不忘種菜人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上海郊區的菜農為了把蔬菜早早送進菜場,他們白天收割蔬菜,傍晚打理裝車,晚上用腳踏拖車一車一車運進城來,幾乎要忙到淩晨才結束工作。

當時上海縣的菜農要把菜送到虹口區和閘北區的菜場,必須要經過蘇州河上的橋,而過橋對菜農來說是件困難的事。西藏路原來煤氣公司那兒有一座泥城橋,過這座橋是送菜農民的一個攻堅戰。他們一般從北京路過去,到了西藏路口以後,一個菜農要上橋,另一個菜農就停下來幫他推上去,推到橋頂停下來,隨後兩個人一起下來,再把另一輛菜車推上去。這樣一趟送菜下來,送菜車坐墊上麵的海綿可以像毛巾一樣絞出水來。

所以那時上海流行一句口號,叫“吃菜不忘種菜人”。最有影響的一件事情,要數位於市中心黃浦區的星火日夜商店。他們在店堂裏擺了台子、凳子讓菜農進來休息,免費提供開水,還擺了一些價廉物美的小點心。星火日夜商店全心全意為菜農提供特色服務的事跡受到了人們的讚揚。

改革豐富了小菜籃子

上海的小菜場真正做到菜源豐富,能夠滿足老百姓菜籃子的需求,那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事了。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號召下,中國的經濟開始複蘇。上海的老百姓說,這是最能看到成果的改革,它實實在在地改善了人們的一日三餐問題。

改革充分發揮了億萬農民勞動生產的積極性,打破了解放後沿襲多年的國營菜場一統天下的局麵,很快上海開始有了農貿市場。1983年,鄧小平同誌來上海,提出要看小菜場,要看居民買菜,而且要找一個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的菜場。於是2月21日清晨,鄧小平視察了膠州路農貿市場。那天,在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在鱗次櫛比的攤位間,鄧小平仔細地詢問了各菜價的情況,關心著老百姓吃菜的情況。

現在的膠州路是一條高樓林立的景觀大道,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裏每天清晨道路兩邊是一個農貿市場。膠州路的農貿市場是1979年10月15日成立的,該市場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早的市場,也是改革開放以後三種經濟成分同時發展的結果。

經濟搞活了,市場一放開,小菜馬上多了起來。蘇北的農民兄弟運來了自家養的草雞,在三官塘橋辦起了一個活雞批發市場。市民能吃到久違的草雞,感到味道好極了,於是形成了“百萬雄雞下江南”的局麵。當時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話,叫“菜籃子裏看形勢”,就是說,上海的形勢好不好,隻要看看菜籃子就知道了。

一些上了年紀的市民都知道,當年,上海電視台在全國電視媒體中首創了小菜場欄目,讓小菜場這個平民化的名字登上了電視台的熒屏,它每天在黃金時段播出15分鍾的節目,及時播報蔬菜、水產、肉禽類、果品等服務信息,經常還指導市民買、汰、燒。小菜場欄目很快成為了一檔收視率很高的欄目,在華東一市六省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1991年11月1日,是個平常的日子,在人們的不經意中,上海豆製品供應廢除了30餘年來憑票供應的辦法。這張豆製品票是上海副食品係統最後一張計劃供應的票證,隨著票證供應的取消,上海人走過了買菜憑票的年代。

菜籃子越來越豐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從過去清晨擺磚頭排隊去買菜,到現在去大賣場把農副產品拉回家。親戚朋友聚會,吃了四川菜、湖南菜、廣東菜,現在要吃家常菜了。東吃西吃,吃來吃去,還是想念媽媽親手做的菜,還是“阿拉屋裏廂的私房菜”頂好吃。

2011年4月,新華社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說古巴宣布開放食糖銷售價格,古巴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決定,將逐步取消政府補貼,探索走經濟改革的道路。這條新聞一時引起了許多上海人的會心一笑,人們從中想起了上海小菜場的變遷,從日益豐富的農副產品供應中,想到了中國改革的碩果和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上海小菜場票證供應的曆史雖然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小菜場卻給我們留下了一段段難以忘卻的回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