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也談三峽截流與長江中下遊幹旱
已有 1430 次閱讀 2009-11-14 16:50 |個
今年是三峽截流後,試蓄水至175米高程的第一年,不幸的是,水位尚未達到175米,長江中下遊眾多省份卻出現了大麵積的幹旱現象,江河湖泊水位下降至曆史最低位,水路運輸被中斷,土地幹裂,農作物絕收,甚至人畜飲水困難。。。,連管這片地域的老天好像也忘記下雨了。
這是巧合嗎?
實際上,地球表麵包括江河湖泊、土壤植被、空氣雲層形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水汽係統,它們相互之間互相連接,相互依存。河流的水滲入土壤,提高了地下水位,提高土壤的墒情,土壤中的水分或直接蒸發或通過植物吸收後除一部分殘留於植物體內外通過植物體表蒸發,增加空氣中的濕度,形成雲層,雲層通過大氣環流形成雨雪重回地表,依次循環,保持相對平衡。
現在作為我國主要水係幹流的長江在上遊被截斷並蓄水,自然會導致長江下遊的水位急劇下降,從而使與長江相連的長江中下遊地域的各支流及湖泊的水位急劇下降,進而使小河小溪的水位下降,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這樣地表土壤裏的水分自然就會減少,從而出現土壤因墒情下降而農作物絕收。土壤裏的水分少了,蒸發到空氣中的水分也就少了,空氣濕度就會減少,大氣的氣壓就會就會因濕度的減少而升高,這些地域就更不容易招雲下雨了。
據此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今年南方大麵積幹旱與三峽水庫的截留蓄水有著直接的關係!這是長江中下遊地表水係平衡係統被破壞的直接表現。
當三峽蓄水完成後重新放水時,這個水汽係統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在此更替過程中長江中下遊的狀況都不容樂觀!
自然是一個平衡體係,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其影響之深遠,會超乎人類之想象。。。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之!
ZT回憶一下 2009 的情況看長江下遊的趨勢--- 也談三峽截流與長江中下遊幹旱
所有跟帖:
•
沒有量化分析,全是無稽之談。
-溫哥華來信-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46:39
•
量化分析?自然如果能量化分析,人就不要活了!你量化分析一下自己什麽時間死?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49:45
•
怎麽這樣講話呢。全世界修的水壩多了,調查一下就是簡單的量化分析。
-溫哥華來信-
♀
(67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01:38
•
統計量化分析:全國平均壽命76歲。單個事件無統計意義
-kankantw-
♂
(979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02:21:29
•
隻能說你對科學的無知。
-黑公羊-
♂
(38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57:14
•
我不了解你,隻有你自己知道你是否對科學知之多少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59:58
•
幼兒園小朋友的思維方式
-馬大爺-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52:35
•
不管什麽思維,我是讓你看自然的趨勢,今後長江下遊看來要改種小麥了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8:58:09
•
長江(中)下遊,一年多季, 很多地方越冬作物就是麥子。
-laoqianshui-
♀
(0 bytes)
()
05/31/2011 postreply
07:34:41
•
笑不笑,已經是連續幹旱了,你能解這個迷嗎?長江下遊從來都是魚米之鄉,那可是咱家鄉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03:29
•
回複:笑不笑,已經是連續幹旱了,你能解這個迷嗎?長江下遊從來都是魚米之鄉,那可是咱家鄉
-laoqianshui-
♀
(139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9:18:03
•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這是長江的汛期,洪水一定有害嗎?
-5678910-
♀
(89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1:25
•
你有個概念搞錯了,沒人截流,截流了大壩會淹。汛期大壩隻有削峰作用
-刁德一-
♂
(23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3:51
•
他們是如何操作,是不會告訴你的,要蓄那麽多水是不容易的,他們也不願放水。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8:23
•
這就瞎掰了,你這種邏輯不適合討論
-刁德一-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9:35
•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攔擋洪水削減洪峰一定有害嗎?
-laoqianshui-
♀
(113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20:43:56
•
沒有抓住主要矛盾
-刁德一-
♂
(75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1:49
•
水是不能隨便截的,即便在汛其也要讓水進入湖區,湖泊是怎麽形成的?
-5678910-
♀
(89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4:36
•
按你說的,長江的江堤也不能要,要讓洪水進來,這才是最原始的,也是最自然的
-刁德一-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7:08
•
大禹治水----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 體現出他的聰明才智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21:13
•
你還是沒搞清概念
-刁德一-
♂
(119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26:40
•
當時建壩,這的確是一個賣點,但解決的辦法很多,大禹治水聽說過沒有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24:34
•
大禹治水有三寶,你聽說過沒有?
-刁德一-
♂
(94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31:21
•
這就是說要不要過度開采,保護濕地,自然保護區很重要,被忽略了
-5678910-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42:18
•
你有沒有聽說過荊江分洪區?
-laoqianshui-
♀
(32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8:07:05
•
大禹那個年代,人類的工程水平,人口分布等決定了疏比堵有效。
-laoqianshui-
♀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9:48:16
•
大禹那個年代,人類的工程水平,人口分布等決定了疏比堵有效。
-laoqianshui-
♀
(273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9:59:51
•
還不如說與美國阿拉斯加電離層實驗有關
-上坡道-
♂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19: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