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奢的中國

本文內容已被 [ zhoujin ] 在 2011-05-08 08:34: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內容提要:中國在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的同時,貧困人口數也恭列世界第二。中國越來越多的民眾以擁有奢侈品作為個人身份、社會認同和事業成功的標誌,這其實是一種文化自卑,也歸咎於政府失責。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奢侈品仍是力所不能及的消費,社會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中國:兩項“世界第二”的“榮耀”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近期聯合發布的《商業藍皮書》中,羅列了目前中國部分高檔消費品的標價:“一件衣服30萬元、一個手包20萬元(均為人民幣)”,令人乍舌。據統計,截至200912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全球占有率高達27.5%,總額增至94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僅次於日本。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然而,就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的同時,據世界銀行2010年的報告稱:中國現仍擁有2.54億貧困人口,排名世界第二。同時擁有這兩項“世界第二”的“榮耀”是中國現代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最佳寫照。

力所不能及的消費:衡量成功的標誌

勤儉節約曾經是大多數中國人崇尚的美德,奢侈品是貪欲、揮霍和浪費的同義詞。不過短短的30多年,全社會的價值標準就走向了另一端。現在在中國,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已成了奢侈品的“癮君子”和奴隸。幾年前一則報導說:一個上海月薪4000元人民幣的白領麗人,甘當“啃老族”,吃住全在父母家;不惜擠公交車上班、中午帶飯。這樣省下整整四個月的工資,以一萬六千元人民幣買了一款LV手包。這位上海白領麗人的消費觀如今已成為大中城市年輕工薪階層中的普遍現象。《世界都市iLook》雜誌主編兼出版人洪晃,是位12歲就獲特權去美國讀書的“紅小兵”,是見慣了大場麵的人,可她去過中國的跨國企業後,仍無限感慨地說:這些企業中連前台負責接待的小姑娘都背著最新款的LV手包。在中國的眾多外企中,職員穿什麽衣服、化什麽妝、開什麽車都是身份和實力的象征。一隻不起眼的(廉價)手包也許就讓你的合作夥伴懷疑你的實力和眼光。於是,連帶這些企業的後勤、前台、助理秘書等非業務人員,也都“嚴格”要求自己(指購買奢侈品)。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擁有奢侈品的多少和貴重成為顯示個人身份、獲得社會認同和衡量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標誌。崇富、炫富、拜金已成為一種社會常態,金錢成為人們追逐的終極目標,而最能體現手中握有金錢的方式就是展現出雄厚的“購買力”,以致現在的許多中國人往往消費著自己根本不認識也不了解的產品,並盲目地以他國他人的消費觀和價值判斷作為自己的消費依據。電影《大腕》中有一段經典台詞:“你知道什麽叫成功人士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麽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消費標準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當下中國社會一眾一夕暴富的“石崇”們“鬥富”的眾生相。西方人近年來將中國譏諷為一個不遺餘力地追求財富和物質的國度,實在不是有意要“妖魔化”中國。

社會付出了巨大成本

有統計數字顯示:世界奢侈品消費的平均水平是拿出個人財富的4%左右購買這類產品,但有調查顯示:中國一些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花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早已超過了個人財富的40%!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年齡多集中在收入較低的2040歲間,而歐美國家奢侈品消費者的年齡多集中在有較高收入或有穩定退休金保障的40歲至70歲間。中國社會彌漫的畸形消費觀和擁有大量低齡奢侈品消費群體的直接惡果,是大幅助長了人們競相用各種非法的手段和方式獲取金錢:有權有勢者利用權勢撈錢,助長了貪汙腐敗的蔓延;經商者不擇手段騙錢,助長了各種有毒有害的產品屢禁不止地流入市場、各類“豆腐渣工程”相繼“竣工”;無權無勢又無錢者惟有鋌而走險,走“黃賭毒”的捷徑快速賺錢,社會治安越治越壞。長此以往,社會風氣江河日下,社會將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邊緣。 

政府失責,文化自卑

奢侈品隻是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是非生活必需品”。但30多年來,或許是過多地受到鄧小平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中國政府一味在鼓勵民眾致富奔小康上著力(這種鼓勵也大大轉移了民眾對不民主不自由的政治製度和不良社會環境的不滿,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最大功臣),但在提倡勤儉節約、抵製奢侈品的宣傳,以及什麽才是成功人生的教育方麵做得很失敗,政府對社會上這種畸形消費觀的形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現在一部分中國人在物質上確實富有了,但在心理上還很“貧窮”(委婉的說法是“物質不斷超越,精神仍在徘徊”),他們隻想到用物質來裝扮自己的外表。筆者認為:用擁有奢侈品來顯示個人身份、獲得社會認同和衡量成功與否是一種文化上的自卑。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從來不會炫耀自己穿的是名牌西裝,戴的是頂級Rolex名表。真正的富有應該是更加注重內在,包括精神世界的富有;以做慈善來關懷和回饋社會,這樣的人生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美國人的消費觀

我在中國人仍然最羨慕向往的美國住過多年,深感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樂於崇富、炫富。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就曾大方地承認:她在公開場合戴的珠寶都是廉價的才十幾美元的假珠寶;美國人在一般的場合下都穿著隨便,也不以穿金戴銀、珠光寶氣為耀。我第一天到矽穀的美國公司上班時,不知就裏,特意穿了襯衫打了領帶,被老板笑說像個外勤推銷員。美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僅僅體現在穿戴衣著和擁有奢侈品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幸福、朋友稱頌和對社會的貢獻上。

物非所值的奢侈品

什麽是奢侈品?奢侈品的另一個定義是:某產品明明具有一百個的生產能力,卻矯揉造作地聲稱隻能生產一個。各國媒體曾多次揭露:許多馳名世界的奢侈名牌產品其實都是在中國等地以低價加工製造後,再以十倍、百倍甚至幾百倍的標價出現在紐約、巴黎、倫敦、東京和上海的名牌奢侈品店中。法國有位著名的女記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追蹤各種馳名世界的奢侈名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並為此寫了一本書。她的書最終可歸納為一句話:絕大多數馳名世界的奢侈名牌產品根本不值它們近乎天文數字的標價。讀者隻要稍稍比較一下LVGucci一類奢侈手包與它們的仿製品,就會覺得它們在用料和做工上的區別根本不是它們天壤之別的價格差所能對價的。沒錢的普羅大眾節衣縮食甚至不吃不喝去購買這類奢侈品耀富,才是真正的“老土”、“戇大”。筆者曾笑言:若LVGucci手包采用火星上長大的牛的皮來製作,Rolex名表是用在月球上開采的金屬製作的,筆者若有閑錢,無需任何廣告宣傳也會購買,因為這些產品真值那個價錢。

治標不治本的禁令

據說近來在北京和新興“紅都”重慶,奢侈品廣告成了禁忌。有通知要求:到四月中旬,所有奢侈品廣告都必須從街景中拆除,在廣告用語中也不準出現奢侈的字眼。若不遵守,就要罰款。德國《金融時報》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在中國“富得要命與窮得要命令人難以想象,社會鴻溝將中國分裂。為穩定人心,中國政府宣布奢侈為敵人”。美國《時代》周刊也指出:“這些禁令的目的在於不讓日益擴大的貧富之間的鴻溝繼續深化,中國領導人試圖平息他們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批評”。筆者認為:作為政府決策官員,應該設法從根本上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而不是治標不治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拿奢侈品廣告開刀。用這種鴕鳥方式“維穩”,最終將麵對的不是奢侈品這隻紙老虎,而是一頭吃人的真老虎!

筆者不希望中國再走一次以暴力革命慣用的劫富濟貧、沒收剝奪的方式來實現財富重新分配的老路。希望中國政府能以立法的形式製定出新的、修改舊的社會財富分配製度,力求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公正,避免中國再次因貧富不均出現劇烈動蕩。

(原載《爭鳴》2011年第5)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國與亞太:下一個十年
  • 航母戰略及發展趨勢
  • 美印蜜月vs.龍象博弈
  • 中日關係:審視、反思與展望
  • 後金正日時代的帷幕正在徐徐拉開
  • 所有跟帖: 

    奢侈就是浪費 -hanmu- 給 hanmu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7/2011 postreply 18:08:54

    一個重麵子而不重裏子的民族,這個樣子一點也不奇怪。 -Sic-semper-tryannis- 給 Sic-semper-tryannis 發送悄悄話 (93 bytes) () 05/07/2011 postreply 18:14:34

    重麵子的根子是沒有自信,自己瞧不起自己。一般說來,這種人肚裏空空,往往做出一些可笑的事情。 -Spruce- 給 Spruce 發送悄悄話 (521 bytes) () 05/08/2011 postreply 10:44:12

    耐心 -jianjian- 給 jianjian 發送悄悄話 (208 bytes) () 05/09/2011 postreply 19:24: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