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百年:大學當有怎樣的情懷?


 來源:僑報    





大學要承擔起培養一個民族脊梁的責任,擁有救世濟民的情懷。從改造青年入手,培養一代以國家命運為己任的人才,從而改造社會,強健民族,而不是滿足於培養多少工程師、企業家,更不能滿足於培養了多少高官。


本周末,清華大學就將迎來自己的百歲生日。這所由庚子賠款籌建起來、當年專為美國輸送留學生的學堂,曆經清王朝、北洋政府的覆滅,日本侵華、國共內戰的炮火,反右傾、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風雨,改革開放、中國複興的輝煌……一百年來,清華被深深刻上中國命運的烙印,審視她的曆史,使我們重溫民族孱弱的恥辱,也感受到振興中華的驕傲,更重要的是,清華以其百年來的作為啟發我們重新思考,中國需要什麽樣的大學?今天的大學應該具備什麽樣的情懷?


周詒春、梅貽琦、陳寅恪、葉企孫、華羅庚、吳晗、曹禺、錢偉長、錢學森、梁思成、竺可楨……一代代清華人最讓我們感佩的,不僅是大師們的成就,更是他們的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對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擔當。如果說英美大學的理想之一是認識真理,讓學生成為理性之人,那麽清華大學的理想則包含著救民濟世,人們從清華這小小的一隅,看見積弱的古老國家救亡圖存的過程。梁啟超早年間的演講說得好:“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清華從誕生之初,就肩負了這樣的曆史使命,而她百年來的履曆,亦證明自己不辱使命。


《民國史料叢刊》中,收錄了出版於民國15年(1926年)的《清華一覽》。裏麵一份表格列出了曆年清華“放洋”學生的聯係方式。一一點數,九成以上,均於學成後回國效力。他們是清華、北大、南開等高等院校中的院長、教授,外交部、交通部、實業部等國民政府部門中的幹員,銀行、煤礦、工廠裏的經理和襄理……這些當年自水木清華漂洋過海的種子,漸次飛回,重新紮根於古老中國的土地。


抗戰期間,清華、北大、南開共組為西南聯大,在日本人的戰火中不僅保存下了中國的文脈,還迎來了學術上極其繁榮的時期,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


上世紀50年代,在共和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14位曾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其中有9位出自物理係。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對技術興國的強烈渴求下,大陸出現“工程師治國”現象,清華仍是其中代表,走出2位政治局常委,3位正部長,湧現出一大批“興業之士、治國之才”。


盤點清華的功績,不是為了慶賀,而是要去檢討中國大學現在有什麽缺失,去思考大學與國家應當是什麽關係,大學應當擔當什麽樣的責任。


今天的中國,處於最為繁榮的時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在這盛世圖景下,大學數量大增,大學的樓越蓋越高,但大師何在?應試教育日益發達,但高分低能突出,情感教育缺失,甚至出現留學生機場拔刀刺母、開車撞人後連捅受害人8刀的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等極端個案,折射出中國教育的病。


教育的病,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的病。有了全社會的官本位,才會有大學生考公務員熱;有了拜金潮,才有大學賣地、並購、經商。在今天大學教育已經日漸普及時,要求大學仍像百年前那樣培養全民族的精英,固然不太現實;但作為大學,仍然必須要承擔起培養一個民族脊梁的責任,擁有救世濟民的情懷。從改造青年入手,培養一代以國家命運為己任的人才,從而改造社會,強健民族,而不是滿足於培養多少工程師、企業家,更不能滿足於培養了多少高官。


“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梁啟超百年前所表達的期望,今天有多少大學有這樣的理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