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往事(23)京城人物誌之三,部長的司機
白師傅給部長開了一輩子的車,還有不到半年就可以退休了,然而,他卻自殺了。
起因似乎很簡單,那天下午,白師傅開車接部長下班回家,在離住家不遠的胡同拐彎處有個水泥基座的電線杆,就在白師傅向右轉彎的時候,汽車的右側中間位置蹭到電線杆的水泥基座,當時部長就坐在後排靠右的座位上。當時白師傅正輕鬆地和部長說著話,等他察覺到車子的行駛狀況有異,已經晚了,白師傅下車察看發現車子被卡住,頭一下子就大了。
這條路白師傅開車走過十幾年,這個拐彎也不知道經過多少回了,從未出過差錯,那天不知是怎麽了竟然卡在這裏。部長並沒有責備白師傅,還安慰他別急,慢慢想辦法。白師傅給部長開車幾十年,應該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了,定下神,把車倒後一點,再向左打輪,脫離開電線杆基座,拐了個大角度的彎兒,回到部長宅第,下車的時候部長還對白師傅說,回頭把車送去修理一下就好了。
悲劇還是發生了,誰也沒想到白師傅會自殺,留下妻子和三個兒女。沒人知道白師傅是怎麽想的,沒有遺書,什麽表示都沒有,就這樣去了。
平日裏白師傅是個沉默少言的人,不出車的時候就在車庫裏擦洗車子,收拾整理那輛黑色的“紅旗”和那輛淡藍色的“上海”。路過的行人偶爾能看到在敞開的車庫門前,白師傅在收拾轎車之餘,坐在馬紮上,端著杯子喝茶,他從不吸煙,怕部長聞到煙味不悅。
白師傅也是中年發福,肚子漸鼓,嗓音卻還是一如既往的輕柔,有點兒細,顯見是一個沒火氣,小心謹慎,安分守己的好人。出事前的一兩年,白師傅才開始變得有點愛說話了,和周圍人的交談也多起來。有一種說法,有的男人到了中年,性格會有所改變,以前不善言談的會變得話多起來,也許白師傅就是 這樣吧。
一輩子都是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生活,工作。做事認真仔細,沒出過半點差錯的人,臨到快退休了,卻出了這麽一次事故,對他精神和心理上的打擊一定是相當嚴重,否則也不會自殺。
周圍的人都無法理解,這次事故隻是汽車外部受到刮蹭,沒人受傷,也沒有人責備他,白師傅為什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要走絕路?
現在寫出來也不是因為發現了答案,而是想探討這件事背後的東西,一個人下定決心去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底是什麽促使他下定這樣的決心呢?
是性格使然?還是中年危機?表麵上看是白師傅自己想不開,心理上承受不了出錯後的自責和內疚。在更深一層,是不是這樣呢?
男人到了中年,身體機能減退,心理也會發生變化,容易出現憂鬱,失落,情緒不穩。事業上如果不能向上發展,那麽走下坡路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在部長周圍的工作人員是圍著部長轉,為部長服務,就好像是綠葉圍繞著鮮花,在大眾眼中看到的是鮮花的嬌豔,而綠葉對於鮮花的扶持往往被忽略,多一片少一片葉子是不會影響鮮花的。普通人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麽呢?有多少人的命運曾因為所謂的“大人物”的影響而改變?想當年有多少人在那個年代響應號召,主動或是被動地離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山下鄉,待到想回城時才發現要費盡周折,回來時已人是物非了。人生就好像單行線,不能回頭重來,錯過的就永遠地過去了。
寫到這裏真的有點沮喪,心裏不是滋味,想不明白人為什麽活著,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為了某個主義,某種事業,現在卻什麽都沒了,虛無的很,這是不是也屬於中年危機呢?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